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民智通(002355)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兴民智通兴民智通(SZ:002355)2025-08-26 20:35

财务数据 - 合并报表流动资产期末余额621,415,488.14元,期初560,640,242.92元[5] - 合并报表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643,902,770.70元,期初1,946,757,407.61元[5] - 合并报表资产总计期末余额2,265,318,258.84元,期初2,507,397,650.53元[5] - 合并报表流动负债期末余额1,040,302,041.88元,期初997,975,350.72元[6] - 合并报表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04,155,530.05元,期初283,021,203.86元[6] - 合并报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1,244,457,571.93元,期初1,280,996,554.58元[6] - 合并报表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1,020,860,686.91元,期初1,226,401,095.95元[6]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4.587702543亿美元,2024年半年度4.43341349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8%[1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4.7391701589亿美元,2024年半年度4.8869522196亿美元,同比下降3.02%[12]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2.0538392077亿美元,2024年半年度0.92417103亿美元,同比下降322.23%[13] - 2025年半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842381967亿美元,2024年半年度0.636131615亿美元,同比下降411.57%[13] - 2025年流动负债合计8.811149242亿美元,2024年8.9804617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89%[10] - 2025年非流动负债合计12.913308915亿美元,2024年20.490398783亿美元,同比下降36.97%[10] - 2025年负债合计10.1024801335亿美元,2024年11.0295016024亿美元,同比下降8.41%[10] - 2025年所有者权益合计20.4608277242亿美元,2024年22.4335672743亿美元,同比下降8.80%[10]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3197,2024年0.0103,同比下降3295.15%[13] - 2025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0.3197,2024年0.0103,同比下降3295.15%[13]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287,074,892.49元,2024年半年度222,388,891.57元[15] - 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亏损261,420,944.00元,2024年半年度盈利17,066,338.11元[15]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亏损197,273,955.01元,2024年半年度盈利19,148,982.46元[15]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3179,2024年半年度0.0309[16]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07,689,850.14元,2024年半年度207,999,187.01元[1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45,772.29元,2024年半年度39,421,355.80元[17]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421,859.71元,2024年半年度45,665,307.05元[18]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3,563,415.00元,2024年半年度 -37,083,569.26元[18] - 2025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252,536.46元,2024年半年度48,595,447.74元[18] 公司历史变动 - 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5,780万元[36] - 2010年2月9日上市后注册资本变更为21,040万元[36] - 2012年4月6日非公开发行后注册资本变更为25,760万元[36] - 公司注册资本由25,760万元增至51,520万元,后减资至513,700,050元,发行后变更为624,781,419元[37] - 2013年回购股份1,499,950股,2018年8 - 10月回购股份4,211,019股[37] - 2018年王志成转让173,848,000股给盛邦创恒,盛邦创恒持股比例28.01% [38] - 2020年盛邦创恒转让40,000,000股(占比6.45%)给青岛创疆,委托123,848,000股(占比19.96%)表决权[38] - 2021年深圳创疆将青岛创疆100%股权转让给丰启控股,2022年实控人变更为赵丰先生[39] - 2024年高赫男与姜开学等签订协议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实控人变更为高赫男先生[39] 会计政策 - 重要的应收账款核销标准为利润总额的3%以上且金额大于1000万元[51] - 重要的其他应收款核销标准为利润总额的2%以上且金额大于200万元[5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含购买日付出资产等公允价值,或有对价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入,12个月内调整或有对价相应调整商誉[55]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先复核,仍小计入当期损益[55] - 合并财务报表以控制为基础确定范围,控制指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56] - 母公司为投资性主体时,仅将为投资活动提供服务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57] - 编制合并报表时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资产负债表日及会计期间[62] - 编制合并报表抵销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列示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等[6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等,非同一控制下不调整[64][65] - 处置子公司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按一般处理方法或分步处置规则处理[66][6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和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69][70]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73] -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74] - 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等的投资[76]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合本位币入账[7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80] - 债务工具分以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81][82][84] - 权益工具投资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两类[85]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87] - 其他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87]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的金融资产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95] -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7] -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7] -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发生信用减值,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7] - 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7] - 因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票据等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8] - 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减值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99] - 不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应收款项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99]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92]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93] - 应收账款划分为关联方和非关联方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1] - 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应收利息、应收出口退税等6个组合,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2] - 合同资产划分为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和未到期质保金组合,参考历史经验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3] - 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按投资性质,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04]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公司确定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07][108]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不同时间的违约概率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07] - 金融工具违约风险较低且短期内借款人履行义务能力强,被视为具有较低信用风险[106] - 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有不利事件发生,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109]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坏账准备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详见金融工具[113][114][116][117][119] - 存货发出时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21][122]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24]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包装物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实际成本[125]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需满足当前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在一年内完成[126] - 因出售对子公司投资致丧失控制权,个别报表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合并报表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128]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28] - 终止经营需满足代表独立主要业务或地区、是处置关联计划一部分或专为转售取得子公司[130][132] - 资产负债表将持有待售资产和负债分别列报于“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133] - 利润表分别列示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13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成本,非同一控制下按购买日合并成本确认[136] - 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37][138] - 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 20%(含 20%)以上但低于 50%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有重大影响[144] - 房屋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年限 20 - 40 年,预计净残值率 5.00%,年折旧率 2.38 - 4.75%[155] - 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年限 30 - 50 年,年折旧率 2.00 - 3.33%[155] - 房屋及建筑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20 - 30 年,残值率 5%,年折旧率 3.17 - 4.75%[158] - 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 5%,年折旧率 9.5%[158] - 运输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5 年,残值率 5%,年折旧率 19%[158]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后续采用成本模式计量[153] - 公司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成本含购买价款等[157] - 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159] - 在建工程完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固定资产[160] -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需满足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163] -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按成本,后续计量分有限和不确定两种情况[165] - 研发支出包括人员薪酬等多项费用,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满足条件可资本化[167] - 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70] -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少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171] - 长期待摊费用指受益期限超一年的费用,按受益期限分期摊销[173] - 合同负债是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应转让商品的义务[174] - 短期薪酬包括工资、奖金等,在职工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按原则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175]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63] - 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有计划性和探索性,开发阶段有针对性和成果可能性大[168] - 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缴存提存金确认为负债,设定受益计划由独立精算师精算估值确定成本[176] - 辞退福利在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费用时,确认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77] - 预计负债确认需满足承担现时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金额能可靠计量[179] - 预计负债按最佳估计数初始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复核账面价值并调整[180] -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量方式不同[181][182] - 公司修改股份支付计划,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或数量,确认取得服务增加[183] - 收入确认需合同满足条件,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交易价格按履约义务分摊[184] - 满足特定条件的单项履约义务在履约时段按进度确认收入,否则在取得控制权时点确认[185][186] - 合同履约成本需满足与合同直接相关、增加未来资源、预期能收回条件[187] - 管理费用、非正常消耗支出、与已履行部分相关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