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煜盛文化(01859) - 2023 - 年度财报
煜盛文化煜盛文化(HK:01859)2024-06-26 06:28

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6380万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3.897亿元减少83.6%[5] - 2022年公司溢利约为人民币1020万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1.733亿元减少94.1%[5] - 2022年公司总资产约为人民币17.586亿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16.694亿元增长5.3%[5]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3.146亿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12.994亿元增长1.2%[5]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006元,较2021年约人民币0.108元减少人民币0.102元[5] - 2022年公司总收入约6384.9万元,较2021年的约38969.2万元减少83.6%[16][18][24] - 2022年公司来自媒体平台的内容相关收入约4781.6万元,较2021年的约1179.3万元增加305.1%[24] - 2022年公司来自企业赞助商的相关收入较2021年的约4962.7万元减少100%[24][25] - 2022年公司电商推广服务收入约1395.1万元,较2021年的约24152.1万元减少[24][26] - 2022年公司电视节目投资的公平值收益约208.2万元,较2021年的约8675.1万元减少97.6%[24][27]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约3071.7万元,较2021年的约13060.7万元减少76.5%[29] - 2022年公司毛利约3313.2万元,毛利率为51.9%,2021年毛利约25911.9万元,毛利率为66.5%[30] - 2022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约380万元,较2021年的约420万元减少9.5%[31] - 2022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820万元,较2021年的约10100万元减少82.0%[32] - 2022年公司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350万元,2021年录得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约3010万元[33] - 公司2022年除税前溢利约为2.11亿元,较2021年的约1.791亿元减少88.2%[3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约1090万元,2021年约580万元,主要因递延税项减少[36] - 2022年溢利约1020万元,2021年约1.733亿元[38] - 节目版权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5.304亿元增加4.6%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5.548亿元[4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扣除亏损拨备后)从2021年的约3.904亿元增加29.6%至2022年的约5.061亿元,累计亏损拨备从2021年的约2.515亿元减少5.3%至2022年的约2.382亿元[41] - 电视节目投资由2021年12月31日的约3.273亿元增加0.6%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3.294亿元[4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3.952亿元减少11.7%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3.488亿元[4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3440万元增加13.1%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3890万元[45] - 2022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约为4.5%,2021年12月31日约为1.5%[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儲備約為人民幣773.5百萬元,2021年為人民幣774.9百萬元(經重列)[104] - 2022年中国营运实体收益约6360万元,较2021年的3.897亿元减少83.7%[168] - 2022年和2021年中国营运实体收益均占集团年内收益约100%[168] 业务发展 - 2022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分部业绩因疫情及物流中断大幅下滑,公司调整与电视台合作模式,着手制作几档网络节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8] - 2021年公司与中国青年报、央视动漫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第二季度发布青年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新项目[9] - 2023年公司业务策略专注原创内容制作、数据内容运营及内容衍生三个板块[10] - 2023年公司将加快业务发展和升级,委聘专业合规律师及服务供应商评估重要文件[11] - 2023年公司项目储备充足,将在项目研发上向垂直领域发力,注重市场与平台前置沟通,加快新项目落地并管理新业务风险[13][14] - 2023年集团项目储备充足,新消费模式迅速成长[67] - 2023年集团项目研发重点在垂直领域等方向,影视坚持平台不定制不启动,综艺坚守70%招商不落实不大规模投入原则[68]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3月15日韩浩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78] - 2024年4月24日单亦琦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等职[81] - 2024年2月26日杜绍麟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83] - 2023年5月19日翁启荣获委任为公司秘书等职[88] - 2024年2月9日刘牧辞任主席兼行政总裁,2月26日苏磊获委任为主席兼行政总裁[108] 股东与股权 - 刘牧先生拥有公司457,648,739股股份,占股28.60%[1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刘牧先生、常星女士分别持有457,648,739股,占公司股权约28.60%[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Double K Limited持有456,750,961股,占公司股权约28.55%[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Eastern Pearl Capital Fund SPC - Eastern Pearl Caelus Fund SP持有231,301,933股,占公司股权约14.46%[123] 购股计划 - 2020年12月8日,公司批准向10名承授人授出77,000,000份购股权,其中8名承授人于2021年1月1日接纳64,000,000份[1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有48,000,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行使价每股0.97港元[127] - 