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螺创业(00586) - 2021 - 年度财报
00586海螺创业(00586)2022-04-26 20: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 LIMITED[11]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0] - 公司将召开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时间为2022年6月24日[4]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变动 - 执行董事包括纪勤应先生(行政总裁)、李剑先生、李大明先生(主席)[11] - 非执行董事郭景彬先生于2021年9月27日获调任,疏茂先生于2021年9月27日获委任,于凯军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常张利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辞任[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志安先生、陈继荣先生、刘志华先生,陈志安先生为主席[11]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陈继荣先生、刘志华先生[11]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刘志华先生,成员有陈志安先生、陈继荣先生等,于凯军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纪勤应先生于2021年3月29日辞任,常张利先生于2021年3月29日获委任及于2021年11月1日辞任[11] - 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为郭景彬先生,成员有纪勤应先生等,于凯军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常张利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辞任[11] - 公司秘书疏茂先生于2021年9月27日辞任[11] - 2021年9月27日,郭景彬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疏茂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7] - 2021年11月1日,于凯军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常张利辞任非执行董事[77] - 郭景彬先生、李剑先生及陈继荣先生将在2022年股东大会退任[86] - 疏茂先生和于凯军先生任职至2022年股东大会,均符合资格获提名连任[86] - 疏茂于2021年9月27日辞任公司秘书,陈兴强和陈蕙玲于2021年10月11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07] - 纪勤應、李劍、李大明等为公司执行董事,郭景彬、疏茂、于凱軍等为非执行董事,陳志安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郭景彬于2021年9月27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疏茂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8] - 于凱軍于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常張利同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37][138] - 郭景彬等3位董事须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于凯军和疏茂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合资格重选[139] - 2021年9 - 11月公司多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有变动,如郭景彬调任非执行董事等[144] - 纪勤应自2021年9月17日起任海螺环保非执行董事[164] - 李大明自2021年9月17日起任海螺环保非执行董事[165] - 郭景彬于2021年9月27日调任非执行董事,任董事会主席,自2021年9月17日任海螺环保执行董事兼主席[166] - 疏茂于2021年9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1年9月17日调任海螺环保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并任公司秘书[167] - 纪勤应自2021年3月29日起不再担任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委员,同日获委任为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164] - 郭景彬于2021年3月29日获委任为战略、可持续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166] - 疏茂于2021年3月2日成为香港公司治理公会联席成员[167] - 于凱軍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等职,在财务管理及企业管治方面经验丰富[168] - 陈志安2013年12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服务行业有逾三十年经验[169] - 陈继荣2013年12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多家公司提供财务意见[170] - 刘志华2013年12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5年企业融资及会计领域经验[171] - 汪学森为海昌港务董事长兼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加入集团[172] - 韩继武为公司副总经理等,2015年加入公司,有丰富建材行业和管理经验[172] - 陈兴强为公司财务总监等,2013年加入公司,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17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收入为83.50485亿元,2020年为66.04573亿元[13] - 2021年公司税前利润为79.33461亿元,2020年为80.52715亿元[13]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4.58129亿元,2020年为76.17627亿元[13]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689.19066亿元,2020年为543.27572亿元[14]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222.6163亿元,2020年为143.50393亿元[14]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83.50亿元,同比增长26.43%;权益股东应占本年度主业净利润12.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6%[21]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8350.49百万元,同比上升26.43%;税前利润7933.46百万元,同比下降1.48%[43] - 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680.74百万元,同比上升22.20%;税前利润7258.53百万元,同比下降2.87%[44] - 2021年公司主业税前利润1765.32百万元,同比上升6.01%;权益股东应占主业净利润1289.99百万元,同比增长4.86%[43] - 公司2021年总营收83.50亿元,同比增长26.43%,持续经营业务营收66.81亿元,同比增长22.20%,固废处置(终止经营业务)营收16.70亿元,同比增长46.80%[45] - 垃圾处置收入57.44亿元,同比增长19.38%,因新增18个项目投产及垃圾发电在建项目增多;节能装备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80.11%,源于余热发电订单增加;新型建材收入同比增长15.78%,得益于市场开拓[46] - 垃圾处置建设期收入44.89亿元,同比增长9.76%,因炉排炉垃圾发电在建项目增多;运营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73.93%,因18个项目投产运营[48] - 持续经营业务中,中国市场收入64.81亿元,同比增长20.13%;亚太地区(中国除外)收入1.98亿元,同比上升179.48%;南美洲市场收入166万元,同比上升19.73%[49] - 