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聚隆(300644)
![icon](https://files.reportify.cn/fe-static/_next/static/media/search.b3fd6117.png?imageMogr2/quality/75/thumbnail/64x/format/webp)
搜索文档
南京聚隆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6.32%
证券时报网· 2024-12-31 11:58
文章核心观点 南京聚隆截至12月20日股东户数减少且股价下跌 [1][2] 分组1:股东户数情况 - 截至12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166户,较上期(12月10日)减少2958户,环比降幅为16.32% [1] 分组2:股价情况 - 各交易日5次上涨,10次下跌 [2] - 截至发稿,南京聚隆最新股价为22.35元,下跌2.40%,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7.71% [2]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20 18:0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44,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24 年 11 月 20 日,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 8 号 [2] - 接待人员包括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范悦谦、技术总监郁挺、副总工程师卢军、证券事务代表虞燕 [2] 公司业务情况 业务范围 - 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用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等,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2] - 主营业务涉及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塑木四个行业 [4] 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12 亿元,同比增长 29.47%;实现净利润 5,619.39 万元,同比增长 5.44% [4] 募投项目情况 - “年产 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024 年半年度报告进度超 50%,预计今年年底达成可使用状态 [4] - “年产 30 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公司优化现有场地和产线布局,将完善设计并加快推进,会根据业务情况合理安排资金进度和控制风险 [6] 公司优势 综合优势 - 在技术实力、创新平台、人才、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客户资源、服务等方面具备优势 [6] 技术优势 - 拥有轨道交通高性能尼龙专用料制备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拥有超百件专利,获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多项企业荣誉 [6] 新能源应用优势 - 材料产品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广泛,占总业务超 70%,涵盖汽车多个关键和功能部件,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系统等提供全面材料解决方案 [8] 低空经济领域优势 - 控股子公司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相关领域研发等,建立无人机结构件等生产体系,承接多家企业无人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拓展相关配件及整机业务 [10] 公司规划与预期 业绩预期 - 2024 年 3 月中旬披露股权激励草案设定未来三年收入或利润目标,下游客户市场需求充足,公司将采取措施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力争实现目标 [6] 市值管理规划 - 积极关注市值管理政策及监管要求,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深耕主业以业绩推动市值增长,及时传递经营情况 [8] 股票回购计划 - 2023 年 9 月 8 日起首次实施股份回购,2024 年 8 月 1 日完成,未来将根据股市和资金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回购并按程序决策 [8] 战略拓展事业部定位 - 2024 年上半年成立,专注航空航天和通讯行业前沿需求,研发创新材料与器件,解决技术难题,推出多功能材料系列并应用于相关领域,为部分客户提供批量精密制件 [10]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7 15:3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24.8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6.12亿元,同比增长29.47%[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3.06万元,同比下降24.7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619.39万元,同比增长5.44%[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6.12亿元,较上期12.45亿元增长约29.48%[16]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028.58万元,较上期5222.76万元增长约15.43%[17]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9亿元,同比增长272.8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27.71%,主要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46亿元,较上期9.48亿元增长约31.3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365439799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1123230603亿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4644586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 0.6331439566亿美元[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361041705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2010610959亿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9311113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35765162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332069427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 1.8425154203亿美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00748644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4252130151亿美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445312528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385609991亿美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744563883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86652016亿美元[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0.010431826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 