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加国信(00899) - 2023 - 年度业绩
中加国信中加国信(HK:00899)2023-06-29 20:01

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220千港元,较2022年的21,200千港元增长4.81%[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21,224千港元,较2022年的305,387千港元减少27.56%[2] - 2023年本年度亏损为266,058千港元,较2022年的376,132千港元减少29.27%[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297港元,较2022年的0.475港元减少37.47%[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292,213千港元,较2022年的993,397千港元增长29.98%[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79,286千港元,较2022年的918,275千港元减少69.59%[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46,9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3,001千港元减少9.84%[3]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385,226千港元,较2022年的1,645,363千港元减少15.81%[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43,237千港元,较2022年的15,498千港元增长824.37%[4] - 2023年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221,224千港元,2022年为305,387千港元[27] - 2023年和2022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828,778千股和761,169千股[40]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年度亏损分别为182,692千港元和271,865千港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2222万港元,2022年为2120万港元,收入增加因收购苏州投资物业公司后租金及管理费收入增加[121]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349.9万港元,2022年为413.6万港元,减少与物业销售收入减少一致[122] - 本年度毛利约1872.1万港元,2022年为1706.4万港元,主要来自苏州及浙江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23] - 本年度其他收益约2440.9万港元,2022年为1.25683亿港元,减少因人民币贬值、沈阳物业利息收入减少及湖南泉水开采业务赔偿未确认[124][125][126] - 本年度其他亏损约4264.3万港元,2022年为4.9万港元,增加因人民币贬值产生汇兑亏损[127]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106.5万港元,2022年为105.2万港元,保持稳定[128]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6.2万港元,2022年为300.1万港元,减少因大连未售出物业代理费减少[129]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3108.3万港元,2022年为2593.9万港元,增加因收购苏州附属公司带来额外开支[130]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1371万港元,2022年为1436.6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人民币贬值汇兑收益及收到政府奖励资金和补贴[131][132] - 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多项资产确认减值亏损,如物业投资按金减值约2285.7万港元(2022年为6184.7万港元)等;已终止业务其他应收账款减值拨备约542.4万港元(2022年无)[133][134] - 中国相关物业投资公平值下降,已付按金减值亏损拨备约5646.9万港元,2022年为8894.8万港元[135]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6172亿港元,2022年为3.61642亿港元[137] 已终止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已终止业务除税前亏损6348万港元,2022年为8977.7万港元[29]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已终止业务的亏损分别约为63,480,000港元和89,777,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0766港元和0.1179港元[42] - 出售Century Strong Limited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亿元(约1.71348亿港元),出售集团本年度亏损约6348万港元,2022年为8977.7万港元[136] 财务准则影响 - 应用2022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经修订准则对集团无重大财务影响[7]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预计应用这些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已确认金额造成重大影响[8] 业务分类情况 - 公司有“水业务”“物业发展及投资”两个持续经营可报告分类,“盐田投资”为已终止可报告分类[10][11][12] - 公司在两个主要地区经营,分别是中国及香港[17] 持续经营业务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物业发展及投资收入为22220千港元,2022年为21200千港元,综合收入2023年为22220千港元,2022年为21200千港元[13] - 2023年综合分类业绩为亏损236111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334865千港元,除税前亏损2023年为284704千港元,2022年为395164千港元[13] - 2023年综合资产为1742847千港元,2022年为1911672千港元;2023年综合负债为290192千港元,2022年为178499千港元[14] - 2023年增添物业、厂房及设备综合为14361千港元,2022年为10678千港元;增添投资物业2023年为5584千港元,2022年为2487千港元[16] - 2023年折旧综合为5469千港元,2022年为4826千港元;其他收益2023年为24416千港元,2022年为125692千港元[16] - 