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1,855,098,145.55元[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2.0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1.46%[4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91.34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0.81%[41] - 2024年末存货112.7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6.24%[4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3.1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1.96%[41]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52.3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6.09%[4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335.3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92%[41] - 2024年末短期借款13.1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13.61%[44] - 2024年末合同负债105.02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6.94%[44] - 2024年末负债合计230.2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45%[4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8.07亿元,较上期下降34.39%[47] - 2024年营业总成本92.83亿元,较上期下降26.49%[47] - 2024年营业利润为 - 216.79万元,上期为16.76亿元[47] - 2024年净利润8533.54万元,较上期下降94.63%[4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84亿元,较上期有所下降[50]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83亿元,较上期有所下降[50]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0亿元,上期为 - 11.92亿元[5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77亿元,上期为 - 19.43亿元[50]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3.82亿元,较上期下降19.37%[50] - 2024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4.41亿元,较上期大幅增加[50] 股权与注册资本 - 2015年公司公开发行17,000,000股,募集资金净额329,042,730.40元,注册资本增至68,000,000元[76] - 2015年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68,000,000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36,000,000元[76] - 2016年公司以未分配利润每10股派现5.50元,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0股,总股本增至40,800万股[78] - 2016年8月15日,6,698.34万股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16.42%[80] - 2016年紫盈国际减持1,037.34万股后不再持股,公司由中外合资变内资企业[81] - 2017年公司向王德女等发行股份,增加注册资本21,935,006元,变更后注册资本429,935,006元[82] - 2017年公司非公开发行10,202,069股,募集配套资金净额611,377,298.52元,变更后注册资本440,137,075元[83] - 2018年5月7日,公司向192名激励对象授予138.5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由4.40137075亿股增至4.41522075亿股[84] - 2018年以2017年末总股本4.40137075亿股为基数,原计划每10股派2.3元、转增10股;调整后以4.4152207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2.292785元、转增9.968631股,分红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81659139亿股[84][85] - 2019年,公司三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总股本从8.81659139亿股减至8.8144627亿股[88][89][90] - 2020年,公司回购注销51.4703万股限制性股票,3346张“先导转债”转成8479股,总股本从8.8144627亿股减至8.80940046亿股[90] - 2020年10月,223名激励对象可行权82.74万份股票期权,行权后总股本从8.80940046亿股增至8.81767446亿股[91] - 2020年12月9日,“先导转债”尚有3.4万张未转股,累计转股2556.3554万股,公司总股本增至9.07322521亿股[92] - 2021年以2020年末总股本9.0732252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3元、转增6股,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4.51716033亿股[93] - 2021年6月10日,公司向宁德时代发行1.11856823亿股,发行价22.35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4.9926198395亿元[93] 公司业务与财务政策 - 公司业务涵盖锂电池、光伏、3C等智能装备及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100] - 公司母公司为拉萨欣导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及表决权比例为21.46%,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100] - 财务报表于2025年4月28日报出[101] - 本期重要应收款项核销单项金额超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变动幅度超30%视为重大变动等[11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报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11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复核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2]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先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再确认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金额[113]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有四条原则[114] - 属于一揽子交易,处置价款与份额差额在丧失控制权前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时转入当期损益[115] - 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未丧失控制权处置价款与份额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115] - 公司合并财报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可控制[117] - 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表决权,满足四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控制[118] - 合并财报以母公司和子公司财报为基础,按准则编制,抵销内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119] -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编制时有不同处理[120]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参与方按准则处理利益份额相关项目,合营企业参与方按规定处理投资[122][123] -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等的投资[124] - 外币交易初始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同项目按不同规则处理[125] - 外币财务报表资产和负债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用交易发生日汇率折算,利润表用交易发生日汇率折算[127]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满足条件终止确认金融资产[128] - 金融资产初始按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三类,后续计量取决于分类[12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特定条件,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需满足特定条件,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131]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为两类,符合条件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34] - 满足条件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抵销后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列示[138] - 金融工具逾期超30日,公司认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40] -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0] - 第二、三阶段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1][142] - 公司对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142]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3] - 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款项和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3] - 银行承兑汇票组合信用风险较低[146]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按应收账款预期损失率计提减值准备[146] - 1年以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5.00%[148] - 1 - 2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20.00%[148] - 2 - 3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50.00%[148] - 3年以上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100.00%[148] - 单项金额超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为单项金额重大[149] - 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计量损失准备[151][162] - 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基于账龄的坏账计提比例:1年以内(含1年)为5.00%,1 - 2年(含2年)为20.00%,2 - 3年(含3年)为50.00%,3年以上为100.00%[152][154][163]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判断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期末余额的1%[152][154][165]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55]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5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一次转销法摊销[157][158]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跌价准备[159]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161] - 公司将同时满足特定条件的公司组成部分或非流动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165] - 持有待售预计净残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计资产减值损失[166]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份额确定[17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支付合并对价公允价值确定[171] - 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个别报表采用成本法核算;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173] - 部分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但不丧失控制权,处置价款与对应账面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76] - 部分处置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处置股权按规定确认投资收益,剩余股权按账面价值确认[177] - 固定资产以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次月起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179] - 房屋、建筑物等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4.5%;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9%;电子设备等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10%,年折旧率18%[180]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状态未决算先按估计价值转入[181] - 公司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计入当期损益[182] - 终止经营需满足能单独区分、有一定规模、符合时点要求等条件[170]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为40 - 50年,专利技术为2 - 10年,软件为2年[186]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非正常中断连续超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83] -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满足5个条件可确认为无形资产[188][190] -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91] - 资产市价当期大幅下跌且跌幅明显高于预计下跌表明可能减值[192]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195] - 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196]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197] - 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198] - 公司在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等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负债[200]
先导智能(300450)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