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聚隆(300644)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南京聚隆南京聚隆(SZ:300644)2025-06-27 18:42

业绩数据 - 2025年3月总资产23.78亿元,2024年为23.83亿元[9] - 2025年3月归母所有者权益9.70亿元,2024年为9.66亿元[9]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5.95亿元,2024年为23.87亿元[9] - 2025年1 - 3月净利润0.31亿元,2024年为0.87亿元[9] - 2024年总债务/总资本为47.02%,2025年3月为49.17%[9]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15.26%,2025年1 - 3月为16.09%[9] 产品与产能 - 2024年末公司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年产能为22万吨,规模在同行中偏小[16] - 2024年公司高性能改性塑料产能提升至22万吨/年,其他产品产能较稳定[50] - 2024年以来公司高性能改性塑料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和塑木环境工程材料产能利用率亦有所提升[50] - 2025年1 - 3月高性能改性塑料产能55,000吨,产量48,469吨,产能利用率88.13%[52] 财务指标 - 2025年3月、2024年、2023年总债务分别为9.56亿元、8.74亿元、7.42亿元,占比分别为68.86%、62.47%、62.83%[70] - 2025年3月、2024年、2023年短期债务分别为7.20亿元、7.08亿元、5.60亿元,占总债务比重分别为75.32%、81.03%、75.46%[70] - 2025年3月、2024年、202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42%、58.69%、57.32%[72] - 2024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7.20,2023年为8.15[72]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0.96亿元,同比增长33.30%[38] - 2024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49项,同比新增11项[38] - 2024年研发人员增长7.83%[39] 业务收入 - 2024年高性能改性尼龙收入8.78亿元,占比36.78%,毛利率17.62%[38] - 2024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31.24%,5G通讯电子电气材料业务收入增长36.17%,环保建筑工程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45%,高铁及轨道交通收入同比减少10.67%,航空航天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63.80%[39][40] - 2025年1 - 3月公司总收入5.95亿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收入4.70亿元占比79.04%;2024年公司总收入23.87亿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收入17.82亿元占比74.64%;2023年公司总收入18.29亿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收入13.58亿元占比74.23%[41] 其他要点 - 2025年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和聚隆转债均为A+,与上次评级一致[7] - 原计划2024年末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债券募投项目延期一年[16] - 聚隆转债发行规模2.185亿元,债券余额1.7936亿元[18] - 截至2025年4月末,聚隆转债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1899.34万元,现金管理余额3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19] - 2024年和2025年1 - 3月分别有388,045张和140张聚隆转债完成转股,2025年3月末公司股本增至109,951,598元[20] - 2024年2月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四人变更为三人[20] - 2024年9月公司总裁陆体超任期届满离任,总裁职务由董事长刘曙阳兼任[20] - 2024年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02%,同比降低[43] - 2024年度高性能改性塑料销量增长35.83%,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销量增长24.31%,塑木环境工程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1.02%[43] -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材料费用占比超过80%,2024年主要原材料采购平均价格同比变化不大,2025年1 - 3月PP采购均价同比变化不大,PA采购均价有所降低[47]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的比重为33.56%,同比略有升高[48] - 2024年和2025年1 - 3月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52亿元和4.12亿元[48]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92亿元,本期债券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延后[51] - 2024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同系列产品收入0.30亿元,同比增长263.80%[53] - 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3,422.74万元,投资进度86.71%[54]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增长28.75%,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20亿元[6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回报率小幅增长,EBITDA利润率小幅下降[63] - 跟踪期内公司债务规模持续攀升且以短期债务为主,偿债指标表现一般[55] - 跟踪期内公司所有者权益持续增长,产权比率有所抬升[55][56] - 2024年末银行借款占总债务37%,应付票据占45%,本期债券占16%[6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获银行授信额度17.96亿元,剩余可使用授信额度9.87亿元[74] - 2025年3月末公司对滁州聚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50.99%等[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