0.0013760378亿美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0284431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2096166013亿美元[20]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0.633695012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6067172662亿美元[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0.662138113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8163338675亿美元[2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37601198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472368402亿美元[2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0.39034671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2821832192亿美元[20]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0.37796948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3845882598亿美元[20] 资产变动情况 - 货币资金增长32.18%,主要因销售收回现金及其他货币资金增加[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4.95%,主要因理财减少[7] - 预付账款增长102.24%,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增加[7] - 在建工程增长298.45%,主要因新建厂房增加[7]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15,686,412.93元,较期初87,519,333.79元增加[13]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5,768,583.27元,较期初147,230,975.34元减少[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51,928,400.30元,较期初580,451,901.95元增加[13] - 2024年9月30日存货期末余额434,159,470.63元,较期初374,203,140.93元增加[14] - 2024年9月30日固定资产期末余额510,878,937.65元,较期初503,459,397.37元增加[14] 负债与权益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13.22亿元,较上期11.81亿元增长约11.95%[15]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9.22亿元,较上期8.80亿元增长约4.88%[15] - 2024年9月30日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66,067,046.66元,较期初334,452,474.58元减少[14] - 2024年9月30日应付票据期末余额358,309,032.74元,较期初208,537,683.02元增加[14] 费用与收益情况 - 研发费用增长35.61%,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7] - 投资收益增长844.71%,主要因收到理财收益增加[7]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958.14万元,较上期4393.56万元增长约35.61%[17]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3052.41万元,较上期2612.58万元增长约16.83%[17] - 2024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6845.38万元,较上期5377.99万元增长约27.3%[17]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2234.53万元,较上期1115.21万元增长约100.37%[1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234名[10] - 刘越、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吴劲松持股比例分别为14.78%、14.47%、6.66%,持股数量分别为15,956,458股、15,624,770股、7,194,041股[10]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合计期初22,447,322股,本期解除限售 - 139,438股,期末22,307,884股[12] 每股收益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5255元,较上期0.4944元增长约6.3%[18]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9-04 17:09
经营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988.15万元,同比增长32.46% [2]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76.33万元,同比增长24.35% [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1.17亿元,同比增长591.36% [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同比增长25.35% [2]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44.39% [2] - 2024年上半年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70.16% [2] - 2024年上半年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收入1,195.37万元,同比增长460.97% [2][3] - 2024年上半年环保建筑工程领域收入7,332.12万元,同比增长12.77% [2] - 2024年上半年国外收入9,595.33万元,同比增长20.99% [2] 产能布局 - 拥有南京、扬州、滁州、东莞等生产基地,新材料产品年产能超20万吨 [3] - 安徽汊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推进中,可形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改性塑料、30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及零部件生产及装配能力 [3] - 在北美设立子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运营准备工作,预计下半年投产 [3] 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 控股子公司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相关领域研发、生产和销售,有研发团队支持,建立无人机生产体系 [3] - 承接国内多家企业无人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拓展配件及整机业务 [3] - 2024年上半年聚隆复材在低空经济领域营收1195.37万元,同比增长460.97% [3] - 2024年上半年成立战略拓展事业部,专注前瞻性需求,攻克技术难题研发新材料、新工艺 [3] 汽车领域特色材料产品 - 形成以高性能尼龙为代表的优势产品群,满足汽车多方面要求 [4] - 阻燃系列尼龙、PBT、PC/ABS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关键部件 [4] - 24GHz和77GHz吸波材料批量应用于汽车毫米波雷达吸波罩和吸波支架 [4] - 热塑性弹性体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密封、减震等性能需求 [4] - 可挤出增强增韧尼龙66材料打破汽车发动机进气管路用材料进口垄断 [4] 研发项目及投入 - 投入3670万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38.34% [4] - 开发功能材料,如高导热效率绝缘导热材料、可激光焊材料等 [4] - 开发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如可降解树脂基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 [4] - 开发适应未来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新材料和新型器件,如PEEK、PPS等树脂为基体的系列功能化材料 [4][5]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6 19:41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等[5] - 