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业务受日本及全球金融市场、经济状况和市场波动影响,包括地缘政治事件[10][12] - 金融服务行业竞争激烈,面临多种竞争对手,包括非金融公司[19] - 市场参与者减少和市场下跌会降低流动性并导致重大损失[15][16] - 自然灾害、恐怖主义、军事争端和传染病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7] - 公司业务面临多种风险,如交易和投资活动可能产生重大损失[10] - 公司可能因第三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损失[11] - 公司面临模型风险,可能导致财务损失等问题[11] - 公司是控股公司,依赖子公司付款[11] - 公司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投资收益,甚至遭受损失[11] - 公司可能面临客户资产外流[11] - 2021年3月美国大宗经纪业务事件中客户违约导致公司损失2042亿日元[30] -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公司因该事件共损失654亿日元[30] - 公司在交易和投资活动中可能遭受重大损失[27] - 持有大量集中的证券和其他资产可能使公司面临重大损失[31] - 公司的对冲策略可能无法防止损失[33] - 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可能无法有效管理风险[34] - 市场风险可能增加公司面临的其他风险[36] - 经纪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可能下降[37]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可能下降[38] - 第三方不履行义务可能使公司遭受损失[39] - 2024年3月31日结束的财年公司因与英国经纪人未完成交易损失约140亿日元[40] - 2020年3月31日结束的财年公司因投资美国世纪投资公司损失164亿日元因新冠疫情市场下跌在股权证券投资损失166亿日元[45] - 2021年3月31日结束的财年公司对野村房地产控股公司的投资确认减值损失476.61亿日元[54] - 公司面临模型风险模型错误或不当应用可能导致决策失误财务损失或信誉受损[43] - 公司是控股公司依赖子公司付款子公司受法律法规限制可能影响公司获取资金结算债务[44] - 公司持有大量股权和非交易性债务证券根据市场情况可能确认重大损失影响财务状况[45] - 现金储备基金可能因利率上升等因素低于面值导致客户资产外流[46] - 公司可能需确认商誉有形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财务状况[48] - 公司存在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流程系统人员外部事件等方面风险[55] - 2022财年约620亿日元与美国全球金融危机前的遗留交易有关[60] - 公司面临潜在利益冲突可能影响业务[58] - 公司面临重大法律风险[59] - 金融服务行业监管广泛可能使公司受罚[61] - 法规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62] - 业务状况或法规变化可能影响递延税资产[64] -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措施缺陷可能使公司受罚[65] - 系统故障等可能影响公司业务[68] - 无法雇佣、保留和培养合格人员可能影响公司业务[70] 公司的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25年12月25日在日本成立前身是野村证券有限公司[82] - 2024年4月1日起零售部门更名为财富管理部门[88] - 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包括总部在内的本地分支机构总数为109个[95] - 公司的投资管理部门主要收入来源为客户或所管理基金的资产管理费[97] - 公司在全球多个市场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包括承销等[99] - 公司在东京香港伦敦纽约等地有研究办公室[100] - 公司认为信息技术对整体业务不可或缺[101] - 公司将继续投资改进技术平台以满足客户需求[101] - 公司在财富管理部门持续投资核心及相关系统[101] - 公司的批发部门包含全球市场和投资银行两大业务[98] - 投资管理部门利用第三方服务提升技术平台能力与效率[102] - 批发部门持续投资技术平台以提升风险管理、数据治理、交易能力和业务流程效率[102] - 公司面临来自全球其他金融机构多方面竞争[103] - 全球金融市场整体状况影响公司竞争地位[104] - 金融机构间整合与融合趋势增加竞争压力[105] - 日本金融机构监管由多方负责且有多种监管要求[107] - 公司需满足日本TLAC相关规定的最低要求[108] - 日本金融法规修正案对电子记录可转让权利和加密资产有新规定[108] - 海外办公室和子公司受当地多种法律法规监管[110] - 美国有多个机构对金融服务业务进行监管[110] 公司的业绩情况 - 2024年3月31日财年净营收为15620亿日元同比增长17.0%[186] - 2024年3月31日财年非利息支出为12882亿日元同比增长8.6%[187] - 2024年3月31日财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659亿日元[187] - 2024年3月31日财年零售部门净营收为4024亿日元同比增长34.0%[193] - 2024年3月31日财年投资管理部门净营收为1541亿日元同比增长19.9%[195] - 2024年3月31日财年批发部门净营收为8661亿日元同比增长12.1%[195] - 2024年3月31日财年零售部门税前收入增长266.2%至1227亿日元[194] - 2024年3月31日财年投资管理部门税前收入增长38.4%至602亿日元[195] - 2024年3月31日财年批发部门税前收入增长83.6%至539亿日元[195] - 公司设定2025年3月31日财年权益回报率目标为8 - 10%[199]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相关 - 野村(Nomura)将受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约束,2024年1月1日起生效[124] - 2023年11月28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发布可持续发展披露要求(SDR)政策声明[125] - 英国反漂绿规则于2024年5月31日生效[125] - 公司可于2024年7月31日使用投资标签[125] - 资产管理公司命名和营销规则于2024年12月2日生效[125] - 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五个财年公司参与1250亿美元的可持续金融项目[148] - 公司宣布到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151]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集团首席执行官担任主席审议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155] - 公司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158] - 公司将气候风险纳入现有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管理[159] 公司的人力资源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校友网络注册人数约达250人较上一年增加约90人[164] - 多种员工培训项目包括新员工和管理层分级培训自我提升项目部门专项培训等[167] - 在包括日本的所有地区所有部门和岗位努力提升绩效薪酬体系[171] - 全球推行360度反馈并实施ERCC评级[171] - 扩大日本内部职位发布系统范围促进员工跨部门流动[172] - 设定2026年3月31日财年的缺勤率目标无具体数值presenteeism目标为10%工作投入度目标为60%[177] - 2024财年超80%参与调查员工对为公司工作感到自豪[179] - 2024年3月31日起每季度进行脉冲检查调查[179] - 全球员工流动率增加公司建立系统解决相关问题[180] 公司的资产与子公司相关 - 2024年3月31日起每季度进行脉冲检查调查[17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自有土地和建筑物账面价值980亿日元设备账面价值380亿日元[182] - 2024年5月1日部分子公司合并[181] 监管相关规定与政策 - 2023年11月7日,英国财政部(HMT)发布关于延长英国第三国基准过渡时期的政策文件[123] - 英国的过渡时期从2025年12月31日延长至2030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起生效[124] - 2023年3月,日本金融厅(FSA)将最终指定母公司的巴塞尔III标准实施日期推迟一年至2025年3月31日[126] - 自1989年日本引入资本充足率要求以来公司一直遵守相关要求且未来仍将遵守[128] - 2015年12月被日本金融厅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 - SIBs)2016年3月后需追加0.5%的资本费用有3年过渡安排[131] - 美国子公司NSI、NGFP和ILLC截至2023年和2024年3月31日遵守相关监管资本要求[131] - 欧洲子公司NEHS、NIP、NBI、NFPE和BNF截至2023年和2024年3月31日遵守相关监管资本要求[132] - 亚洲子公司NIHK和NSL遵守相关监管资本要求[132] - 2025年1月17日,欧盟数字运营弹性法案(DORA)必须实施[125] - 2016年3月后日本金融厅对公司所需资本比率征收0.5%的附加费[63] - 2023年12月7日,英国审慎监管局(PRA)、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和英格兰银行(BoE)发布关于关键第三方(CTP)的联合咨询文件[125]
Nomura (NMR)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