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ear(LEA)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在38个国家拥有253个制造、工程和行政地点,61%的制造设施和85%的员工位于低成本国家[18] - 1988年公司成为北美汽车市场的私有座椅组装企业,年销售额约9亿美元[26] 公司收购情况 - 1999年5月,公司以未知金额收购UT Automotive,进入汽车电气和电子系统领域[27] - 2012年5月,公司以约2.43亿美元收购Guilford Mills[28] - 2015年1月,公司以约8.44亿美元收购Everett Smith Group, Ltd[28] - 2017年4月,公司以约2.92亿美元收购Grupo Antolin的汽车座椅业务[33] - 2019年4月,公司以约3.22亿美元收购Xevo Inc[33] - 2021年10月,公司拟以约1.75亿欧元收购Kongsberg Automotive的Interior Comfort Systems业务单元,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33] - 2021年公司收购M&N Plastics,显著扩大工程组件业务的能力和业务范围[87] 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力消耗,制造设施碳排放量减少50%,并力争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31] 公司社会责任 - 2021年公司员工通过Operation GIVE活动为当地项目捐款超100万美元[39]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全球员工总数为160,100人,较2020年的174,600人有所减少[43] - 自2020年以来,员工参与了超过125,000小时的DEI和反骚扰培训[48] - 自2019年以来,公司提供了超过600万小时的各类培训[49] - 公司全球约77,500名员工受劳动协议覆盖,约86%的全球工会劳动力的劳动协议将于2022年到期,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覆盖约3% [128] 行业生产情况 - 2021年行业生产较2020年增长3%,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平和消费者需求,2021年下半年生产较2020年下半年下降16%[52] - 2021年各地区轻型汽车产量:北美13,032.4千辆,欧洲和非洲16,182.2千辆,亚洲41,370.5千辆,南美2,507.6千辆,其他地区1,443.0千辆,总计74,535.7千辆,较2020年增长3%[54] - 2021年汽车行业产量较2020年增长3%,但仍远低于近期历史水平和消费者需求[115][117] 公司销售情况 - 2021年各地区销售额:北美75.482亿美元,欧洲和非洲67.453亿美元,亚洲42.279亿美元,南美7.417亿美元,总计192.63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3%[54] - 2021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合并报表为30.181亿美元,非合并报表为13.071亿美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16%和8%[54] - 截至2022年1月,2022 - 2024年销售积压为33亿美元,较2021年1月增长18%,其中2022年相关为13亿美元,70%和30%分别与座椅和电子系统业务板块相关,非合并合资企业2022 - 2024年销售积压约为5.7亿美元[98]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销售额中,乘用车占29%,跨界和运动型多用途车占54%,卡车和货车占18%[99] 产品结构变化 - 2021年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五年前的30%增长到约42%[58] 公司安全与培训资料情况 - 截至目前,Safe Work Playbook的下载量超过35,000份[47] 公司奖项情况 - 2021年新增一个奖项类别以表彰支持工作场所DEI的举措[51] - 公司的ConfigurE+获得PACE奖[7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在2021年全球完整座椅系统市场占有率为25%,目标是达到28%[61][62] - 公司是全球完整座椅系统排名第二的供应商[61] - 公司是豪华和高性能汽车座椅的全球领导者[63] - 公司收购Eagle Ottawa后在全球汽车皮革市场占据行业领先份额[65] - 公司是唯一具备所有车辆架构的电气分配和电子能力的汽车供应商[83] 公司业务模式与技术创新 - 公司率先采用即时(JIT)座椅组装模式[77] - 公司在过去十三年对电气化的投资带来显著增长机会[83] 公司客户情况 - 公司座椅业务的前五大客户为通用汽车、戴姆勒、Stellantis、大众和福特[79] - 2021年通用汽车和福特分别占公司净销售额的18%和14%,大众、戴姆勒和Stellantis分别占12%、11%和11%[96] - 公司电子系统业务板块的前五大客户为福特、雷诺 - 日产、捷豹路虎、吉利和大众[94] 公司业务板块技术情况 - 公司E - Systems业务的线束组件提供12伏/48伏低电压和60伏 - 800伏高电压配电[85] - 公司约有2500名工程师分布在16个国家,由中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四个全球卓越技术中心领导电子系统业务板块主要产品线[89] - 公司在先进效率系统产品技术领域约有720项已颁发或申请的专利[90] - 公司在全球约有2600项专利和待决专利申请[103] 公司合作情况 - 2021年公司与IMS Connector System和Hu Lane Associate Inc.建立合作关系以拓展连接系统业务机会[86] 公司竞争对手情况 - 公司电气分配和连接系统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安波福、莱尼等,电子模块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安波福、大陆集团等[95] 公司合资企业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5个运营中的合资企业,分布在5个国家,其中5个为合并报表企业,10个采用权益法核算;13个合资企业在亚洲运营,2个在北美运营;合并报表合资企业的净销售额约占2021年公司净销售额的8%;对非合并合资企业的投资总额达1.85亿美元[110] - 公司在中国的部分合资企业所有权占比为50%,如北京BHAP Lear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等;部分为49%,如长春Lear FAWSN Automotive Seat Systems Co., Ltd.等;还有部分为40%、35%等[112]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政府法规和环境相关事项,遵守相关法规的成本对资本支出、财务业绩和竞争地位影响不大[107] - 公司客户受环保相关法规影响,法规对汽车产量的增减可能影响公司业务[108] - 公司行业具有周期性,主要客户产量下降或财务困境会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4] - 原材料、能源和商品成本波动,供应受限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115] - 疫情如COVID - 19扰乱公司业务,影响财务业绩,虽全球工厂已恢复生产,但仍可能面临阻碍[116][117][119] - 公司若失去重要车型业务、无法实现产品成本降低以抵消客户降价要求,会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24][126] - 供应商出现不利发展或财务困境,会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27] - 劳动纠纷、无法吸引和留住员工、国际业务风险、合资企业风险等因素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128][129][131][133] - 公司未能执行战略目标、有效管理新计划推出的时间、质量和成本,可能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34][136] -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和新进入者争夺市场份额,可能对公司产品定价和利润率造成下行压力 [137] - 全球运输行业向电气化、互联化、自动化和共享出行演变,若公司应对不当,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138] - 利益相关者对ESG问题的关注增加,公司未能满足期望可能导致业务损失、市场估值稀释等 [139] -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如扰乱运营、增加成本等 [140] - 公司商誉和长期资产的减值费用可能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41] - 折现率、养老金资产实际回报等因素的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42] - 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知识产权被盗等,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现金流[145] - 第三方系统安全漏洞可能导致公司敏感数据泄露,影响财务表现[146] - 重大产品责任诉讼、保修索赔或产品召回可能对公司财务产生不利影响[147] - 各类法律和监管程序及索赔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现金流[148] - 全球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关注增加,可能使公司承担重大成本[149] - 政府法规变化可能增加公司经营成本,影响财务状况[152] - 国际业务受法规监管,违规可能导致重大罚款和制裁[153] - 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可能使公司产生重大支出[154] - 知识产权相关的发展或主张可能影响公司财务表现[155] - 美国行政政策变化,如贸易协定和关税调整,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产生不利影响[156]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大约26亿美元的未偿债务,循环信贷安排下有20亿美元可用于借款,且循环信贷安排下无未偿金额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