公司2021年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1.67%,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24.66%,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51] - 垃圾处置毛利率为23.80%,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节能装备毛利率为20.76%,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新型建材毛利率为16.98%,同比下降6.69个百分点;港口物流毛利率为61.48%,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51] - 公司其他收入净额为2.59亿元,同比上升0.18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净额为1.88亿元,同比下降0.10亿元,降幅为4.97%,因政府补助减少[52] - 公司行政开支为6.30亿元,同比上升2.35亿元,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为4.04亿元,同比上升1.33亿元,增幅为49.09%,因运营公司增加[53] - 公司财务费用为3.57亿元,同比上升1.22亿元,持续经营业务财务费用为3.11亿元,同比上升0.87亿元,增幅为38.98%,因新增银行贷款[54] - 202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689.19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9149亿元,增幅26.86%[55][56] - 2021年末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452.69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0481亿元,增长17.39%[55][56][57] - 2021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2.30%,较上年末上升5.89个百分点[55] - 2021年末集团持有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6005亿元,主要币种为人民币、港币和美元[58] - 2021年末集团持续经营业务银行贷款余额为102.57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5111亿元[59] - 2021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0789亿元,同比上升5.9281亿元[60][61] - 2021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0.0793亿元,同比上升38.8382亿元[60][62] - 2021年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1832亿元,同比上升26.6862亿元[60][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为7090人,员工薪酬总额约为6.5114亿元,2020年为4.6231亿元[7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约为人民币6.88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20万元[120] - 董事建议向股东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70港元,与2020年相同[12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12.13亿元[123] - 2021年公司配发给马朝阳1680.871万股,配发给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520.6349万股,发行价为每股36.6567港元[1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为18.26765059亿股[124] - 2021年12月31日,海螺工会持股1.266515亿股,持股比例6.93%;海创投资持股1.266515亿股,持股比例6.93%[126] - 2021年12月31日,郭景彬、紀勤應、李劍等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公司股份,如郭景彬持股47,680,000股,持股比例2.61%[129] - 2021年12月31日,汪學森、陳興強等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股份,如汪學森持股3,286,918股,持股比例0.18%[131] - 报告期内,集团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5.22%,五大客户合共占16.24%;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4.99%,五大供应商合共占17.20%[13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7,090人,较2020年的5,459人有所增加[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651.14百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462.31百万元[136] - 2021年公司收入为66.81亿元,较2020年的54.67亿元增长22.2%[197] - 2021年公司年内利润为7.58亿元,较2020年的7.75亿元下降2.3%[197]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4.10元,较2020年的4.22元下降2.8%[198] - 2021年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3.95元,较2020年的4.06元下降2.7%[198] - 2021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66亿元,较2020年的7.90亿元下降3.0%[199] - 截至2021年底,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56.85亿元,较2020年底的479.22亿元增长16.2%[20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流动资产为132.35亿元,较2020年底的64.06亿元增长106.6%[20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流动负债为90.18亿元,较2020年底的56.88亿元增长58.5%[20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2.16亿元,较2020年底的7.18亿元增长487.2%[200] - 2021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61.58亿元,较2020年的63.76亿元下降3.4%[19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与海南华盛集团规划建设处置规模为10万吨/年的飞灰水洗和5万吨/年的油泥资源化利用项目[15] - 公司与贵州省清镇市政府签约固废危废处置、飞灰和垃圾发电3个环保项目[15] - 公司科研成果《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废弃物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5] - 公司再度荣登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位列第1804名[15] - 海螺环保规划建设10万吨/年的综合利用飞灰资源化项目[1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新增签约垃圾处置项目23个(含并购项目10个),新能源材料项目2个[22]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斯里兰卡共推广签约95个环保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753万吨[22] - 公司炉排炉垃圾发电业务板块报告期内接收生活垃圾约540万吨,处置约456万吨,上网电量约16.65亿度,平均吨上网电量约365度,较去年同比提高19度[24] - 公司与华滨实业在山东滨州建设油泥砂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与多地政府签署多个环保项目协议[20] - 公司通过配发及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