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裕承科金(00279) - 2023 - 年度业绩
裕承科金裕承科金(HK:00279)2023-06-28 22:05

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665000港元,较2022年的6321000港元下降73.66%[1] - 2023年总收益为1.2792亿港元,较2022年的4.3649亿港元下降70.7%[12][13][14][21] - 2023年全球市场业务外部客户收益1.0143亿港元,较2022年的3.5368亿港元下降71.3%[12][13] - 2023年资产管理业务外部客户收益16.7万港元,较2022年的395.7万港元下降95.8%[12][13] - 2023年保险经纪业务外部客户收益248.2万港元,较2022年的432.4万港元下降42.6%[12][13]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香港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2792亿港元和4.3649亿港元[14] - 2023年客户A、C、E收益分别为140.9万港元、330万港元、165.2万港元;2022年客户B、C、D收益分别为522.6万港元、580万港元、458.3万港元[17] - 2023年配售、包销及咨询费收入709.5万港元,较2022年的2133.3万港元下降67.6%[21] - 2023年总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66.5万港元,2022年为632.1万港元;总额2023年为1445.7万港元,2022年为4997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营业额为1.28亿港元,较2022年的4.36亿港元减少70.7%[45] - 2023年全球市场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3500万港元下降71.3%至1000万港元[50] - 2023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400万港元减少95.8%至20万港元[52] - 2023年保险经纪收入由2022年的400万港元减少42.6%至200万港元[53] 盈利与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85815000港元,而2022年经营收益为3157641000港元[2]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89910000港元,2022年溢利为2769716000港元[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0.5港仙,2022年为盈利30.9港仙(基本)和25.9港仙(摊薄)[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8991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溢利27.76804亿港元[12][13] - 2023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8991万港元,2022年应占溢利27.69719亿港元;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7.7981245亿股,2022年为89.62127412亿股[27] - 2023年经营开支为9400万港元,较2022年的9200万港元保持稳定;股东应占综合净亏损为9000万港元,2022年为净溢利27.7亿港元[46] 资产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0323000港元,较2022年的33991000港元增长18.63%[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77159000港元,较2022年的99287000港元下降22.29%[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47215000港元,较2022年的63417000港元下降25.55%[4] - 2023年流动净资产为29944000港元,较2022年的35870000港元下降16.52%[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36618000港元,较2022年的5180000港元增长607.68%[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91432000港元,较2022年的186818000港元增长2.47%[5] - 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位于香港的非流动资(不包括金融工具)分别约为3046.1万港元和2641.9万港元[16] - 2023年应收贷款为585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47.5万港元,净额537.5万港元,2022年无应收贷款[31] - 2023年应收账款为127.6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6万港元,净额127万港元;2022年应收账款为2159.7万港元,减值亏损拨备73万港元,净额2152.4万港元[33] - 2021 - 2023年应收客户合约账款分别约为981.4万港元、435.4万港元及121.5万港元[3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27.6万港元,较2022年的2159.7万港元大幅减少[35] - 2023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6000港元,较2022年的7.3万港元减少[36]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应付账款按交易日计算的结馀账龄均为90日内[37] - 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22.4万港元,较2022年的1219.3万港元增加[38] - 2023年借贷总额为6405.7万港元,较2022年的4000万港元增加[3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资產约为1.17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4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產净值为13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產净值为30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3]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4524.1万港元,2022年为4202.1万港元[2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409.5万港元,2022年为3808.37万港元;借贷利息2023年含直接控股公司估算利息167.4万港元,2022年无[26] - 2023年研发成本为33.1万港元,2022年无[24] - 较2022年同期,2023年度融资成本总额减少98.9% [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雇用61名员工,2022年为68名;年内员工成本为5500万港元,2022年为5000万港元[57]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股息,2022年也未派发[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47]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在升级交易系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积极与全球虚拟资产平台及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新虚拟资产结构性产品,虚拟资产业务预计在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落实[51] - 公司已制定财务管理及保本策略应对风险格局变化,并开始中国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52]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执行董及高管薪酬政策和组合由薪酬委员会参考法律、市况、集团及员工表现定期检讨[59]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董事会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核数等事宜并审阅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61] - 初步公告集团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核数师核对数额一致[6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为自身企业管治常规守则,报告期内除特定情况外遵守守则条文[6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全体董事遵守规定[65] 股东与会议情况 - 董事会主席郑志刚因业务未出席2022年8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行政总裁等董事称职回答提问[64] - 公司将适时刊发光召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并寄发股东[66] 信息披露情况 - 全年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载[67]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67] 其他情况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60] - 2023年孖展客户应收账款按6.83% - 19.33%计息,2022年为2.28% - 15.33%[34] - 2023年5月31日,公司与相关方订立债券认购协议,发行本金额为4000万港元的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10万港元[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