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73,6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6,749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99,69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1,905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73,9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844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4,0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9,800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度公司整体收入为3.737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30.3%[18] - 2024年度公司净亏损为9540万元,较2023年度减少7.6%[18] - 2024年度经调整后净亏损为3650万元,较2023年度减少55.4%[18]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73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867亿人民币增加30.3%,主要因多行业需求增长带动六轴及复合机器人销量增加[36]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2.08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343亿人民币增加约55.5%,因应用需求增加和新产品推出[39] - 2024年四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958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950万人民币减少约3.7%,因产品组合策略调整[40] - 2024年复合机器人销售收入约565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3430万人民币增加约64.7%,因制造业和零售业销售增加[41] - 2024年工业场景收入从2023年的1.512亿人民币增加32.3%至2亿人民币,因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增长及机器人功能增强[44] - 2024年教育场景收入从2023年的1.224亿人民币增加19.7%至1.465亿人民币,因产品市场渗透率提高[45] - 2024年商业场景收入从2023年的1210万人民币增加111.6%至2560万人民币,因新产品推出和获得更多合约[4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74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248亿人民币增加39.4%,毛利率从43.5%增长3.1个百分点至46.6%[47]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约1.99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619亿人民币增加约23.3%,因六轴及复合机器人销量增加[48]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约146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8290万人民币减少约82.4%,因2023年收购青岛生产设施[49]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4130万元,较2023年的4380万元减少约5.7%[50] - 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约为1.38亿元,较2023年的1.274亿元增加约8.3%[52] - 2024年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5310万元增加67.2%至8880万元[53] - 2024年研发开支约为7180万元,较2023年的7050万元增加约1.8%[54] - 2024年融资成本稳定在180万元,2023年为200万元[55]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的135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30万元[56] - 2024年亏损净额约为9540万元,较2023年的1.033亿元减少约7.6%[5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3650万元,较2023年的8180万元减少55.4%[59] - 股东权益由2023年底的3.733亿元增加至2024年底的9.673亿元[60] - 2024年首次公开发售导致股本及股份溢价增加6.628亿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83.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1.0百万元增加人民币772.8百万元[159]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217.8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7.8百万元[159] - 2024年借款实际年利率范围为0.9%至2.58%,2023年为1.22%至1.83%[1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5.3%,2023年12月31日为49.2%[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客户总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约5.1%(2023年:3.5%),五大客户总收入占比约16.5%(2023年:12.8%)[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总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14.7%(2023年:13.7%),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总采购额占比约37.3%(2023年:37.1%)[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约为人民币177.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89.8百万元)[1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560名雇员,2023年为552名[187]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618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3260万元[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国产替代率可达100%,截至2024年底累计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协作机器人,位列中国第一、全球前二,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10] - 2024年公司推出国内首个AI+机器人训练平台X–Trainer,成为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首家将AI+协作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12]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同时具备“灵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力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实现重要技术突破[12] - 截止2024年,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越疆机器人[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1067项,其中包括709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机器人,覆盖0.25kg - 20kg负载[22] - 公司机器人产品服务全球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22] - 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实现手术机器人应用数量超200台[23] - 公司NOVA协作机器人工业级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工作半径850mm[23]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李贻斌64岁,2022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吴浩云48岁,2024年5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侯玲玲49岁,2022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万颖37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2021年1月任监事会主席[80] - 李刘伟42岁,2017年7月加入公司,2021年1月任监事[81] - 马静娴40岁,2023年5月受中网投委派加入公司任监事[82] - 刘主福36岁,2015年12月加入公司,任副总经理[84] - 李贻斌自2022年1月起任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73] - 吴浩云自2020年12月起任车市科技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侯玲玲自2022年4月起任东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78] - 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中提呈企业管治报告[87] - 公司自上市起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除董事长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已遵守守则所有适用条文[88][89] - 公司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刘培超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能确保领导一致、战略规划有效及促进信息交流,将适时考虑分开两角色[89] - 公司制定政策促进多元化及安全工作场所,定期向雇员提供培训加强企业文化意识[90][9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监管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董事及监事自上市起至年报日期止遵守规定准则[93]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集团,全体董事真诚履职,各董事任期三年,可膺选连任[94] - 公司现有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政策,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法律诉讼提供保障[94]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公司认为组成取得良好平衡[96] - 公司自上市起至年报日期止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全体独董符合独立性指引[96] - 刘培超先生担任董事长及最高行政人员,负责监督董事会、集团运营管理、生产安全及业务协调[97] - 所有董事获委任指定任期为三年,均有资格于任期届满后膺选连任[101] - 企业管治守则要求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公司计划约每季度举行一次[10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上市,自上市至年报日期已举行二次董事会会议和一次临时股东会[102] - 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会会议的出席率均为100%[102]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须发出至少14日通知,董事会文件于会议前至少三日寄发[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按阅读有关监管更新材料的方式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05]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四个委员会协助执行职能[108]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10]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在联交所上市,有关期间未举行审核委员会会议[111] - 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在联交所上市,有关期间未举行提名委员会会议[113]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一名女性成员及六名男性成员,性别多元化达14.3%[120]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年龄结构合理,31至40岁董事两名,41至50岁董事四名及60岁以上董事一名[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成员三分之一以上[116]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编制符合适用准则和规定[111]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以确保持续有效[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2024年度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在500,000 - 1,000,000元的有1人,1,500,001 - 2,000,000元的有1人,2,000,001 - 2,500,000元的有1人,6,500,001 - 7,000,000元的有1人[124] - 董事会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并确保合规及时刊发[127]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建立了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28]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管理等阶段,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包括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等部分[130][131] - 公司采用并实施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内幕消息保密性[132][136] - 公司建立内部制度管理营运风险,期望将营运风险维持在合理范围[132] - 公司实施标准防护措施管理信息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建立全面信息安全管理系统[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分[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公司独立核数师酬金总计1800千元人民币,其中审计服务1800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为0 [142] - 王勇先生及程淑华女士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二人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143] -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在拟召开会议上具有表决权股份超10%的股东,可提请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会或类别股东会;董事会未按要求通知,持股10%以上股东可提请监事会召开;监事会未按要求通知,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股10%以上股东可自行召开[148] - 公司召开股东会时,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或以上的股东有权书面提出新决议案,并在股东会召开10日前提交召集人[149] - 一股一票基准下,持有少数股权股东召开临时股东会并在议程中增加决议案所需最低股东支持比例不得超公司股本所附表决权的10% [149]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实施管理,每年检讨其有效性,检讨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控制等重大控制[138] - 公司不容忍贪污,制定反欺诈政策,对贪污零容忍,发现贪污行为的雇员和业务伙伴将受相应处分[140] - 董事会制定并采纳举报政策,审核委员会负责执行监督,每年审查[141] - 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确保与股东透明、准确、公开沟通,每年定期检讨[145] - 公司董事及监事均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任期三年,可在股东会上重续委任[183] - 各董事于2024年5月31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并明白作为上市发行人董事的责任[184]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认为彼等均为独立人士[18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越疆(02432)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