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与发展历程 - 公司202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70.HK[39] - 公司于202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50] 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输出功率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3.8%[30] - 2023年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居中国第一,销售总额超中国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总额的40%[30] -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超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落地[90] 新产品研发 - 2024年公司发布2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二十二[36] - 2020年公司发布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系列,首个燃料电池产业化生产基地星空工厂在江苏常熟投产[37] 项目建设 - 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年产绿氢1.65万公吨[20][94] - 太阳山项目协同规划超120公里长距离输氢管道[94]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布局PEM和ALK电解水制氢路线,推出多款行业领先的制氢装备产品[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有效专利343件,总数同比增加13.95%[98] - 公司产品除碳纸外的七大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替代[88] 运营与效率 - 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成品下线测试合格率≥95%,准时交付率100%[107] - 2024年准时交付率达100%,报告期内与产品或服务相关投诉0起[110] - 顾客满意度目标≥90分,报告期内调查结果为98.1分[115] 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国际业务覆盖美国、德国等多个市场[31] - 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配套的氢能洗街车发布[128] - 公司联合中国石化完成京沪高速1500公里试运行[129] 标准制定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标准47项,涵盖国际标准1项、市级标准8项、行业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4项重要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120] 气候与减排 - 2024年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758.0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排放占比0.24%,范围二排放占比85.60%,范围三排放占比14.16%[155] - 范围一排放密度由0.05下降至0.039[158] - 氢能接驳班车全年行驶公里数达3820公里,对比传统油车减少排放1.05tCO₂e,对比新能源电车减少排放0.45tCO₂e[164] 人才与团队 - 公司雇员总数为414人[196] - 64.72%的雇员有氢能行业背景[196] - 公司制定与战略目标匹配的人才战略,明确培养人才类型[174][175]
重塑能源(02570) - 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