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威生物(688062)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核查意见
迈威生物迈威生物(SH:688062)2025-05-20 17:47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56.28%,其中抗体药物收入1.45亿元,技术服务收入0.55亿元[2] - 2024年三款商业化产品合计营业收入14,459.20万元,营业成本2,474.55万元,毛利11,984.65万元,毛利率82.89%[5] - 2024年公司药品销售收入为1445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50.24万元,同比增长243.53%[3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品销售收入4472.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77%[37]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18.9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44.31%[54] - 2024年固定资产余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165.49%[54] - 2024年度产能规模为130批次,产能利用率为26.15%[56] - 2024年度生产量31.81万支/瓶,销售量25.79万支/瓶,产销率81.08%[56][57]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42.24%上升至63.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 -7.83亿元下降至 -9.56亿元[79]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95644.36万元,预计短期内将持续为负[81]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11,资产负债率为63.61%[83] - 已上市产品迈利舒®和迈卫健®(地舒单抗)2024年收入1.39亿元[92] - 9MW3011授权项目2023 - 2024年累计已收取首付款及里程碑等款项折合人民币1.05亿元[92]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14家,覆盖药店522家[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75家,覆盖药店744家[22] - 2024年公司技术服务收入合计5502.98万元,客户A交易额3618.08万元,占比65.75%;客户B交易额1415.09万元,占比25.72%;其他客户交易额469.81万元,占比8.53%[26]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逐步增加、净亏损逐步降低,亏损扩大风险较低[38] - 截至2025年4月,8MW0511预计2025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6 - 15亿元;9MW0813预计2027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18 - 25亿元[35]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核心在研品种9MW2821多项临床研究预计2028 - 2031年陆续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55 - 75亿元[35] - 2025 - 2028年预计新增3款上市产品,届时将有6款上市产品[87][92][9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迈卫健®将在原研药提交完整上市申请后提交针对SREs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该申请可豁免临床试验[23] - 2025年公司将推进创新药长效升白药HAS - G - CSF(8MW0511)国内获批上市,有望新增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9MW0813)国内报产[37] - 公司研发的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 -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融合蛋白(8MW0511)有望今年获批上市[41] - 公司研发的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 - 抗体融合蛋白(9MW0813)将于2025年正式提交上市许可申请(NDA)[43]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公布9MW2821等创新药临床研究数据[48] - 2025年携6项ADC和TCE相关研究成果参加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9MW0113已与16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向6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46] - 9MW0311和9MW0321均已与29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向4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46] - 公司商业化产品已完成国内大部分省市挂网准入工作,后续将持续推广[39] - 2024年末公司因收购泰康生物形成商誉1.19亿元,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11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发力以降本增效[50] - 公司以“市场引领、医学驱动”理念指引,采用以自营为主的销售模式,有三个上市产品,建立三线团队协同营销体系[132] - 公司在市场推广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医生和患者教育[132] - 公司根据“两票制”要求,与全国知名医药流通公司合作实现产品实物流通[133] - 2025年4月审议通过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5亿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90] - 2025年3月子公司朗润迈威签订2亿元融资租赁合同[91] - 公司计划以内生经营现金流覆盖大部分短期债务(10.35亿元)偿还需求[92] - 公司保持高杠杆经营具有合理性,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补充现金流并匹配偿债与研发周期[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