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客户数据变化 - 2022年公司核心客户数量显著增加,黑卡和钻石卡客户达9689人,较2021年的8197人增长18.2%[15] - 2022年公司成功找回超1000个丢失或休眠账户,识别超3000个潜在钻石和黑卡客户,新增超1000个金卡及以上新客户[16] 海外业务数据变化 - 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净收入8.28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26.7%,高于2021年的23.5%;海外AUM达325亿元,较2021年增长14.7%[18] - 2022年公司建立国际财富管理团队并拓展海外产品,提升服务海外华人客户资产配置需求的能力[1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净收入31.004亿元,非GAAP归属股东净利润10亿元,达到年度非GAAP净利润指引;营业利润率从27.9%提升至35.1%[22] - 2018 - 2022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33.10062亿元、34.13176亿元、33.24712亿元、43.266亿元、31.28877亿元[11] - 2018 - 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03746亿元、8.63759亿元、 - 7.43522亿元、13.06081亿元、9.71589亿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17.98135亿元,总负债22.9766亿元,股东权益95.00475亿元[14] - 2022年公司总营收31.29亿元,较2021年的43.27亿元下降27.7%,主要因一次性佣金、经常性服务费和基于业绩的收入减少[43] - 2022年公司净收入9.72亿元,较2021年的13.06亿元下降25.6%;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收入9.77亿元,较2021年的13.14亿元下降25.7%[24] - 2022年公司非GAAP调整后归属于股东的净收入10.09亿元,较2021年的13.73亿元下降26.5%[24] - 2022年公司运营利润率从2021年的27.9%提升至35.1%,财富管理业务运营利润率从2021年的28.8%提升至33.7%[33][34] - 2022年底公司集团资产管理规模(AUM)达1571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0.7%,海外AUM达325亿元,较2021年增长14.7%[38] - 2022年公司各类投资产品总交易额703亿元,较2021年下降27.7%,共同基金产品交易额较上一年增长16.0%[34][35] - 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18亿元,无有息负债,业务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39] - 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从2021年的32.12亿元降至2022年的22.104亿元,降幅31.2%;交易价值从2021年的972亿元降至2022年的703亿元,降幅27.7%[45] - 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从2021年的10.464亿元降至2022年的8.391亿元,降幅19.8%;Gopher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底的1560亿元稳定至2022年底的1571亿元[45] - 其他业务总收入从2021年的6820万元增至2022年的7930万元,增幅16.3%[46] - 公司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从2021年的30.942亿元降至2022年的20.119亿元,降幅35.0%[48] - 公司运营收入从2021年的11.989亿元降至2022年的10.884亿元,降幅9.2%[67]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9910万元降至2022年的6110万元,降幅38.4%[68] - 公司净收入从2021年的13.061亿元降至2022年的9.716亿元,降幅25.6%[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039亿元,其中1150万元由合并基金持有[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9.5%,较2021年底的25.2%有所下降[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或有负债为5.68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4.333亿元人民币[80] - 2022年公司资本支出为627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22.712亿元人民币[82] - 报告期内,通过合约安排控制的实体产生的净收入为12.822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净收入的41.4%[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受合约安排约束的集团总资产为35.87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30.4%[110] - 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20.5%(2021年为30.2%),最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11.1%(2021年为11.4%)[138] - 2022年无单一供应商采购占比超10%,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合计占比低于20%[139] - 2022年公司慈善捐赠32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350万元人民币)[1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为27.783亿元人民币[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没有来自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未偿还贷款、透支或借款[164] 业务策略与市场展望 - 2022年公司建议客户采用“先保值后增长”资产配置策略,增加绝对回报导向多策略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配置[17] - 2023年预计投资者情绪仍复杂,中国经济活动有望复苏,公司将满足高净值个人资产配置需求[41]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2010年11月公司美国存托股票在纽交所上市,2022年7月13日公司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12月23日公司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地位自愿转换为主要上市地位生效[91] - 2022年7月,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完成全球发售,发行1152160股普通股,扣除承销佣金和发行费用后净收益为3.156亿港元[71] - 