Workflow
诺德股份(60011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00110诺德股份(600110)2025-04-21 21:40

审计与报告声明 -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5][9]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股份回购与分红 - 2024年度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355.78万股,回购支付资金总额为5007.566万元[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及回购金额合计为5007.566万元,拟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利润分配[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诺德股份,股票代码为600110,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18,23]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2.77亿元,较2023年增长15.44%[26] - 2024年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2.07亿元,较2023年增长14.58%[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2亿元,较2023年下降1387.59%[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15亿元,较2023年下降209.29%[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6亿元,较2023年增长157.54%[2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81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7.11%[2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61.4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92%[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029元/股,较2023年的0.0166元/股减少1322.29%[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4%,较2023年的0.44%减少6.38个百分点[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49亿元、13.37亿元、13.23亿元、15.68亿元[29]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439.07万元、-6469.85万元、-5839.41万元、-1.34亿元[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2.70万元,2023年为-123.34万元,2022年为6.52万元[31]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374.60万元,2023年为1.28亿元,2022年为3901.64万元[31]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533.96万元,2023年为1478.94万元,2022年为681.74万元[31]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0.89万元[31] - 2024年债务重组损益为13.53万元,2022年为77.99万元[3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369.54万元,2023年为1.62亿元,2022年为2041.59万元[32] - 营业成本49.44亿元,同比增加20.70%;销售费用3490.90万元,同比增加4.00%;管理费用2.13亿元,同比增加50.64%;财务费用2.71亿元,同比增加33.75%;研发费用1.51亿元,同比减少0.11%[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6亿元,同比增加157.5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2亿元,同比减少174.12%[109][110] - 电子信息材料营业收入46.70亿元,毛利率3.86%,同比减少4.25个百分点;电线电缆营业收入4.41亿元,毛利率8.04%,同比减少1.83个百分点;贸易营业收入8577.79万元,毛利率99.25%,同比增加0.22个百分点;发电及储能营业收入1053.27万元,毛利率63.62%,同比增加63.62个百分点[111][112] - 国内营业收入50.31亿元,毛利率5.98%,同比减少4.11个百分点;国外营业收入1.77亿元,毛利率3.71%,同比减少5.49个百分点[112] - 铜箔生产量51670吨,同比增加31.07%;销售量53307吨,同比增加17.54%;库存量2364吨,同比减少16.58%[113] - 电子信息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91.63%,金额为44.90亿元,同比增加20.77%[114] - 公司总成本本期为48.9998345178亿元,上年同期为40.8851402031亿元,同比增长19.85%,其中铜箔产品成本占比91.63%,同比增长20.77%[115] - 销售费用本期为3490.902622万元,上年同期为3356.721324万元,同比增长4.00%;管理费用本期为2.1287079381亿元,上年同期为1.4130643061亿元,同比增长50.64%;研发费用本期为1.5114446226亿元,上年同期为1.5131704971亿元,同比下降0.11%;财务费用本期为2.7116509468亿元,上年同期为2.0273982194亿元,同比增长33.75%[11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5114446226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0438016607亿元,研发投入合计2.555246283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4%,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40.85%[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1648248816亿元,上年同期为 - 10.7144586682亿元,同比增长157.5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4771484477亿元,上年同期为 - 11.2961560351亿元,同比增长33.8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0171793667亿元,上年同期为5.4201878421亿元,同比下降174.12%[123]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613,13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上期变动-100.00%,因套期工具期末平仓所致[12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46,541,879.49元,占总资产比例0.29%,较上期变动184.23%,因期末持有该类票据金额增加所致[12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994,253,342.29元,占总资产比例12.36%,较上期变动87.33%,因采购设备款和工程款等增加所致[12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167,653,203.62元,占总资产比例13.43%,较上期变动178.37%,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等所致[127] 