公司在美国、墨西哥等地设有全资子公司,并在国内设有多家控股子公司[5] - 公司于2018年2月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4] 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98亿元,同比增长32.46%[2]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 -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2] - 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XXX项重大投资或并购事项[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了XXX款新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 - 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环保、员工权益等方面做出了努力[5] 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和零部件、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24][25][26][30][32] - 高性能改性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及通讯、电动工具、家电、电子电器、充储设备、灯饰照明、医疗健康等领域[26][27] -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主要应用于汽车、新能源、工程类、通讯类等领域[28][29] - 公司控股子公司生产的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主要销往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6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量逐年攀升,2022年已达2,884万吨,预计2023年将达3,125万吨[19] - 中国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预计达76.71亿元[20] - 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022年需求量达到11.45万吨[21] - 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56.1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25.9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62%[23] 研发创新 - 公司通过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在配方设计、创新能力、产品认证、制备技术等方面构建了多项技术壁垒[24] - 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等重要奖项[55][55] - 公司拥有多个省级研发平台,如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58] -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研发团队,部分核心技术人员获得省级创新创业人才称号[59] - 公司参与起草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9项发明专利[57] 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改性塑料代表性企业之一,是国内高铁轨道交通用改性尼龙材料的主要供应商[54] - 公司已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包括比亚迪、赛力斯、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以及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车企和国内自主品牌车企[38] - 公司在通讯电子电气领域为多家知名厂商提供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等系列化专用材料产品[64] 财务分析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6%,主要系尼龙、合金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产品收入增长所致[67] - 公司高性能改性尼龙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达38.17%[68] -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8.34%,主要系研发项目增多研发费用增加所致[6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91.36%,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67] - 公司期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4.8个百分点至19.02亿元,主要系银行存款增加及募集资金理财到期存放募集户资金增加所致[70] - 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6.87%和18.08%,较上年末分别下降1.29个百分点和0.08个百分点[70] - 公司期末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减少3.41个百分点至26.94亿元,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0.84个百分点至3.18亿元[7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于2023年7月26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218.5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1,850万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实际使用募集资金6,238.68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2,275.72万元[77] - 公司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50.19%[78] - 公司募投项目"年产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1.06%[78] - 公司已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4,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 风险因素 - 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市场景气度相关性很高,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受国家宏观环境及行业周期影响[91]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尼龙、聚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原料市场价格受国内外宏观政经形势和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92] - 公司将密切关注人民币及外汇走势,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汇兑风险[94] - 公司将积极学习并借鉴同业及客户海外投资和运营管理的经验,尽快适应美国和墨西哥的商业文化环境和法律体系[95]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 公司已建立健全环保管理相关制度,包括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开展环保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103] -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均按照相关排放标准进行处理[105] - 公司积极采用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上半年光伏电站发电约94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0,000公斤[110] - 公司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查等[106] 股权结构和管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越、刘曙阳、吴劲松,其中刘曙阳、刘越为父女关系,严渝荫、吴劲松为母子关系[142] - 