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3年收入为1,535,452千港元,同比增长2%[1]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1,535,452千港元,较2022年的1,505,079千港元增长2%[1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15.35亿港元,较去年上升约2.0%,主要由于产品业务收入增加所致[49][5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91,664千港元,同比下降33.5%[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91,6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37,900千港元下降33.5%[2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纯利约为75.58百万港元,较去年的113.0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4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5,580千港元,较2022年的113,059千港元下降33.1%[3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75.5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3.06百万港元下降约33.2%[61] 成本与费用 - 2023年已出售存货成本为1,036,415千港元,同比增长5.8%[1]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93,017千港元,同比下降3.3%[1] - 2023年折旧费用为96,710千港元,同比增长22.8%[1]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7,317千港元,同比增长107.4%[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7.32百万港元,较去年大幅上升约107.4%,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及其他资助[53] - 2023年融资成本为25,733千港元,同比增长429.8%[1] - 2023年公司融资成本为25,733千港元,较2022年的4,856千港元增长430%[2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约为23.0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06百万港元大幅增加[59]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为2.6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80百万港元略有下降[59]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113.60百万港元,较去年上升约6.0%,主要由于宣传费用及大廈管理费增加[54][55] 分部收入 - 产品业务分部2023年收入为1,169,36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17,399千港元增长4.6%[23] - 营运服务分部2023年收入为325,190千港元,较2022年的348,756千港元下降6.8%[23] - 物业投资分部2023年收入为14,909千港元,较2022年的4,312千港元增长245.7%[2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产品业务收入为1,169,36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76.2%,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7%[5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营运服务分部收入为325,19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8%[52]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14,909千港元,按年增长约245.8%[52]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首次应用了2022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第16号、第37号等修订,但对财务表现和状况无重大影响[9]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第16号、第10号等[10] - 公司预计应用其他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准则修订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3] - 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公司将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修订,涉及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及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14] - 公司预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作业准则第2号之修订不会对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主要会计政策的披露[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之修订将会计估计定义为“财务报表中存在计量不确定性的货币金额”,预计不会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6]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之修订,涉及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相关递延税项[17]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2023年流动负债净值为620,082千港元,同比增长1,645.6%[3] - 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值约为620.0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5.52百万港元大幅增加[66] - 2023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0.3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2.4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66] - 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73.1%,较2022年的72.1%大幅上升[66] - 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现金总额约为30.3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2.49百万港元大幅减少[66] - 2023年3月31日有尚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218.54百万港元,可用于业务扩展及发展[66] 联营公司与投资 - 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1,328千港元,同比增长7.4%[1] - 2023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1,328千港元,较2022年的10,546千港元增长7.4%[2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1.33百万港元,较去年上升约7.4%,主要由于新移动通讯的销售成本减少[57]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6,375千港元,较2022年的6,380千港元基本持平[23] - 2023年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587千港元,较2022年的7,206千港元大幅下降91.9%[23] - 2023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为58.86百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约4.3%[62] 股息与资本结构 - 2023年每股盈利为0.19港元,同比下降32.1%[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9港元,与2022年相同,因年内无具潜在摊薄效应的已发行普通股[3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宣派的中期股息总额为36,338千港元,较2022年的84,788千港元有所下降[70] - 2023年6月27日,公司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中期股息[81]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结构无变动[71] 公司运营与战略 - 2023年公司通过收购安保公司取得资产及负债,总代价为735,437千港元[43] - 2023年公司作为出租人,经营租赁安排包括服务门店、发射站及投资物业,租期为一至三年[44]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77间零售门店,较2022年的82间有所减少[5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雇佣577名全职员工,较2022年的616名有所减少[74] - 公司预计香港经济将加速复苏,营商环境将持续改善[75] - 公司未来将采取审慎乐观态度,平衡业务扩张和成本控制,并积极开拓新商机[76] 公司治理与公告 - 公司已成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8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经审核综合全年业绩[84] - 公司2022/2023年全年业绩公告及年度报告已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84] - 公司2022/2023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可供查阅[84]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张敬石、张敬山、张敬川、张敬峯、黄伟民及莫银珠[8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林羽龙、刘兴华及卢锦荣[84] - 2023年8月17日,公司计划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2] - 2023年8月14日至8月17日,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3] 历史数据与比较 - 公司2022年产品业务收入为24,997千港元,运营服务收入为208千港元,物业投资收入为0千港元,其他分部收入为594千港元,总计27,255千港元[26] - 公司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8,00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514千港元,投资物业折旧为-58千港元[26] - 公司2022年主要客户A1贡献收入为348,289千港元,B2贡献收入为324,169千港元,C2贡献收入为3千港元[27] - 公司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49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为2,825千港元,股息收入为768千港元[29] - 公司2022年融资成本为24,841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开支为2,05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800千港元[31] - 公司2022年香港利得税为25,079千港元,其中本年度为25,079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329千港元[31] - 公司2022年年度溢利为199,613千港元,其中董事酬金为10,778千港元,其他员工成本为188,835千港元[36] - 公司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8,00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514千港元,投资物业折旧为-58千港元[36] - 2022年5月16日,公司完成收购Metro Rider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733百万港元[73]
电讯数码控股(06033)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