所授出购股权限期为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7日[127] - 2022年,董事夏瑞的16,000,000份购股权失效[128] - 5名雇员、一名外部顾问、一名雇员分别有24,000,000份、8,000,000份、16,000,000份购股权于2022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128] - 授出购股可按归属时间表行使,首16.7%自接纳日期后12个月开始,接下来33.3%自24个月开始,剩余50.0%自36个月开始[129] - 购股计划目的是肯定及嘉许参与者贡献,激励其提高表现效率,吸引及挽留参与者[131] - 购股计划参与者包括雇员参与者、关联实体参与者和服务供应商[132] - 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不超1.44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9%[135] - 2022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800万股[1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计划授出购股及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数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3%[136] - 购股计划下,若行使购股会使承授人获授股份超总股份1%,需获股东批准[137] - 购股计划授出购股的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可行使期限由董事会定,最长10年[138] - 接纳购股应付金额为1港元,须21日内支付[139] - 购股计划剩余年期为8年,本年度无购股授出、行使或注销[141] - 本年度根据所有计划授出购股可发行股份数为48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3%[142] 合约安排 - 公司与外商独资企业等订立合约安排,以控制中国营运实体并合并业绩[151] - 2019年7月15日订立多项合约安排,包括独家业务合作、独家购买权、股权质押、股东权利委托协议及配偶承诺[153][156][159][161][163] - 独家业务合作协议服务费用为中广煜盛综合溢利总额,外商独资企业可根据情况调整[154] - 2023年7月24日起生效新合约安排,现有合约安排将在业务转让后终止[1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解除合约安排,未遭中国监管部门干预[167] - 公司订立定制合约控制中国营运实体并获收购权益权利[171] - 董事认为合约安排交易公平合理,严格遵守上市规则规定会增加负担和成本[172] - 合约安排存在裁定不合规、法律诠释不确定等风险[173][174] - 公司采取向董事会汇报、年度审阅等措施确保合约安排实施[175] - 合约安排下拟进行的交易上市后构成公司持续关连交易[177] - 联交所批准公司就合约安排交易豁免部分上市规则规定,有相应条件限制[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2022年交易按合约安排订立,无新合约等[179] - 董事会委聘核数师对持续关连交易执行程序[180] - 核数师总结未发现持续关连交易未经批准、未按规定披露等问题[181] - 2023年7月24日起,公司终止现有合约安排并订立新合约安排[188][189] 其他事项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449亿元用于向天津方舟提供1.79亿元有抵押借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1.29亿元本金仍未偿还[55] - 受疫情影响,公司预计不会即时将所得款项净额的60% - 70%用于实施招股章程所披露业务策略,董事会决定改变闲置所得款项用途[57] - 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公司赎回尚乘投资,2022年12月31日已悉数赎回,无利息和回报[58] - 2022年公司资本开支主要与改善租赁物业及购买电子设备等有关,2021年及2022年无资本开支[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61] - 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来自外币现金结余,主要货币是美元,报告期内未对冲外汇波动[62] - 集团信贷风险主要归因于贸易应收款项,受个别客户特征影响[63] - 2022年五大客户合共佔公司總收益的90%,最大客戶佔總收益的55%[96] - 2022年五大供應商合共佔公司總採購額的99%,最大供應商佔總採購額的42%[97]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分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93] - 公司是原创视频内容服务商,为媒体平台研发、制作等视频内容[91] - 报告期业务回顾及表现分析载于年报第4至5页“主席报告”及7至14页“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4] - 前任执行董事刘牧先生及聂雷先生服务合约任期自开始日期起为三年,后续每三年自动更新[111] - 非执行董事王道铁先生委任书初始期限自2023年3月28日起为三年,后续每三年自动更新[112] - 前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学忠先生、陆地博士及孙景女士委任书初始期限分别自2022年8月31日、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17日起为三年,后续每三年自动更新[113]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检讨集团薪酬政策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结构[119] - 公司已采纳董事薪酬政策,规定薪酬架构以吸引、激励及挽留优秀董事[120] - 除年报披露外,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通知[121] - 除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外,董事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权益[114] - 除董事服务合约及委任书外,无公司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115] - 报告期内公司无慈善捐赠(2021年也无)[182] - 公司股份于2023年3月31日上午九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186] - 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24日获委任为新核数师,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87] - 仲裁裁决要求公司等共同偿还相关贷款未偿还本金约人民币27,353,121元、截至2023年5月30日违约利息约人民币54,326元及后续按年利率6.5%计算的额外违约利息等[19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61名全职员工,较2021年的84名减少[194] - 内容研发部门雇员30名,占总人数49.2%;营销部门12名,占19.7%;行政及人力资源部门3名,占4.9%;财务及资金筹措部门12名,占19.7%;管理及支援部门4名,占6.5%[194] - 自上市日期起及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中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96]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15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月10日至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