公司高管刘越、刘曙阳、吴劲松、张金诚等持有的限售股合计22,248,384股,占总股本的20.60%[141] - 公司于2024年3月1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00]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确定以2024年4月1日为首次授予日,向82名激励对象授予349.5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00元/股[101]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南京龙赛斯新材料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645.403万元对价转让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25.3%的股权[127] -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总额度为[131]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26,600万元[13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实际担保发生额合计为5,857.26万元[133]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26,600万元[13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057.26万元[133]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年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5-24 19:05
公司概况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尼龙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1][2][3] - 公司拥有超百件专利,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先后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5] 技术优势 - 公司较早具备开发高强、抗冲、耐蠕变、抗疲劳、耐寒、耐候、绝缘、尺寸稳定等优势尼龙产品和技术能力[3]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轨道交通高性能尼龙专用料制备技术、汽车用高性能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等[4] 业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在汽车领域销售额13.58亿元,同比增长18.34%,连续4年实现稳步正增长[3]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内外销兼顾的销售模式,与下游大型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5] - 公司正在筹备建设墨西哥工厂,以更高效地响应海外客户需求,进一步扩充现有产能和业务布局[5] 财务情况 - 公司连续7年实施现金分红,高度重视全体股东的投资回报[6]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尼龙、聚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采取战略采购策略来锁定原材料价格,降低价格波动影响[6] 未来规划 - 公司正在推进可转换公司债券两个募投项目,将有利于现有业务的产能补充[6] - 公司正在与上汽大众合作开展车载毫米波吸波材料研发,属于功能材料领域[7] - 公司未来行业分类归属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产品变化情况进行调整[8]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5-17 17:2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44,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1] - 2024 年 5 月 17 日 10:00 - 11:30 进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 8 号 [2] - 参与单位包括拾贝投资、国联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刘曙阳等 [2] 财务相关 - 2023 年度应收账款余额高,原因是根据不同客户审批信用政策,给予部分客户信用账期,四季度销售旺季使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加,但总体控制良好 [2] - 2023 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偏低,原因是销售规模扩大,部分客户用承兑汇票结算,期末与经营相关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增加,期末票据未在现金流量表体现 [2][3] 业务规模与发展战略 - 2023 年度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业务体量超 13 亿元,且连续 4 年增长;通讯及电子电气、环保建筑工程两大业务体量均超 1 亿元;高铁及轨道交通业务体量超 19 万元 [3] - 未来公司体量能否做大取决于把握市场驱动、技术推动、制造实现三大因素,将实施“4 + 2”战略布局,“4”是以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四大业务板块为着力点,“2”是围绕精密加工和特种材料合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3] 公司定位与荣誉 - 专注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用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主营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 [3] - 是中国改性塑料代表性企业之一,中国车用改性塑料尤其是高性能尼龙等系列化材料的重要供应商,国内高铁轨道交通用改性尼龙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3] - 截至 2023 年末,获得授权专利 128 项,其中 66 项为发明专利,参与多个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获多项企业荣誉 [4] 研发优势与体系 - 承担国家 863 计划等重大项目,多次荣获中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4] - 2023 年执行“三步走”研发策略:联合开发,与上汽大众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拥有多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自主创新,紧跟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扩大和优化产品;精细化管理,新增发泡项目团队,团队建设完善 [4][5] - 2023 年取得授权专利 16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7 项,截至 2023 年末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66 项,实用新型专利 62 项 [5] 新能源领域业务布局 - 坚持自主创新、替代进口道路,在充电和储能领域加大布局 [5] - 参与起草相关标准,产品在关键指标有明显优势,高表观要求充电桩用阻燃 PC/ABS 合金材料实现稳定供货 [5] - 在液冷储能领域推进阻燃 PPO 材料、阻燃 PC/ABS 材料应用开发,推动材料在相关部件应用 [5]
