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实业集团(01737) - 2024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10,03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2,441千港元增长22.8%[1] - 同期,公司毛利为35,29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425千港元增长81.7%[1] - 经营溢利为9,06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039千港元增长12.7%[1] - 除税前溢利为8,36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62千港元增长15.2%[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7,14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62千港元微降1.6%[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73港仙下降2.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20,17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9,200千港元下降2.7%[2] - 权益总额为213,64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6,494千港元增长3.5%[2] - 负债总额为106,52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2,706千港元下降13.2%[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45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4,313千港元下降66.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从约252.4百万港元增加约22.8%至约310.0百万港元[40][42] - 同期,公司毛利从约19.4百万港元增加约81.7%至约35.3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7.7%增加约3.7个百分点至约11.4%[40][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4.8百万港元减少至回顾期内的约1.5百万港元[45]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6.2百万港元增加约6.1%至回顾期的约27.8百万港元[46] - 财务成本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8百万港元下降至回顾期的约0.7百万港元[47] - 回顾期内所得税费用为约1.2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4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流动资产净值约165.4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41.6百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75.8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82.7百万港元)[5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6.7%(2023年3月31日:约29.1%)[5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经营租赁承担约为8.7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4.0百万港元)[5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雇用376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386名雇员),回顾期内总员工成本约为70.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70.3百万港元)[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83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62千港元;营运所得现金净额为184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995千港元[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空运货代地勤服务收益为217,399千港元,空运货站经营及相关服务收益为92,63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长[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252千港元,管理费用收入为664千港元,政府津贴为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变化[14] - 2023年客户A1、客户B1、客户C为公司贡献总收益均逾10%,收益分别为80,717千港元、95,223千港元、40,605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直接劳工成本为61,110千港元,派遣劳工成本为136,0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变动[17]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税率制度规定,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所得税开支为1,216千港元[20] 股息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每股2.5港仙,金额约2500万港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中期股息[22] - 董事会不建议就回顾期派发中期股息[62] 资产购置与租赁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约53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454.8万港元[23] - 2023年9月30日,仓库及装货间使用权资产为36040千港元,3月31日为61032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部分为35753千港元,3月31日为49122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0,3月31日为11021千港元[2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叉车及办公室物业新租赁未贴现现金流量总额约871.1万港元,3月31日约400.8万港元[25] - 2023年5月9日,集团仓库新租赁未贴现现金流量总额约3400万港元,不可撤销期限为2024年4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26] 应收应付款项相关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9947千港元,3月31日为145172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68395千港元,3月31日为143620千港元[2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0863千港元,3月31日为20866千港元[33] 关联方交易相关 - 2023年与关联方交易中,罗国樑先生及罗国豪先生办公室物业租赁为180千港元,国邦环贸有限公司物流服务收益为22千港元、购买办公用品为349千港元、购买包装材料为4081千港元,栢锐安保服务为4048千港元[36]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相关 - 公司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80万港元[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设立新仓库物业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3640万港元,实际未使用[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更新设备及购置货车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3640万港元,实际使用50万港元,未使用310万港元[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新资讯科技系统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450万港元,实际使用30万港元,未使用770万港元[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一般营运资金计划使用所得款项净额550万港元,实际未使用[68] - 仓库物业设立成本包括设施资本开支约1960万港元、首年租赁付款约1180万港元及营运资本约500万港元[68]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期在公告日期起14个月内全数动用[70] 公司业务拓展相关 - 公司拟在赤鱲角新建一个仓库[64] - 公司已额外购置十二辆16吨货车及一辆5.5吨货车[65]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罗国樑先生和罗国豪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75.0%[7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Dynamic Victor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75.0%[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刘丽霞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75.0%[74] - 2021年3月18日,赵达庭先生出售其持有的Dynamic Victor已发行股本的10%股份,罗国樑先生和罗国豪先生各购一半,完成后两人分别实益拥有65%及35%[80] 不竞争与优先承购权相关 - 集团收到契诺人书面通知后6个月内(或上市规则规定的更长时间)通知是否行使优先承购权[79] - 2018年2月21日,罗国樑先生、罗国豪先生、赵达庭先生及Dynamic Victor与公司订立不竞争契据[78]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6] - 回顾期内,董事、控股股东及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或利益冲突[77] - 回顾期内,公司未收到控股股東有关竞争新商机的书面资料[83] - 集团行使优先承购权需获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81] 购股计划相关 - 自购股计划采纳日期起,因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超上市日期全部已发行股份的10%,公司可授出不超1亿股股份的购股计划[88] - 10%上限可经股东批准更新,但全部购股计划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批准更新上限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89] - 公司可另行获批授出超10%上限购股计划,但仅可授予指定承授人[90] - 已授出但未行使的全部购股计划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91] - 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参与者的购股计划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超上限需股东另行批准[92] - 购股计划有效期为2018年2月21日起十年,公告日期剩余约四年[94] - 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总数为1亿份,截至9月30日无相关变动[95]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于2018年2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主席为关毅杰,成员为何振琮和余德鸣[9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回顾期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符合准则和规则,且披露充足[100] 信息披露相关 - 中期业绩公告及报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公司会向股东寄发中期报告[101] 会计准则应用相关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准则及修订本,预计不会对当期金额造成重大影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