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40亿元,同比下降7.77%[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0.79亿元,同比减少10.23%,净利润314.44万元[1] - 2024年对高盛生物计提大额商誉减值6,021.26万元,商誉余额1.38亿元[1] - 集采、联采品种在公司药品销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2%提高到2024年的17%[15] - 2024年医药流通业务因集采、联采调整产品价格导致前十产品合计减少收入292.40万元[16]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医药流通业务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9.34%;医药制造业务收入0.35亿元,同比下降20%;司法鉴定业务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58%[1] - 2024年中成药类产品收入1961.89万元,较上年减少950.14万元,降幅32.63%[1] - 2024年消毒液类产品收入635.19万元,较上年减少176.00万元,降幅21.70%[1] - 2024年中药饮片类产品收入948.21万元,较上年增加240.04万元,增幅33.90%[21] - 2024年滴眼液收入1747.66万元,较上年减少485.19万元,降幅21.73%[23][24]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成本15747.44万元,较2023年下降1672.33万元,降幅9.60%[14] - 2024年销售费用1168.82万元,较2023年下降139.48万元,降幅10.66%[14] - 2024年管理费用702.11万元,较2023年下降86.44万元,降幅10.96%[14] - 2024年财务费用143.04万元,较2023年增加142.68万元,增幅39231.79%[14]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较2023年减少171.67万元,下降92.33%[14] 未来展望 - 公司力争2025年业绩不继续下滑,采取拓展市场、成本管控、技术创新等措施[54] - 公司力争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6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钦州医药拓展医院销售市场,增加集采品种配送份额,扩张产品线[57] - 北海医药抓好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等集采品种三方协议跟踪落实[5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制药厂聚焦核心产品海宝牌珍珠明目滴眼液营销推广[62] - 制药厂搭建医生线上教育平台和患者疾病管理平台推进数字化营销[6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客户动态评价体系,严控应收账款风险[65] - 公司做好2025年全面预算编制,确保可持续发展[66] - 公司加强资产结构优化,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66] 子公司情况 - 子公司钦州医药快批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2168.85元,成本1968.13元,毛利200.72元,毛利率9.25%,较2023年销售收入增长4.23%[78] - 子公司正航鉴定中心2024年新增电子数据鉴定业务,营业收入25094.34元,成本12843.47元,毛利率48.82%[75] - 子公司北海国发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人血白蛋白、麻醉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71] 股权变动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际控制人朱蓉娟、彭韬夫妇直接及间接持有8.67%公司股份,其中98.87%的股份被司法冻结和轮候冻结[96] - 2025年2月,广西国发持有公司0.31%股份被司法拍卖,朱蓉娟、彭韬夫妇持有公司股份降至8.37%[96] 人员变动 - 2024年7月19日,喻陆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2024年10月15日,潘利斌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和总裁职务[104] - 2024年8月9日,姜烨当选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2024年10月26日,当选代理董事长;2024年12月30日,当选董事长,提名股东持股比例3.24%[105] - 2025年1月21日,张小玮当选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2025年4月18日,被聘任为公司总裁,提名股东持股比例3.14%[105] 债务情况 - 至2025年6月,北海国发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尚有借款本金5200万元及300多万元利息未归还[111] - 诉前保全涉及的债务金额合计4.08335415亿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9日,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尚未了结的执行案件涉及债务金额合计3.48656655亿元[115]
国发股份(600538) -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事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