南京聚隆(300644)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4 18:22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48,876,171.94元,同比增长39.6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57,761.18元,同比增长87.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934,613.78元,同比增长100.12%[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48,876,171.94元,较上期321,457,107.97元增长约39.64%[14]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3,162,501.68元,较上期11,662,051.29元增长约98.61%[15]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131元,较上期0.1129元增长约88.75%[16] 财务指标变动及原因 - 预付账款增长76.65%,主要因预付材料款增加[7] - 在建工程增长60.62%,主要因在建仓库新增投入[7] - 研发费用增长40.14%,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7] - 财务费用增长85.63%,主要因应付债券利息增加[7] - 投资收益增长816.07%,主要因到期理财收益增加[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50.84%,主要因偿还债务及股权激励回购增加[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901,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前十大股东中,刘越持股比例14.80%,持股数量15,956,458股;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49%,持股数量15,624,770股[8] -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5,624,770股[8] - 刘越、刘曙阳、吴劲松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曙阳、刘越为父女关系,严渝荫、吴劲松为母子关系[8]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合计期初22,447,322股,本期解除限售 - 59,250股,本期增加限售383股,期末22,388,455股[1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91,476,970.82元,期初余额87,519,333.79元[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36,735,211.96元,期初余额147,230,975.34元[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40,167,377.97元,期初余额580,451,901.95元[11]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35,002,875.63元,期初余额19,815,293.45元[1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1,388,971,026.75元,期初余额1,423,141,609.68元[11] - 2024年第一季度末资产总计2,044,163,223.97元,较上期2,060,931,010.20元下降约0.81%[12] - 2024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1,148,568,995.30元,较上期1,181,353,027.40元下降约2.77%[13] - 2024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895,594,228.67元,较上期879,577,982.80元增长约1.82%[13] - 2024年第一季度在建工程12,940,847.18元,较上期8,057,007.84元增长约60.62%[12] - 2024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21,778,750.82元,较上期13,893,346.28元增长约56.74%[13] - 2024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7,797,710.79元,较上期5,173,519.98元增长约50.72%[12]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677,076.93元,同比增长210.2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6亿元,上期为2.67亿元;现金流出小计为3.31亿元,上期为2.99亿元;现金流量净额为3467.71万元,上期为 - 3144.31万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3亿元;现金流出小计为1.48亿元,上期为574.89万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33.25万元,上期为 - 574.89万元[17][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113.26万元,上期为7857.22万元;现金流出小计为9965.72万元,上期为7329.21万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52.46万元,上期为528.01万元[1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6.27万元,上期为 - 20.14万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8.26万元,上期为 - 3211.33万元[18]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36.95万元,上期为6067.17万元[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35.21万元,上期为2855.84万元[18] 现金来源情况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1亿元,上期为2.63亿元[1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36.42万元,上期为181.57万元[1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77万元,上期为45万元[18]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19 22:12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6,104,393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公司现行利润分配政策规定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10%,每三年累计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58] - 2023年6月29日实施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158] - 每10股派息2.5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106,104,393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26,526,098.25元,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21,019,387.78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47,545,486.03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60] 报告期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12月31日[9] 公司风险 - 公司存在宏观环境与行业形势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核心技术配方失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汇率波动风险[3]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与行业形势、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127][12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18.29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7.11%[2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4.81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0.94%[2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81.56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40.50%[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4.48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112.79%[2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20.61