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02432)

搜索文档
越疆科技20250324
2025-04-15 22:30
未来的业绩展望我们第三个环节会把时间交给线上的各位投资人来跟公司的管理层来进行问答和交流我们首先就进入到第一个环节我们首先有请首席财务官王勇总来跟我们做2024年度月江机器人的业绩的分享好的 谢谢各位投资人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大家参加我们晚上发布的业绩交流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R7.0的基因数据首先是我们这个营业收入是3.74亿人民币增幅是30.3%从R3.0的增幅是19%这个比R3.0的增幅是大大加快了我们按照这个输入这个类型来看我们分了六轴 四轴和复活机器人那么六轴增长幅度是56% 四轴略微有一些下降复合机器人也是大幅增长65%从细分领域来看六轴因为我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场景和商业场景那么工业场景经过几年的打磨我们客户的基础是比较多的那么很多从测试走向小批量以及放量所以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四轴略微下降主要是四轴我们有面向工业的和科研教育领域的四轴产品那么四轴在科研教育领域我们在23年推出了六轴产品那么六轴在24年有发量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整个我们面向科研教育的输入也是有20%增长 另外是复合机器人,复合机器人整体上增长了65%,这里面主要是由咖啡机器人以及巨声智能。去年我们在2014年4月份,在整个 ...
越疆: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焕新机-20250403
东吴证券· 2025-04-0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越疆“增持”评级 [1][11][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1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越疆:深耕协作机器人十载,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 - 深耕协作机器人赛道成长为行业龙头,2015年成立后不断推出新产品,2024年港交所上市并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 - Train [17] - 聚焦六轴、四轴、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于多行业 [19]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较高,设立多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业务多元化 [22] - 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由1.74亿元提升至3.74亿元,CAGR达29.1%,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幅收窄,因六轴与四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25] - 2021 - 2024年毛利率(考虑存货减值)分别为50.5%/40.8%/43.5%/46.6%,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因销售费用管控得当 [30][31] - 2021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56%,四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最高,保持在50%以上 [34] - 2021 - 2024年海外收入从0.8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CAGR = 34%,增速高于营收整体增速,海外渠道建设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36][38] 从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起步,向具身智能研发领域拓展 - 机器人分为协作、传统工业、服务和其他专业机器人四类,协作机器人现阶段规模小但2023 - 2028E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6%,集成成本低、产线布置柔性化,成长潜力大 [42][44] - 全球协作机器人工业场景需求最大,2019 - 2023年工业板块复合年增长率为18.7%,2023年市场规模达7.89亿美元;2023 - 2028年商业板块增速突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75.3% [47][48]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引领,越疆出货量1.4万台,市场份额13.0%位居第二,产品覆盖中国及8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51] - 越疆具备关键部件设计与开发、通用控制平台、安全技术、机器人技术、AI技术五大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 [53] - 协作机器人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有闭环反馈能力、机械结构匹配、安全技术可复用三大优势 [54] - 2025年3月18日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推进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 [58] - Dobot Atom搭载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1500 TOPS超大AI端侧算力,操作精度高,数据采集能力强 [61] - 越疆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已与多行业合作,计划2025年年中试产和批量 [6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为2.94/4.22/5.85亿元,同比+41%/+44%/+39%,毛利率50%/51%/52% [67][68] - 预计2025 - 2027年四轴协作机器人收入0.97/1.13/1.30亿元,同比+2%/+16%/+16%,毛利率55%/57%/60%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复合机器人收入0.89/1.18/1.55亿元,同比+58%/+32%/+32%,毛利率53%/55%/55%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其他业务收入0.16/0.21/0.27亿元,同比+30%/+30%/+30%,毛利率15%/15%/15% [68]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69]
越疆(02432):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焕新机
东吴证券· 2025-04-02 2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越疆(02432.HK)“增持”评级 [1][11][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4.96/6.73/8.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6/34/25倍 [1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越疆:深耕协作机器人十载,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 - 深耕协作机器人赛道成长为行业龙头,2015年成立后不断推出新产品,2024年港交所上市并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 - Train [17] - 聚焦六轴、四轴、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四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于多行业 [19]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较高,设立多家全资子公司推动业务多元化 [22] - 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由1.74亿元提升至3.74亿元,CAGR达29.1%,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幅收窄,因六轴与四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提升摊薄固定成本 [25] - 2021 - 2024年毛利率(考虑存货减值)分别为50.5%/40.8%/43.5%/46.6%,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未来规模效应有望摊薄销售与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 [30][31] - 2021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56%;四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最高,保持在50%以上,六轴协作机器人毛利率近年提升至45%以上,复合机器人毛利率2024H1降至47% [34] - 2021 - 2024年海外收入从0.8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CAGR = 34%,增速高于营收整体增速;欧洲、美洲、亚太市场毛利率高于中国市场,海外渠道建设有望提升海外收入和综合毛利率 [36][38] 从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起步,向具身智能研发领域拓展 - 机器人分为协作、传统工业、服务和其他专业机器人四类;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工业和服务机器人规模大但增速趋缓,协作机器人现阶段规模小但2023 - 2028E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6%,成本优势有望助推其市场成长 [42][44] - 全球协作机器人下游行业中工业场景是最大需求来源,2019 - 2023年工业板块复合年增长率为18.7%,2023年市场规模达7.89亿美元;2023 - 2028年商业板块增速突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5.3% [47][48]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引领,越疆出货量1.4万台,市场份额13.0%位居第二,产品覆盖中国及8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地域覆盖更具优势 [51] - 越疆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具备关键部件设计与开发、通用控制平台、安全技术、机器人技术、AI技术五大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 [53] - 协作机器人企业切入具身智能赛道有闭环反馈能力适用于具身智能、机械结构与上肢设计思路匹配、安全技术可复用三大优势 [54] - 2025年3月18日越疆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采用全尺寸仿生设计,推进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加速 [58] - Dobot Atom搭载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1500 TOPS超大AI端侧算力,操作精度高,数据采集层面表现出色 [61] - 越疆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已与一线车厂等开展合作,计划2025年年中试产和批量 [62] 盈利预测 - 预计六轴协作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为2.94/4.22/5.85亿元,同比+41%/+44%/+39%,毛利率分别为50%/51%/52% [67][68] - 预计四轴协作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0.97/1.13/1.30亿元,同比+2%/+16%/+16%,毛利率为55%/57%/60% [68] - 预计复合机器人2025 - 2027年收入0.89/1.18/1.55亿元,同比+58%/+32%/+32%,毛利率为53%/55%/55% [68] - 预计其他业务2025 - 2027年收入0.16/0.21/0.27亿元,同比+30%/+30%/+30%,毛利率为15%/15%/15% [68]
越疆(0243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16: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73.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6.7百万元增加30.3%[5][6][2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亏损为人民币95.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3.3百万元减少7.6%[5][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6.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1.8百万元减少55.4%[5][6] - 2024年毛利率为46.6%,较2023年的43.5%增加3.1个百分点;不考虑存货减值影响,2024年毛利率维持稳定于49.5%[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26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29元减少人民币0.03元[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74.0百万元,较2023年的124.8百万元增加39.4%,毛利率为46.6%,较2023年的43.5%增长3.1个百分点[37]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4.6百万元,较2023年的82.9百万元减少约82.4%[39]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53.1百万元增加67.2%至人民币88.8百万元,主要因产生上市开支32.6百万元[43]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1350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130万元[46] - 集团2024年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954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33亿元减少约7.6%[4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人民币365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180万元减少55.4%[51] - 股东权益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33亿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673亿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83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1亿元增加人民币7.728亿元[5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7367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86749亿元[57]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1.7397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24844亿元[5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9401.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80万元[57]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为人民币0.29元[57] - 2024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9516.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03195亿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243,168千元,2023年为233,036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1,252,040千元,2023年为501,852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332,524千元,2023年为160,797千元[6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919,516千元,2023年为341,055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1,162,684千元,2023年为574,091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195,395千元,2023年为200,788千元[6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967,289千元,2023年为373,303千元[6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股本400,000千元,2023年为360,000千元[6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储备567,289千元,2023年为13,303千元[61]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73,678千元,2023年为286,749千元[76][79][81] - 2024年销售产品收入为372,075千元,服务收入为1,603千元;2023年销售产品收入为285,671千元,服务收入为1,078千元[81] - 2024年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入为172,738千元,境外(含中国港澳台)为200,940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为117,221千元,境外(含中国港澳台)为169,528千元[76][81]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6,994千元,2023年为38,542千元;2024年总收益为4,302千元,2023年为5,289千元[8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已扣除已售存货及服务成本199,699千元,2023年为161,905千元[87] - 2024年研发成本为71,792千元,2023年为70,527千元[8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572千元,2023年为25,556千元[87] - 2024年存货减值至可变现净值为10,832千元,2023年为17,071千元[87]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26,356千元,2023年为21,464千元[87] - 2024年上市开支为32,554千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87]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182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57千元人民币,其中银行贷款利息2024年为14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0千元人民币;租赁负债利息2024年为3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9千元人民币[91] - 