香港上市规则下,与合约安排相关交易的最高适用百分比比率(利润比率除外)预计超5%[129] - 公司已申请并获香港联交所豁免严格遵守香港上市规则多项要求[130] - 公司作为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大中华发行人,若因首次转换成为主要上市,可保留上市时已有的可变利益实体结构[128] - 2022年7月13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自上市日期起核数师无变更[176] 公司业务风险与管理 - 公司投资产品或管理涉及多种风险,声誉和品牌对业务至关重要,业务可能受经济和市场条件不利影响等[96] - 中国法律法规发展变化,公司业务可能受未能获许可、客户赎回、信贷风险等影响,ADS未来可能被禁止在美国交易等[100] - 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整体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审查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提交报告[103] - 公司持续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以提高有效性和充分性[10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行为[107] 合约安排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无新的合约安排签订、续约或重订,也无合约安排终止[119] - 2022年6月,注册股东与诺亚集团修订独家选择权协议,取消十年期限和自动续约安排[122] - 2022年6月,诺亚投资与诺亚集团修订独家支持服务协议,取消十年期限和自动续约安排[124] - 若公司行使收购诺亚投资股权的选择权,所有权转移可能面临限制并产生大量成本[123] - 若中国政府认定合约安排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公司可能面临严重处罚[114] - 合同安排变更需独立董事和独立股东批准,可灵活获取经济利益,可续约和复制[131] - 审计师确认2022年合同安排交易合规、公平合理且符合相关协议[134][135] 客户和解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818名上海歌斐投资Camsing信贷基金的客户受影响,Camsing应收账款未偿还违约金额达34亿元人民币[1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接受和解要约的受影响客户已归属284,394个受限股单位(RSUs)[155] - 2020年8月24日董事会批准,连续十年每年可发行不超公司股本1.6%的A类普通股用于和解计划[156] 股息政策与派发情况 - 2022年8月10日董事会批准股息政策,正常情况下每年股息原则上不少于上一财年非GAAP归属于股东净利润的10%[158] - 公司建议向股东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5.5元人民币(含税),总额约1.765亿元人民币(含税),相当于2560万美元或1.999亿港元[160] 公司员工与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884名员工,其中财富管理510人占比17.7%,客户关系经理1276人占比44.2%,资产管理161人占比5.6%等[83] - 公司行政董事于2017年7月17日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董事协议[165] - 非执行董事Neil Nanpeng Shen于2023年3月28日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董事协议[166] - 独立董事Zhiwu Chen于2021年12月14日与公司签订为期两年的独立董事协议[167] - 公司多数全职员工参与中国政府规定的多雇主定额供款计划[172] - 汪静波自2005年8月公司成立以来担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拥有超21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经验[181] - 殷哲自2007年6月起担任董事,拥有超21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经验[183] - 沈南鹏自2016年1月起担任董事,2005年9月起任红杉资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任携程总裁,2000年至2005年10月任携程首席财务官[188] - 沈南鹏在拼多多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22年11月,在首旅酒店担任非执行董事自2017年1月起,在美团担任非执行董事自2015年10月起,在九号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自2015年7月起[189] - 何伯权自2007年8月起担任董事,2011年10月起根据美国法规担任独立董事,2000年8月起任广东今日投资董事长,1989年创立广东乐百氏集团并于2000年卸任首席执行官[191] - 吴亦泓自2010年11月起担任独立董事,2019年7月起任如家酒店集团董事会顾问,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任如家酒店集团首席战略官,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任首席财务官[193] - 杨子江自2015年5月起担任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2015年1月起任汇宏顾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任台湾地区财政部门副部长[196] - 姚劲波自2014年11月起担任独立董事,2013年起任58同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0年创立域名城,2001年9月参与创立学大教育集团[199] - 陈志武自2014年1月起担任独立董事,2016年7月起在香港大学任教,1999 - 2017年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2001年参与创立斑马资本管理公司并于2011年3月前担任首席投资经理[201] - 陈志武在2013年获《金融分析师期刊》格雷厄姆 - 多德奖,1999年获国际遗传代谢营养师协会先锋研究奖,1994年获《太平洋 - 盆地金融期刊》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竞争研究奖[202] - 沈南鹏1988年7月获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学士学位,1992年11月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0] - 何伯权1986年7月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现广东开放大学)两年制大专毕业证书[19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在中国75个城市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纽约、美国硅谷和新加坡开展业务[92] 公司公众持股情况 - 公司维持了香港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百分比[147]
NOAH HOLDINGS(NOAH) - 2022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