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25.98%[2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71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1.56%[2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675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0.84%[2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695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5.42%[2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0%,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1.90%[28] -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5.84亿元,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低为1218.98万元[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32574.30元,2022年为5002784.90元,2021年为6274369.64元[3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1%[60]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4.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4%[60] - 2023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7.11%,航空航天领域营收826万元,占比0.45%,高铁及轨道交通营收9294.5万元,占比5.08%,同比降31.92%[65][70] - 2023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13.58亿元,占比74.23%,同比增长18.34%[71] - 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产品营收7.17亿元,占比39.21%,同比增长13.98%[71] - 华东区营收10.37亿元,占比56.71%,同比增长12.79%[71] - 2023年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销售额13.58亿元,同比增长18.34%[62] - 2023年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营收0.93亿元,同比减少31.92%[63] - 2023年通讯及电子电气材料销售额1.68亿元,同比减少1.94%[64] - 2023年控股子公司聚锋新材的塑木型材产品销售额1.2亿元,同比减少3.69%[64] - 公司取得上市以来最好经营业绩,在各细分领域持续发力[61] 行业数据 - 2012 - 2022年国内改性塑料产量从860万吨增至2884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12.86%,2023年预计达3125万吨[33] - 细分改性塑料产品中,改性聚丙烯产量占比26.39%,改性聚乙烯占比19.09%,改性ABS产品占比8.81%[33]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35] - 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35] - 2022年中国热塑性弹性体行业产需量分别为260.1万吨、288.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0%、5.6%[37] - TPV需求将从2023年的41.7万吨增长至2028年的55.8万吨,2023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37] - 2022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为6771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1%,预计2023年增至7435亿元,2024年增至8164亿元[39] -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占比超80%,是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复合材料[39] - 2022年中国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468.96亿元,2019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55%,预计2023年达584.40亿元,2024年达725.82亿元[39] - 全球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8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59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6%,预计2022年达69亿美元[40] - 改性塑料行业2023年销售量129,738.00T,同比增长17.81%,生产量133,114.88T,同比增长18.33%[73] - 塑木复合材料行业2023年库存量2,650.54T,同比下降18.63%[7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用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应用于多领域[42] - 公司材料产品涵盖PA6、PA66等系列,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44] - 公司日常经营模式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模式,采购分常规、战略和技术采购,生产以销定产,销售以直销为主[48] - 公司是中国改性塑料代表性企业之一,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获多个科技奖项[48] - 公司承担多项重大项目,获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52] - 公司参与多个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5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多个科技平台[53]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部分核心技术人员获荣誉称号[54] - 公司拥有尼龙、特种材料、长玻纤等多个研发团队,研究方向涵盖各类材料改性等[55] - 公司将智能制造引入二期工厂运营,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5] - 公司严格按IATF16949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品质[56] - 公司是中国改性塑料代表性企业,与众多车企、高铁、通讯电子电气等领域企业合作[57][58] - 公司控股子公司聚锋新材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主要出口德国、英国等国家[58] - 公司凭借产品、服务和研发实力取得客户认可,提前介入客户产品研发[59] - 公司与上汽乘用车中心实验室、东华大学成立“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62] - 公司与上汽大众成立“上汽大众-南京聚隆联合创新实验室”[62] - 公司响应国家战略推进高性能回收塑料(PCR)业务,为多家客户提供技术支持[63] - 公司尼龙、PC/ABS合金、PPS等多系列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63] - 公司加大RTI认证投入,多种材料进入正式认证阶段[63] - 公司配合厂家研发铁路及轨道交通系统配套材料,预计实现新突破[63] - 聚锋新材塑木型材产品系列丰富,产品销往超40个国家地区[65] - 聚锋新材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的两项塑木相关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6月1日实施[65] - 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承接无人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中标无人机项目将于2024年交付[65] - 公司研发的低残留母粒等创新产品获客户认可,重点布局的多功能材料产品获市场认可[66] - 公司在充电和储能领域加大布局,高表观要求充电桩用阻燃PC/ABS合金材料实现稳定供货[66] - 