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综合为58073千港元,2022年为40504千港元;已付按金的减值亏损拨备2023年为79326千港元,2022年为150795千港元[16] - 2023年发展中物业的减值亏损拨备为0千港元,2022年为242539千港元;持作出售的已落成物业的减值亏损拨备2023年为1425千港元,2022年为10604千港元[16] - 2023年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入为22,220千港元,2022年为21,200千港元;2023年非流动资为1,288,657千港元,2022年为991,610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两名租户租赁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37%及32%;截至2022年3月31日,两名租户租赁收入分别占47%及20%,一名客户物业销售收入占10%[18][19]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为3,975千港元,租赁收入为18,245千港元,总收入为22,220千港元;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为4,709千港元,租赁收入为16,491千港元,总收入为21,200千港元[20] - 2023年其他收益为24,409千港元,2022年为125,683千港元[22] - 2023年其他亏损为42,643千港元,2022年为49千港元[23] - 2023年即期税项开支总额为858千港元,2022年为399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18,646千港元,2022年为19,032千港元[24] - 本年度水业务分类亏损约6268.7万港元,2022年为1742万港元,主要因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5807.3万港元,2022年为4050.4万港元[139]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1371万港元,2022年为1436.6万港元,亏损减少因人民币贬值汇兑收益及政府奖励资金和补贴[141] - 本年度就联营公司权益作出的减值亏损拨备约3155.3万港元,2022年为2939.5万港元[142] - 本年度就採水证作出的减值亏损拨备约5807.3万港元,2022年为4050.4万港元[148] - 本年度物业发展及投资分类亏损约1.09944亿港元,2022年为2.27668亿港元[149] - 大连“心田佳苑”一期本年度交付约548平方米物业,收入约397.5万港元,2022年为470.9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总可售面积约80%已交付,有合约金额约人民币3332.6万元、面积约4500平方米物业待交付[151] - 本年度持作出售之已落成物业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142.5万港元,2022年为1060.4万港元[152] - 二期计划开发34幢楼宇,总可售面积约6.9万平方米,开发处于初步阶段且已延期[15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对发展中物业进行全额减值约2.42539亿港元[156] - 集团持有浙江物业,本年度租金收入约884.2万港元,2022年为1649.1万港元[160][161] - 本年度浙江物业确认公平值变动亏损约1346.9万港元,2022年为3707.4万港元[162] - 2022年5月27日集团完成收购苏州物业,本年度租金及管理费收入约940.3万港元,2022年无此收入[163][164] - 本年度苏州物业确认公平值变动亏损约5714.2万港元,2022年无此亏损[165]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2023年和2022年均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5] - 2023年3月31日,约人民币9,739,000元税项亏损未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约118,176,000港元税项亏损可无限期抵销香港未来应课税溢利[26] 资产出售与收购情况 - 2023年4月27日,公司出售Century Strong Limited全部股权及股东贷款,代价约171,348,000港元[27]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出售集团资产为17.1348亿港元,负债为0[31] - 紧接分类为持作出售前,非流动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5356万港元[32] - 2023年3月31日,约157,214,000港元收购盐田投资物业已付按金等重新分类至持作出售资产[8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购舜捷100%已发行股本及垫付股东贷款,代价为人民币376,000,000元(约437,988,000港元)[107] - 收购舜捷可识别资产净值公平值为451,506千港元,议价收购收益约13,518,000港元[107][108] - 舜捷于收购日期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为集团带来约6,878,000港元溢利[109] - 若收购于2022年4月1日完成,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27,391,000港元,亏损约为262,632,000港元[110] 物业估值相关情况 - 收购盐田投资物业已付按金估值工业用部分每平方米1620 - 4950元,办公室部分每平方米5400 - 13410元[33] - 盐田物业命名权估值支付溢价为1%,2022年为3%[35] - 盐田物业广告权估值折现率为17%,2022年为15%;出租率为70%,2022年为80%[37] - 2023年商用部分估值主要参数值为每平方米9000 - 16847元,2022年为12000 - 21800元[89] - 2023年停车场部分估值主要参数值为每平方米6401 - 10840元,2022年为8287 - 11683元[89]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情况 - 贸易应收账款2023年为17,463千港元,2022年为6,434千港元[82] - 2023年3月31日一名租户因疫情欠付租金约16,915,000港元,已协议分期偿还[83]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2023年非流动部分为126,798千港元,2022年为401,504千港元;2023年流动部分为147,796千港元,2022年为786,064千港元[84] - 2023年3月31日,北京物业已付按金约1.26798亿港元(扣除减值拨备约1.01667亿港元后),2022年为1.61527亿港元(扣除减值拨备约8507.9万港元后)[86] - 2023年3月31日,增城物业已付按金约7082.4万港元,2022年为7644.8万港元,超77%已付代价已在先前年度退回[92] - 2022年3月31日,沈阳物业已付按金约5.8423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