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营业额及收益为469,589,000港元,上一年度为271,503,000港元[1] - 公司有关中国业务的所得税拨备按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应课税溢利的25%税率计算,2022年度无所得税拨备[11] - 2023年确认冲抵无抵押貸款预期信贷亏损人民币1,963,000元(等值港币2,242,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8,036,000元(等值港币9,891,000元)[14] - 2023年融资融券借款为90,768,000港元,2022年为200,150,000港元[17] - 2023年来自银行的有抵押借款及无抵押其他借款为648,731,000港元,2022年为97,500,000港元[17] - 2023年计息其他借款为470,889,000港元,年利率7.00% - 7.75%,2022年为71,871,000港元,年利率8.00% - 16.00%[17][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690.9万港元(2022年:915.5万港元)[45] - 不计息借款应付上海赫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贷款7000.5万港元(2022年:7544.8万港元)[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例为0.14(2022年3月31日:0.35)[94] - 2023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港币66.5822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27.60%[9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为港币1.0836亿元(2022年3月31日:港币8640万元)[9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港币100.1076亿元,或每股港币0.95元,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港币55.2824亿元及每股港币1.36元[101] - 2023年3月31日,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投资资产价值为港币9.218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33.86%[101] - 2023年3月31日,债务投资为港币33.6746亿元,较2022年3月31日增加5.47倍[102]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港币1.92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20%;本年度盈利港币1.4638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2.2127亿元[103] - 本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港币1.0897亿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4.6037亿元[107] - 其他全面亏损净额港币1.1945亿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港币3632万元;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收益港币2693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5760亿元[109]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1/2022财年也无[110] - 本年度新增/追加投资总计港币4908.12百万元,退出/出售投资总计港币412.87百万元[11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承受外汇风险的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0.3941亿元,等值港币23.2901亿元,2022年3月31日为人民币11.7834亿元,等值港币14.5030亿元[120] - 本年度上市证券已收及应收股息,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港币7861万元,2021/2022财年为港币2.6638亿元[129] - 本年度出售╱分派投资变现亏损819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收益529万港元[130] - 营运及行政开支总额7877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948万港元[131]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纯利净额8754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468万港元[13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1.083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640万港元;贷款12.8039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4497亿港元;股份负债比率为12.09%,2022年3月31日为32.01%;负债比率为11.26%,2022年3月31日为24.79%;流动比率为4.18倍,2022年3月31日为1.19倍[134] - 2023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100.1076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5.2824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2022年3月31日为4061316000股[1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33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32名;员工成本总额1703万港元,2021/2022财年为193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有零份购股权尚未行使,2022年3月31日为16000000份[145]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中,上市投资及非上市投资的(亏损)╱收益变动净额为-78,607千港元,2022年为-266,380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出售╱分派之已变现投资(亏损)╱收益净额为-8,185千港元,2022年为5,292千港元[185]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盈利为146,383千港元,2022年为221,273千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基本)为0.02港元,2022年为0.06港元[186]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1,366,205千港元,2022年为7,441,213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10,010,755千港元,2022年为5,528,244千港元[188]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1,355,450千港元,2022年为1,912,969千港元[189] - 2023年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0.95元,2022年为港币1.36元[189]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92,741千港元,2022年为93,929千港元[193] - 2023年公司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内拨备为-3,140千港元,2022年递延税项为4,113千港元[195] - 2023年税前盈利为149,523千港元,2022年为217,160千港元[196] - 2023年按加权平均税率计算之税项为29,307千港元,2022年为(68,199)千港元[196] - 2023年毋须课税收入之税务影响为34,262千港元,2022年为120,083千港元[196] - 2023年不可扣税开支之税务影响为(61,010)千港元,2022年为(46,954)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为(5,342)千港元,2022年为(251)千港元[196] - 2023年未获确认暂时差额之税务影响为(357)千港元,2022年为(566)千港元[19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抵免为(3,140)千港元,2022年为4,113千港元[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对第三方提供无抵押贷款,2023年为人民币41,457,000元(等值港币47,344,000元),年利率8.00%,2022年为人民币159,486,000元(等值港币196,295,000元)[14] - 2023年3月31日,其他私募股权类别持仓额达29.3902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6.7951亿港元[29] - 2020年以7亿港元购买Jiedaibao 1.97%已发行股份,2021年增资2.003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9.7052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30] - 2016年收购Treasure Up 25%股权,成本3.5167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4.368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4249万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港币10.9607亿元[5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港币3990万元,东英资管2022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服务基金规模超15亿美元[7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69.1154亿元,其中上市证券达港币5.3401亿元,债务投资达港币33.77亿元,基金投资达港币30.0053亿元[81] - 本年度,公司于投资组合管理类别新增投资港币42.2453亿元,退出投资合计港币3.6430亿元[81] - 2021年,公司认购久久亚洲基金II,基金规模为港币30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8.9587亿元[85] - 初始投资日期为2022年的一笔投资,成本为港币8.0308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8.0830亿元[86][87] - 2022年达刚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3.9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人民币3.4亿元,同比下降1355.31%[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达刚控股持仓额为港币4.5243亿元,占股权18.9%,较2022年3月31日减少38.84%[90] - 2023年3月31日,华科资本于交易及其他类别的持仓额达港币91万元,其中上市证券港币46万元,其他股权投资港币45万元[100] - 本年度集团在合营企业投资1.99亿港元,其他私募股权投资4.8051亿港元[138] - 28.5775亿港元投资中,9.75亿港元投资上市债券,18.8275亿港元投资11项非上市债权投资[139] - 2023年3月31日,南山资本就认购2022年债券应收余额为1.25亿美元(等值9.8122亿港元),年利率7%,2023年6月27日到期[144] 公司投资与股份相关情况 - 一项核心持股投资拥有权益7.73%,成本为港币10.9879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9.4585亿元,行业为医疗与健康[26] - 截至2022年12月,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26亿美元[27] - 2020/2021财年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及战略升级,本年度投资策略由三部分组成[23] - 2008年开始核心持股,拥有30%权益,成本5947万港元,账面价值3990万港元[29] - 公司拥有恒嘉美联14.9%权益,成本为港币4.5亿元,账面价值为港币4.4744亿元[64] - 2022年7月,公司认购专精特新基金份额,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2023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4.4486亿元,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9亿元[74] - 2022年5月30日,共16.30434783亿股普通新股获配发及发行,总现金代价为港币15.00亿元[123] - 2022年5月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14.99亿元,约58.66%已用于债务投资[124] - 2022年7月19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鸿盛发行8.12263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4.061316亿港元,总面值8122.632万港元,市值约3.81763704亿港元[168] - 2022年7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4.06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节能、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股权投资等[170] - 2022年9月27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认购价向Acorn Harvest发行16.05150622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总额8.02575311亿港元,总面值1.605150622亿港元,市值约7.38369286亿港元[171] - 2022年9月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8.02亿港元100%用于基金投资,包括互联网安全软件等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等[173] - 2023年3月按每股港币0.39元认购价发行及配发889,420,770股普通新股,现金代价总额为港币3.4687亿元[155] - 2023年3月认购股份总面值为港币88,942,077元,每股面值港币0.1元[155] - 按2023年3月认购协议日期联交所收市价每股港币0.365元计算,认购股份市值约为港币3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