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适用范围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 内部控制评价内容 - 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要素开展[6] - 评价范围涵盖所有营运环节及管理制度[7] - 包括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评价[7] 内部控制评价类型 - 分为年度评价和日常评价[9] 内部控制评价时间 - 年度评价在每年年度结束后至年报提交董事会审议前完成[9] -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每年12月31日,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24]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 包括制定方案、现场测试等环节[10]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 检查评价可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12] 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 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14] - 按影响程度分为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4]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 - 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利润总额5%为重大缺陷,3%≤错报<5%为重要缺陷,错报<3%为一般缺陷[16] - 资产总额潜在错报≥资产总额1%为重大缺陷,0.5%≤错报<1%为重要缺陷,错报<0.5%为一般缺陷[16] - 营业收入潜在错报≥营业收入总额1%为重大缺陷,0.5%≤错报<1%为重要缺陷,错报<0.5%为一般缺陷[16][17]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 - 直接财产损失3000万元以上或高于公司净资产总额1%为重大缺陷,1500 - 3000万元(含)或低于公司净资产总额1%高于0.5%为重要缺陷,1500万元及以下或低于公司净资产总额0.5%为一般缺陷[19]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相关 - 董事会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种类、格式和内容[22] 内部控制评价文件保存 - 有关文件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10年[24] 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与认定 - 所有评价活动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统一监督[25] - 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由董事会最终认定,一般缺陷由审计部及公司管理层认定[20] 内部控制评价奖惩机制 - 董事会应根据评价结论对相关单位、部门或人员实施奖惩并纳入考核机制[25]
永杰新材(603271) -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