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拟授予权益总计220.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22,038.5490万股的1.00%[6][30] - 首次授予186.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5%,占拟授予权益总额的84.77%[6][30] - 预留授予33.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15%,占拟授予权益总额的15.23%[6][30]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59.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7%,占拟授予权益总额的27.05%[7][30]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60.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73%,占拟授予权益总额的72.95%[7][31] - 第一类、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均为9.61元/股[8] - 拟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为97人[9][25] 有效期与限售期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6个月,第二类最长不超过48个月[9][46]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限售期分别为自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34] 业绩考核目标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0%且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41] - 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为50%、目标值为70%,净利润增长率触发值为42%、目标值为60%[41] 解除限售与归属比例 - 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完成度A≥An且B≥Bn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Am≤A<An且B≥Bm"或"A≥Am且Bm≤B<Bn"时为70%;A<Am或B<Bm时为0[41] - 激励对象考核结果优秀和良好时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合格时为80%,不合格时为0%[42] 授予对象获授情况 - 区锦棠获授4.00万股,占授予总量1.82%,占目前总股本0.02%[46] - 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81人获授123.00万股,占授予总量55.91%,占目前总股本0.56%[46] 费用摊销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59.50万股,预计摊销总费用552.76万元,2024年207.28万元,2025年276.38万元,2026年69.09万元[62]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127.00万股,预计摊销总费用1215.19万元,2024年453.59万元,2025年607.59万元,2026年154.00万元[62] - 合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86.50万股,预计摊销总费用1767.94万元,2024年660.87万元,2025年883.97万元,2026年223.10万元[62] 计划实施流程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完成相关程序,否则终止实施[10] - 本激励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激励对象姓名和职务公示期不少于10天[27] - 公司监事会需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本激励计划前5日披露对激励对象名单审核及公示情况的说明[27] - 激励计划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达到授予条件时,董事会负责相关工作,股东大会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64][65] - 公司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前公示激励对象姓名和职务,公示期不少于10天[65]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董事会决议后,公司与激励对象签署《限制性股票授予协议书》[67] - 公司应在60日内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等工作,否则需披露原因并宣告终止,终止后3个月内不得再次审议股权激励计划[68] 股票处理 -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满足解除限售条件由公司统一办理解除事宜,未满足则回购相应股票[69]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满足归属条件由公司统一办理归属事宜,未满足则取消归属并作废[71] 计划变更与终止 - 股东大会审议前变更激励计划需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变更由股东大会决定,且有禁止情形[72] - 股东大会审议前终止激励计划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议后终止由股东大会决定[73] - 激励计划终止时,回购尚未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废[75] 调整情况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公式为Q=Q0×(1+n)等[76]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公式为P=P0÷(1+n)等[77] 特殊情况处理 - 若激励对象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可回购其未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取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85] - 激励对象职务变更仍在公司或子公司任职,限制性股票按变更前程序处理[92] - 激励对象因损害公司利益导致职务变更或离职,未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由公司按授予价格回购[93] - 激励对象成为独立董事、监事等不具备资格,未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按授予价格加同期存款基准利率利息回购[93] - 激励对象退休后返聘,已解除限售/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作处理[93] - 获授未解除限售/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按退休前激励计划程序处理[94] - 公司聘用拒绝或退休离职,已解除限售股票不作处理,未解除的第一类由公司回购,未归属的第二类作废[94] - 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限制性股票按原程序进行,董事会可决定免个人绩效考核[94] - 非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未解除的第一类由公司回购,未归属的第二类作废[95] - 因执行职务身故,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按原程序进行,董事会可决定免个人绩效考核[95] - 因其他原因身故,未解除的第一类由公司回购,未归属的第二类作废[95]
蜂助手(301382) - 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