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界金控(00204)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033.1万港元,2022年为1010万港元[1]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在损益处理之财务资产之收益净额为251.8万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为1526.8万港元[1]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为668.7万港元,2022年为2442.2万港元[1] - 2023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为2613.2万港元,2022年为3699.2万港元[1] - 2023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2280.2万港元,2022年为2001万港元[1]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8.13港仙,2022年为10.74港仙[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在其他全面收益处理之财务资产为4830.4万港元,2022年为429.7万港元[3] - 2023年流动净资产为22534.6万港元,2022年为15704.6万港元[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7367.6万港元,2022年为22401.6万港元[4] - 2023年公司股本为3603.9万港元,2022年为2285.6万港元[4] - 2023年和2022年收益均为0千港元,其他收入总额分别为10,331千港元和10,100千港元[13] - 2023年和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分别为6,687千港元和 - 24,422千港元[15] - 2023年和2022年财务成本分别为2,832千港元和2,272千港元[16] - 2023年和2022年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分别为 - 22,802千港元和 - 20,010千港元[18] - 2023年和2022年均无需作出所得税开支拨备[17][18]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分别为 - 22,802千港元和 - 20,010千港元[18] - 2023年和2022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80,437,533股和186,378,612股[18] - 2023年3月31日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财务资产中承兑票据约77,437,000港元,2022年为105,449,000港元[22] - 2023年3月31日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财务资产中有抵押债券约23,372,000港元,2022年为0港元[23] - 2023年中国非上市股本证券按成本为53,225千港元,2022年为16,390千港元;公平值调整2023年为(4,921)千港元,2022年为(12,093)千港元[24] - 2023年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按市值为24,662千港元,2022年为17,758千港元;投资于可换股债券按公平值2023年为15,180千港元,2022年为16,280千港元;于私募股权基金之股权2023年为10,080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4] - 2023年3月31日应付债券约42,270,000港元[29] - 2023年3月31日法定股本按0.1港元计为1,000,000千股,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60,394千股,36,039千港元[30] - 2023年3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0.76港元(2022年经重列为0.98港元),资产净值约2.73676亿港元(2022年为2.24016亿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3.60394859亿股(2022年为2.285579亿股)[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为零,与上年持平,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2280.2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79.2万港元或13.95%[4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99.7万港元,2022年约为5157.4万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及资产净值分别约2.25346亿港元和2.73676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1.57046亿港元和2.24016亿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其他借贷约为4418.5万港元,2022年为269.4万港元[5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5.34,2022年为16.52;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6.15%,2022年为1.2%[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其他收入约为1033.1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23.1万港元或2.29%[5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计入在损益处理之财务资产收益净额约为251.8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778.6万港元或116.49%[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04.8万港元,2022年为1705.8万港元;全职雇员有14名,2022年为10名[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开支约为2613.2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86万港元或29.36%[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成本约为283.2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56万港元[61] 股权交易与股份变动 - 公司以供股形式发行最多634,892,864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27.0百万港元(扣除开支前),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4.0百万港元[31][32] - 2021年10月18日,配售代理同意以竭尽所能方式向至少六名独立第三方承配人配售最多380,900,000股配售股份[33] - 2021年成功配售3.809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660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购股权计划共行使1.7545亿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068港元,持有人认购款项约1193.1万港元[35] - 2022年9月成功配售4.92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750万港元[37] - 2022年4月,公司订立收购协议,完成后向独立第三方发行6.5072亿股新股,完成日收市价为0.065港元[38][39] - 2023年2月15日起,每1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41] - 公司建议实施供股,最多发行3.63582506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5450万港元,估计所得款项净额最多约5320万港元,83.1%或约442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券本金及利息,16.9%或约90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43][44] - 2023年4月,公司完成收购中合惠农27.54%股权、皇灏国际22.85%股权、中投鼎晟30%股权,代价均为4480.3万港元[45][47][48]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和2022年派付任何股息[18] - 董事会决定不会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49] 公司投资策略 - 公司认为应继续持有上市证券以获中长期升值,新财年集团将采取谨慎和积极态度寻找商机并探索多元化投资机会[64][65] 公司组织架构与审核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顺清女士,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73][74] - 公司设有薪酬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莫莉女士[75] - 公司设有提名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韩正海先生[76] - 公司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昌义先生[77] - 集团核数师范陈会计师行有限公司同意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等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78]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年报将根据上市规则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79]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6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