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7.67561亿港元,较2023年的8.05454亿港元下降4.7%[1]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85673亿港元,较2023年的3.65145亿港元增长5.6%[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81706亿港元,较2023年的5957.1万港元大幅增长708.6%[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73325亿港元,较2023年的5110.5万港元增长826.2%[1]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45.21港仙,较2023年的4.85港仙增长832.2%[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7.6756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05454亿港元有所下降[28][30] - 2024年年度溢利为4733.25万港元,较2023年的511.05万港元大幅增长[28][30] - 2024年钟表零售业务中,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收益为3.21506亿港元,亚洲其余地区为2.21506亿港元;钟表批发业务收益为2.24549亿港元[28] - 公司2023/24财年营业额减少4.7%至7.676亿港元,2022/23财年为8.055亿港元[42] - 2023/24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732亿港元,2022/23财年为5080万港元[42][43] - 2023/24财年出售一间附属公司及出售一批钟表收益为5.442亿港元,2022/23财年出售一项香港物业收益为7870万港元[43] - 剔除特殊项目,2023/24财年集团亏损5460万港元,2022/23财年亏损5250万港元[44] - 2023/24财年出售钟表确认销售额4030万港元,剔除后营业额为7.273亿港元,较2022/23财年减少9.7%[45] - 2023/24财年集团毛利率为50.2%,2022/23财年为45.3%,上升4.9%[46] - 2024年销售钟表已确认收入为134.5万港元,2023年为128万港元[33]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5.09487亿港元[34] - “时间廊”集团营业额按年上升2.6%至5.43亿港元,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减至260万港元[49] - 大中华“时间廊”业务营业额为3.215亿港元,按年增长17.3%,除利息及税项前溢利为800万港元[49] - 东南亚“时间廊”业务营业额为2.215亿港元,按年降低13.2%,除利息及税项前亏损为1060万港元[53] - 供应链及批发贸易分部营业额下降18.7%至2.245亿港元,除利息及税项前溢利为2720万港元[55]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4.2862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63123亿港元增长34.4%[3]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包括约2.33984亿港元银行贷款,其中9248.5万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连同相关利息约1744.8万港元[7] - 截至报告日,公司可用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771.1万港元[7] - 自报告日期起计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应付的本金及利息约为1.09933亿港元[9]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9.12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301亿港元[4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借贷比率为18.3%,2023年3月31日为60.7%[42] - 2024年3月31日存货结余为2.26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1.9%[47] - 集团借贷比率为18.3%,股东资金为9.066亿港元,净债务为1.663亿港元[59]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分别约为4.628亿港元及4.377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06[62] - 2024年3月31日附属公司或然负债约773.8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20.2万港元[64] - 2024年3月31日部分物业、机器及设备及投资物业总值4.338亿港元抵押给银行,2023年3月31日为4.436亿港元[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投资物业重估亏损10万港元[66] 业务调整与策略 - 为增强流动性,公司采取关闭表现不佳零售店舖和成本控制措施[10] - 集团将维持克制及审慎管理方针,优化内部成本,发展电子商贸业务[57]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起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相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多数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15]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初始确认豁免范围,对2022 - 2024年综合资产负债表无重大影响[16][19] 长期服务金相关 - 香港取消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20] - 公司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就长期服务金责任发布的指引[21]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累积追补损益调整,并调整长期服务金义务[23] 资产变动 - 2024年新增非流动资产业务合计减少1.1931亿港元,其中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少3042.4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少8888.6万港元[29] - 2024年折旧业务合计减少8412.4万港元,其中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少2203.7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少6208.7万港元[29] - 2024年减值业务合计减少1.3484万港元,涉及物业、机器及设备、无形资产等多项资产[29] - 2024年存货拨备的回拨为2092.1万港元[29] 地区业务分析 - 按地区分析,2024年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收入为4.23092亿港元,亚洲其余地区为3.4367亿港元,欧洲为79.9万港元[32] - 按地区分析,2024年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5.04304亿港元,亚洲其余地区为7856.6万港元,欧洲为3728.3万港元[32] - 年内无来自单一外部客户的收入超过集团收入的10%(2023年:无)[32] 股息与股份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48]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15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8] - 本年度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本公司股份[70]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黄创增先生兼任[73] - 审核委员会于2023/24财政年度及截至公告日期举行五次会议[77] - 薪酬委员会于2023年6月27日及2024年6月25日举行两次会议审核行政董事薪酬[78]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6月27日及2024年6月25日举行两次会议[80] - 何致堅先生及張可玲女士將於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上退任且不願膺選連任[81] - 企業管治委員會由廖晶薇女士及三位獨立非行政董事組成[82] - 2024年4月25日企業管治委員會會議檢討公司遵守守則條文[82] - 公司行政董事包括黃創增、黃瑞欣及廖晶薇[84] - 公司獨立非行政董事包括何致堅、黎啟明及張可玲[84] 信息披露 - 本業績公佈刊載於港交所網站及公司網站[83] - 公司2024年年報將寄發給股東並上載至相關網站[83] 人员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公司约有825位雇员,2023年3月31日为842位[67] 附属公司出售 - 2024年2月29日完成出售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总代价约为5.351亿港元,已收到1750万港元[60]
宝光实业(00084)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