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计划股票情况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272.1783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2.43%[2][6] - 首次授予217.7428万股,占总股本1.94%,占拟授予总额80%[2][6] - 预留54.4355万股,占总股本0.49%,占拟授予总额20%[2][6] 激励对象情况 - 激励对象127人,约占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8.16%[8] - 总经理、董事刘宇晶获授80万股,占授予总数29.39%,占股本总额0.71%[9] - 董事等核心人员小计获授105.3594万股,占授予总数38.71%,占股本总额0.94%[10] - 其他激励对象(116人)获授112.3834万股,占授予总数41.29%,占股本总额1.00%[10] 激励计划规则 - 全部有效激励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股本总额20%[6][10] - 单个激励对象获授公司股票累计不超股本总额1%[6][10] - 调整后预留比例不超拟授予数量20%,任一激励对象获授不超总股本1%[11] - 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10天,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股东会审议前5日披露审核及公示情况说明[13]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14] - 公司应在激励计划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首次授予并公告,否则计划终止,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14] - 预留权益授予对象应在激励计划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明确,否则失效[14] -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满足条件按约定比例分次归属,两个归属期归属权益数量占授予权益总量比例均为50%[15] -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就任时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17] 授予价格 - 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22.78元[18] - 预留部分授予价格与首次授予一致,为每股22.78元[19] 考核要求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公司层面考核年度为2025 - 2026年,每年考核一次[25] - 2025年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100%时,IND不少于3项,启动3项新的临床试验,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26] - 2026年第二个归属期公司层面归属系数100%时,IND不少于3项,启动3项新的临床试验,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26] - 预留部分若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授予,公司层面考核年度为2026 - 2027年,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27][28]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五档,优秀A和良好B归属系数100%,一般C为80%,及格D为50%,不及格E为0%[29] 表决与变更 - 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会表决,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32] - 公司在股东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后变更计划不得有导致提前归属、降低授予价格(特定原因除外)的情形[37] - 股东会或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激励计划,或股东会未审议通过,自决议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股权激励计划[38] 费用计算 - 公司选择Black - Scholes模型计算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2025年4月24日预测算参数为标的股价22.78元/股等[44][45] - 假设2025年6月初授予,首次授予217.7428万股限制性股票,需摊销总费用5049.45万元,2025 - 2027年分别摊销2524.73万元、2103.94万元、420.79万元[46] - 限制性股票预留部分54.44万股,授予时将产生额外股份支付费用[47] 其他规定 - 公司对激励计划有解释和执行权,可对未达归属条件激励对象取消已获授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的归属[48] - 公司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贷款及财务资助[48] - 公司代扣代缴激励对象参与激励计划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费[50] - 激励对象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51] - 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在归属前不得转让、担保或用于偿还债务[51] - 若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有问题,激励对象应返还股权激励计划获得的全部利益[51] - 公司与激励对象签署《限制性股票授予协议书》约定双方权利义务[51] - 最近1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情形,激励计划终止[53] - 激励对象若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失去参与激励计划资格[59]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纠纷60日内未协商解决,可向法院诉讼[59][60] - 激励对象因不能胜任岗位等导致职务变更或离职,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56] - 激励对象正常退休且遵守保密义务,限制性股票继续有效[57]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限制性股票可按原程序归属[57] - 激励对象因工伤身故,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并按原程序归属[58] - 公司失去子公司控制权且激励对象未留任,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58] - 激励对象离职前需支付已归属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56][57][58] - 激励计划上网公告附件包含草案、考核办法、名单及法律意见书[61]
阳光诺和(688621)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