2024年即期所得税为355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78千元人民币;2024年递延所得税为 - 22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297千元人民币;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3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481千元人民币[9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 - 940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89800千元人民币;按法定税率25%计算的税项支出2024年为 - 235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2450千元人民币[96] - 年内公司未派发或宣派股息[97]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的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60984千股,2023年为360000千股;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 - 953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03281千元人民币[101] - 2024年1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239102千元人民币,账面价值为189770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成本总计244564千元人民币,账面价值为177198千元人民币[10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为14162千元人民币,自存货转出金额为7057千元人民币,转拨金额为0,出售或处置金额为 - 7206千元人民币,年内计提折旧金额为 - 26572千元人民币,汇兑调整金额为 - 13千元人民币[103]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219,635千元,2023年末账面价值为189,770千元[105] - 2024年存货总计137,520千元,2023年为141,520千元[10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73,112千元,2023年为40,567千元[10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9,269千元,2023年为6,876千元[110] - 2024年违约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00%,亏损1,101千元[11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47,443千元,预期信贷亏损率14.49%,亏损6,876千元[113]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95,517千元,2023年为174,383千元[115] - 2024年末40,000,000元大额存单用作银行贷款担保[11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0,687千元,2023年为30,907千元[118]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总计217,808千元,2023年为57,790千元;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0.9 - 1.12%,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2.37 - 2.58% [12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六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08.9百万元,较2023年的134.3百万元增加约55.5%[28] - 2024年四轴协作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5.8百万元,较2023年的99.5百万元减少约3.7%[30] - 2024年复合机器人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6.5百万元,较2023年的34.3百万元增加约64.7%[31] - 2024年工业场景收入为人民币200.0百万元,较2023年的151.2百万元增加32.3%[34] - 2024年教育场景收入为人民币146.5百万元,较2023年的122.4百万元增加19.7%[35] - 2024年商业场景收入为人民币25.6百万元,较2023年的12.1百万元增加111.6%[36] 公司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成果 - 2024年7月公司推出视觉引导指尖力控柔性连接器装配解决方案,实现“机器人代替人”自动化作业重大技术突破[8] - 2024年11月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完成相关设计与测试工作,实现3条动力锂电池多机器人柔性制造产线的方案设计[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牵头和参与负责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1067项,其中包括709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机器人,覆盖0.25kg - 20kg负载,服务全球80多家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11] - 公司CR系列六轴协作机器人在工业场景成熟应用,手术机器人应用数量超200台;NOVA协作机器人在商业领域广泛应用[13] - 公司已批量出货NOVA协作机器人用于艾灸和按摩工作站,工业级重复定位精度为±0.05mm,工作半径为850mm[14] - 2024年5月公司正式推出越疆机器人咖啡工作站,支持24小时持续制作[16] - 2024年4月公司推出行业内首款AI赋能泛化训练操作平台X–Trainer,成为全球首款商业化AI协作机器人[16] - 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超8万台,产品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23日,公司作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18]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1.4百万港元,发售价为每股H股18.8港元[123] - 2025 - 2029年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开发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40.0%,金额为272.6百万港元[124] - 2025 - 2029年生产线及制造能力开发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27.0%,金额为184.0百万港元[124] - 国内外协作机器人行业下游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16.0%,金额为109.0百万港元[124] - 2025 - 2029年海外销售渠道建设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7.0%,金额为47.7百万港元[124]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的10.0%,金额为68.1百万港元,预计至2025年底悉數動用[124] - 2025年1月公司自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5.3百万港元[126]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协作机器人“安全、易用、灵活、生态共融”核心特征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19] - 公司将适时推出更大负载和更高节拍的机器人产品[21] - 公司将持续深耕海外市场,扩大和深化全球销售网络[22] - 公司将重点加强与优质经销商的战略合作,提升市场渗透率和品牌认可度[22] - 公司将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22]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利率波动、行业监管政策变动及外汇风险[127][130][13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刘培超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益且无损权力平衡,后续会考虑适时分开两角色[13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及监事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已遵守规定标准[14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已由其审核,认为财务资料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141] - 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与财务报表草稿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核证意见[143] - 自上市日期起直至公告日期,公众持有的已发行股份不少于25%[144] - 本业绩公告已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