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3 - 2024年上市公司收入分别为257,106.52万元、274,630.33万元,标的公司收入分别为41,457.35万元、43,513.75万元[17] - 2024年上市公司境外(中国澳门)收入占比为12.09%,2023年为7.99%,同行业平均2024年和2023年均为0.06%[122] - 2024年标的公司中国澳门轻轨东线项目收入5047.49万元,毛利率43.51%;广州供电局增城南站项目收入88.47万元,毛利率43.29%[126] - 2023年综合管廊项目收入259.43万元,毛利率 -28.89%;轨道交通十号线项目收入106.45万元,毛利率38.33%[127] - 2024年末和2023年末,标的公司合同资产整体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1.60%、9.88%,低于可比公司平均[148] - 2024年度和2023年度,标的公司人力成本分别为24818.64万元、26484.09万元,占比分别为77.05%、88.51%[150] - 2024年度和2023年度,标的公司服务采购成本分别为5508.87万元、1037.84万元,占比分别为17.10%、3.47%[150] - 2024年度关联销售合计收入18,642.86万元,占比42.84%;2023年度合计收入21,297.23万元,占比51.37%[170] - 2024年度关联采购金额2,461.23万元,占比32.67%;2023年度金额1,051.06万元,占比34.89%[175] 市场与业务 - 2023 - 2024年上市公司招投标收入占比分别为93.58%、90.29%,标的公司分别为90.46%、89.21%[11] - 上市公司以广东为核心覆盖多区域,在香港设分公司;标的公司扎根广东覆盖多区域,在多地设分公司[13] - 2023 - 2024年上市公司、标的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南地区,并均有覆盖华东、西北等区域[15] - 标的公司为全国33个城市、近100条轨道交通线路提供监理服务,2023年工程监理收入全行业排名第30位,市场占有率0.22%[19] -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有共同目标客户群体,可共同维护重叠客户,延伸开拓新客户群体[25] 交易与整合 - 上市公司收购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增值率为380.48%[6] - 交易后资产负债率从53.78%升至54.76%,速动比率从1.00升至1.02[41] - 交易后营业收入从274,796.82增至317,178.24,变动比例15.42%[41] - 交易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49,192.76增至52,477.76,变动比例6.68%[41] - 业务整合将共享客户资源,建立项目一体化协同机制[34] - 资产整合原则上保持标的公司资产完整及相对独立性[35] - 财务整合将把标的公司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体系纳入上市公司体系[36] - 人员整合保持标的公司核心业务团队稳定[38] - 机构整合原则上保持标的公司组织架构稳定[39] 风险与合规 - 报告期各期末,标的资产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分别为43.32%和33.91%,超规定上限,2025年4月完成整改[51][56] - 标的公司因天津项目未按合同配备人员被天津住建委罚款21,000元,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61] - 2023年3月赤沙车辆段工程项目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已结案,无被处罚风险[66] - 公司部分工程建设类项目涉及必须履行招投标程序,均履行或按规定豁免、变更[83][84] - 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制定制度规范投标、销售采购行为,不存在串标、围标、商业贿赂等情形[87][90] 技术与发展 -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可在盾构技术、BIM、智慧建造等领域实现技术共建共享共进[31] -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由2014年的2899亿元增至2024年的47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6%[103] - 中国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长度由2014年的3173.00公里增至2024年的12160.77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14.38%[104]
地铁设计(003013) -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