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目的与适用范围 - 规范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防范资产损失风险[2]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5] 资产减值迹象与定义 - 资产减值迹象包括资产市价当期大幅下跌、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等[3] - 资产减值指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3] 金融资产减值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分一般方法和简化方法[7]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内计量[7] - 期末预计信用损失大于当前减值准备账面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小于则确认为减值利得[10]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 应收票据分组合参考历史经验计量坏账准备[11] - 应收账款按组合划分,账龄分析法组合1年以内计提比例1%、1-2年5%、2-3年15%、3年以上100%[12][14] - 其他应收账款分组合参考历史经验计量,账龄分析法计提比例同应收账款[15][16] 其他资产减值 - 存货跌价按单个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17]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19]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 - 可收回金额[20] - 无形资产按单项项目计提,出现特定情况应计提[22]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按单项工程计提,出现特定情况按差额计提[2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23] 减值转回与处理 - 应收款项确认减值损失后价值恢复可转回原确认的减值损失[16] - 特定情况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18] -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20] 审批与披露 - 单笔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当期损益影响占比达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100万元由董事会审批,未达由总经理审批[25] - 单笔资产减值核销对公司当期损益影响占比达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100万元由董事会审批,未达由总经理审批[27] - 公司按监管规则履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信息披露义务,董事会审议批准的须及时披露[29] 其他 - 公司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及核销规定另行制定[31] -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施行[31]
怡 亚 通(002183) -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2025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