公司合作机构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4]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3月31日至2024年12月4日[24] 业务技术与产能 - 4.5微米铜箔较6微米铜箔可减少33%用铜量,2024年一季度起4.5微米订单持续放量[37] - 公司攻克3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成为全球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供应商[37] - 公司自2018年起研发出多孔铜箔,2024年推出耐高温电解铜箔集流体和耐腐蚀铜箔[37] - 公司国内四大铜箔基地均实现量产,锂电铜箔总产能增长,市场份额提升[38] - 公司建立“总部+区域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的三级研发体系[40] - 公司在湖北黄石投资52亿元建设光储能源电站零碳智慧产业园,配套9MWh分布式光伏和60MWh储能电站,每年提供9500万度绿电,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余吨[41] - 公司依托智能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设备稼动率,降低单位能耗和库存成本[46] - 公司通过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改进响应速度[47] - 公司部署的智能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让管理层实时掌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48] - 公司使用智能系统整合财务数据流,提升资金周转率,预测现金流风险[49] - 公司产品以高纯度铜材(>99.9%)为核心原料[59] - 公司产品覆盖锂电铜箔与电子电路铜箔两大类别[59]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研发、生产和销售,还涉及光伏储能等其他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79] - 公司主要电解铜箔产品包括3 - 6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等多种类型[80] - 锂电池用双面光锂电铜箔名义厚度3 - 10微米,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3C锂电池等领域[80] - 高端铜箔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制造领域,应用于5G和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80] - 公司首次将PCB制程工艺用于生产有孔电解铜箔,在6至15微米锂电铜箔基础上二次深加工[81] - 微孔铜箔孔径范围30至120微米,开孔率可达20%至70%[81] - 印制电路板用电解铜箔名义厚度9微米至70微米[81] - 超厚电解铜箔名义厚度105微米 - 500微米[81] - 诺德智慧覆盖诺德股份江西、黄石、青海、惠州基地光伏项目及惠州基地用户侧储能项目[82] - 公司拥有四个生产基地,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在行业内领先[100] - 研究院未来主要研发方向包括更薄的高抗拉和高延伸率锂电铜箔等[101] - 高端标箔需求因5G和云计算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公司推进其国产替代[102] -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铜箔生产技术,用于极薄铜箔研发[103] - 复合铜箔预计未来1 - 2年技术路线确定并规模出货,公司关注市场动态[104] - 公司与上游设备商在锂电铜箔和复合铜箔领域开展全面深度合作[10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出货量达900GWh,同比增长超20%,动力、储能占比分别达70%、25%[66] - 全球PCB产值2024年预计突破900亿美元,中国占比超50%[67] - 华东地区在电解铜箔产能分布中份额超过一半[62] - 锂电铜箔行业一季度为销售淡季,三、四季度为销售旺季[61] - 国家出台政策从多维度支持锂电铜箔产业链发展[68] - 锂电铜箔产能扩张速度较前两年逐步放缓,2024年铜箔加工费维持在较低水平[71] - 铜箔厂扩产周期一般在1.5 - 2年,投产后设备调试周期平均在2 - 6个月[72] - 铜箔厚度每减少1微米,锂电池能量密度可提升约5%,公司主导的极薄铜箔(4.5 - 6微米)已批量应用,助力客户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73] - 进入锂电铜箔行业存在投资规模、技术要求、专业人才、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等壁垒[74][75][76][77][78] - 国产阴极辊设备制造商发展使阴极辊对铜箔产能扩张的限制性减弱[72] - 中长期行业将呈现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局面[72] - 2024年全球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或使行业波动,国内政策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增长动力[144] - 中国是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最大地区,占全球70%以上产能[145] - 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年增长,是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和生产基地[14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消费驱动”阶段,带动动力锂电池市场发展[150] - 目前复合铜箔主流产品厚度为6.5微米,未来有望降至4.5微米[153] - 预计2025年以前复合铜箔行业仍以两步法为主,磁控溅射镀30 - 50nm速度为5 - 10米/分钟,80 - 100nm小于5米/分钟,镀1微米预计生产效率不足1米/分钟[154] - 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补贴退坡,2025年新能源积分比例提至28% [166] - 2024年对台铜箔进口关税由原协定税率5%恢复至10% [166] - 工信部要求高频高速铜箔国产化率2025年达30%,当前不足10% [166] - 锂电铜箔产能扩张,未来行业竞争压力增大,标准铜箔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润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170] - 铜箔有向低厚度方向转换趋势,极薄铜箔代替超薄铜箔势头迅猛,但薄度达2微米以下易断裂[172]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在国内外市场创新发展,成为全球锂电铜箔领导者[151] - 公司定位生产高端极薄锂电铜箔产品,夯实国内锂电铜箔领域领先地位[152] - 2024年公司以“致力成为全球锂电铜箔领导者”为战略目标,坚持“双轮驱动、三项协同”发展路径[158] 公司采购与销售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百嘉达统一负责电解铜箔业务主要材料采购,各生产基地设驻当地采购部门[86] - 生产部门按月编制物资需求计划,临时需求编制临时采购计划,由百嘉达审批后执行[87] - 小额且在额度内采购由驻生产公司当地采购部门自行采购,大额且超额度采购由百嘉达采购管理部统一采购[87] - 公司采取协议定价采购、询价采购和公开市场采购等方式选择供应商[87] - 公司铜箔生产以销定产,降低库存风险[89] - 铜箔产品定价采取“铜价+加工费”模式,信用期限主要包括月结30天、月结60天和月结90天[99] - 国内与中创新航等客户稳定合作,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