公司实施“4 + 2”战略布局,“4”指四大业务板块,“2”指围绕两个方向延伸产业链[123] - 2024年公司将深耕四大重点领域,围绕新领域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拓有成长空间的行业[124] - 2024年公司将加大研发创新,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124] - 公司开展特种高分子材料研发应用,提升特色工程塑料等技术,加大功能性材料研究[125] - 2023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建设中,预计2024年后部分产能陆续释放[125] - 近年来公司整体产销量呈稳步增长趋势[125] - 公司在产业链下游塑料加工行业加快布局和业务合作[125] - 公司将依托资本市场,通过投资并购、融资等实现外延增长[126] 采购信息 - PA66采购模式为厂家直采,采购额占比13.46%,上半年均价19,318元/吨,下半年均价18,878元/吨[49] - PA6采购模式为厂家直采或比价采购,采购额占比16.06%,上半年均价12,953元/吨,下半年均价13,103元/吨[49] - PP采购模式为石化公司直采或比价采购,采购额占比28.81%,上半年均价7,815元/吨,下半年均价7,785元/吨[49] - 合金采购模式为石化公司直采或比价采购,采购额占比8.55%,上半年均价12,979元/吨,下半年均价12,442元/吨[49] - 玻纤采购模式为厂家直采,采购额占比8.40%,上半年均价5,806元/吨,下半年均价5,420元/吨[49] - 报告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导致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49] - 公司采取集中采购模式,供应部负责国产原材料采购,国际贸易部负责进口原材料采购[48]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5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33,508,571.4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1.38%[76] 产能情况 - 高性能改性塑料设计产能16.1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82.41%,在建产能5万吨[50][51] -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设计产能5000吨/年,产能利用率52.68%[51] -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零部件及装配设计产能6吨/年,产能利用率70.00%,在建产能30吨[51] - 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设计产能3万吨/年,产能利用率55.04%[51] 研发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28项,其中66项为发明专利[5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66人,较2022年增长3.11%,占比18.76%,较2022年下降2.82%[9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71744710.1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2%,较2022年的3.53%有所提升[96] - 玻纤增强吹塑尼龙材料其中一个牌号已量产,并完成主机厂材料认可[77] - 高压水枪用可激光打标尼龙增强材料完成产品配方开发,实现批量供货[77] - 抗菌防霉尼龙材料完成配方和工艺优化,抗菌率达99%以上,防霉等级0级[79] - 开发挤出吸塑专用V0级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目前配方大体确定,需拓展需求和优化工艺[80] - PCR体系多款产品已量产,主机厂闭环回收项目通过验证,产品满足标准并推广到汽车外饰系统[81] - 薄壁吹塑级别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完成配方及工艺改善,部分客户正在对比验证[84] - 超疏水TPV完成配方开发和测试,表界面水接触角达120 - 180℃,浸入水中1h后水残留量≤0.01g/cm²,部分客户对比验证[85] - 交联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正在配方开发和内部测试,部分客户对比验证,材料可用于多领域[87] - 无卤阻燃抗静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完成配方开发和内部测试,阻燃等级V - 0,体积电阻率降至107Ω~108Ω,部分客户对比验证[89] - 抗菌防霉PC/ABS合金完成配方开发和内部测试,部分客户对比验证,可拓展家电等零部件应用[90] - 发光二极管白色支架材料已满足客户需求,可提升高温材料竞争力,拓宽应用市场[92] - 医用真空采血管盖材料已稳定供货,可拓宽公司产品到医疗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93] -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已成熟应用于多领域,掌握多种成型及装配技术,服务高端客户群体[95]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65984568.22元,同比增长4.63%,现金流出小计1369529398.48元,同比增长7.17%,现金流量净额 -3544830.26元,同比下降112.79%[9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6977338.87元,同比增长65.61%,现金流出小计312237704.15元,同比增长197.24%,现金流量净额 -235260365.28元,同比下降301.72%[9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45866574.19元,同比增长86.23%,现金流出小计404089286.71元,同比增长13.3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11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3-11-23 17:36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等 [2] - 参与单位有申万宏源研究、兆天投资、浙商证券等 [2] - 时间为2023年11月23日14:00 - 16:30 [2] - 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8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范悦谦先生、证券事务代表虞燕女士 [2] 分组2:新能源战略布局 - 推进高熔体强度挤出吹塑级尼龙材料等新材料研发,在储氢罐内胆材料等多方向探索,形成“技术储备 + 技术产业化”格局 [2] - 阻燃PC/ABS产品终端应用于储能系统液冷盖并批量供货,在电动力、光伏板块少量供货 [2] 分组3:技术研发行业地位 - 是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主要供应商,中国汽车用尼龙等改性材料重要供应商 [3] - 拥有专利超百件,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3] - 主导起草国家标准5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 [3] - 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3] 分组4: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材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多个部件 [3] - 国内新能源汽车终端已合作方包括比亚迪、蔚来等 [3] 分组5:原材料价格应对 - 原材料价格受国际政经形势、市场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 [3] - 持续关注价格走势,利用战略采购降低成本,建立产品价格调整机制应对影响 [3] 分组6: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重合板块,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资源积累,会根据市场和需求布局新兴市场 [4] 分组7:市值与投资者回报 - 二级市场流通股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4] - 公司经营稳定,聚焦主业,加强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和业务拓展,提高业绩回报投资者 [4] - 管理团队对公司长远发展有信心,以健康稳定股利分红回馈投资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