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鼎国际集团(08153) - 2024 Q1 - 季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约19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940万港元减少0.7%[11][1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亏损约4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370万港元[11][14] - 2023年第二季度行政开支约5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90万港元减少25.7%[23][24] - 2023年第二季度员工薪资及酬金(不包括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约1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50万港元减少54.4%[23][24] - 2023年第二季度融资成本约47.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3.7万港元增加39.8%[25][26] - 本期公司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约450万港元及560万港元,去年同期分别约370万港元及110万港元,亏损增加因广告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致毛利减少[27][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虧損4511千港元,2022年同期虧損3665千港元[80][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開支總額564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072千港元[80][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0.2951港仙,2022年同期為0.3467港仙[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19250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19376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6,11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57,262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4,825)千港元,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储备为1,358千港元,累计亏损为(598,876)千港元,权益总额为74,136千港元[84] - 2022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3,39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82,815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408)千港元,累计亏损为(527,151)千港元,权益总额为69,279千港元[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3,39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82,815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2,060千港元,累计亏损为(530,684)千港元,权益总额为68,207千港元[84] - 2023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6,11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657,262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3,697)千港元,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储备为43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594,365)千港元,权益总额为78,857千港元[84] - 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为4,511千港元[84]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开支(汇兑差异及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为(1,132)千港元和922千港元[84]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4千港元,杂项收入为327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331千港元;2022年同期银行利息收入为1千港元,杂项收入为3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4千港元[97]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须于五年内全数偿还之其他贷款利息、债券利息、租赁负债利息、承兑票据利息分别为230千港元、175千港元、34千港元、3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63千港元、162千港元、12千港元、无[9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分别为1,105千港元、45千港元、922千港元,总计2,072千港元,2022年总计2,512千港元[10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项目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381千港元、14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65千港元、220千港元[10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递延税项分别为无、121千港元、-16千港元,总计105千港元,2022年为234千港元[103]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11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28,456千股;2022年经重列后分别为3,533千港元、1,018,971千股[10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之股息(2022年:无)[112][1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广告服务业务毛利率降至约8.2%,2022年同期约为24.7%[12] - 2023年第二季度新能源电池业务收入约210万港元[19][21] - 2023年第一季度广告服务收入为17,125千港元,新能源电池销售收入为2,125千港元,总收入为19,250千港元;2022年同期广告服务收入为19,376千港元,总收入为19,376千港元[95] 公司业务结构调整 - 2023年7月7日公司完成出售新能源电动汽车分部,出售代价为365万港元[17][20] - 2023年7月7日,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Glory Ray Global Limited 100%股权,代价365万港元,以调整新能源业务策略[35][37] - 2023年6月26日,公司成功收购Jiading Global Limited,收购代价为1港元,产生商誉1,115,000港元[113][116] - 2023年7月7日,公司完成出售Glory Ray Global Limited,出售代价为3,650,000港元[118] 公司人员及股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约38名雇员,主要派驻中国及香港,本期员工成本总额约2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0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1,528,456,305股[45]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004港元[46] - 牟忠緯持有股份153,500,000股,持股比例10.04%;刘静文持有股份2,340,000股,持股比例0.15%;李光營持有股份6,000,000股,持股比例3.92%;王棟梅持有股份9,926,000股,持股比例0.64%;刘英持有股份10,100,000股,持股比例0.66%;穆瑞峰持有股份12,340,000股,持股比例0.80%[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50][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特定披露外,无董事或其配偶、年幼子女获授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获益权利,也未行使相关权利,公司或子公司未订立安排使董事在其他法人团体取得该等权利[52][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就董事所知,无人士或法团(非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55][58] - 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牟忠緯期权余额7,000,000股;刘静文期权余额2,340,000股;李光營期权余额6,000,000股;王棟梅期权余额7,000,000股;叶文學期权原940,000股,期内全部失效;穆瑞峰期权余额2,340,000股;其他参与者期权余额45,794,239股;总计期初71,414,239股,期末70,474,239股[59] - 2023年4月6日公司特别股东大会当日股份占比10%[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计划可发行股份数量为152,845,630股[57][60] - 2023年2月16日授出股份購股權,授出前股份收市價為0.150港元[65][66] - 購股權將於2024年2月16日歸屬承授人,無績效目標及收回機制[65][69] - 葉文學先生自2023年4月17日起辭任非執行董事[65][70] 公司合规及审核相关 - 董事会认为,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遵守了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公司或子公司無購買、贖回或出售上市證券[71][75] - 審核委員會由呂志堅、羅輯及單浩銓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呂志堅為主席[73][77] - 審核委員會認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未經審核第一季度報告及業績編製符合會計準則及GEM上市規則,且已充分披露[73][77]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按GEM上市规则第18章适用披露规定及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需采用重要会计估计,且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92] 行业相关 - 行业估计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一半以上[40][43] 税务相关 - 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按标准税率25%,按估计应课税收入计算[104]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集团公司适用两级制利得税制度(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200万港元按16.5%征税)[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