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文化科技(01566) - 2024 - 中期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75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32亿港元下跌约9.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0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90万港元下跌约39.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为约11.7%,较2022年同期的约17.5%下跌约33.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0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18亿港元下跌约70.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3港仙下跌约69.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5,37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0,250千港元有所收窄[19][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收入按时间点为174,631千港元,按时间段为98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2,913千港元和10,260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汇兑收益净额为2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11千港元有所减少[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务开支为 - 3,7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3千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0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176.1万港元[33] - 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0.0068港元及0.023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75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60万港元或约9.1%[57] - 销售及服务成本由去年同期的1.593亿港元减少420万港元或约2.6%至1.551亿港元[62] - 公司毛利由去年同期的3390万港元减少1340万港元或约39.5%至205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17.5%降至约11.7%[6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790万港元减少4150万港元或约86.6%至640万港元,占收入的百分比由约24.8%降至约3.6%[65] - 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的3020万港元减少2460万港元至560万港元[66] - 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473亿港元减少1.028亿港元至4450万港元[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2.718亿港元减少1.912亿港元至8060万港元[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酬金及相关供款为4120万港元,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40万港元增加[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酬金增加310万港元[92]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031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4.00559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3561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61938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08608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1.63995亿港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10.8504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 -10.02057亿港元亏损扩大[9]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净值为 -9.60611亿港元,较3月31日的 -8.84862亿港元亏损扩大[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分部资产为431,53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02,852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为1,434,48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47,359千港元略有减少[22]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3664.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5392.4万港元减少[36]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共542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6381.8万港元减少[3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59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626.6万港元减少[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约为2663.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3017.4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其他借款中约6000万港元以明扬企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作抵押,约1051.4万港元以长期租赁按金作抵押;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6000万港元和1179.7万港元[4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9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620万港元减少[7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3.3%,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95.6%上升[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动漫衍生产品销售、设立及经营室内主题游乐园和多媒体动漫娱乐的总分部收入为175,61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3,173千港元有所下降[19][20] - 公司经营及可呈报分部为动漫衍生产品销售、设立及经营室内主题游乐园和多媒体动漫娱乐[18] - 公司收入来自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香港、日本及中国的动漫衍生产品销售、设立及经营室内主题游乐园及多媒体动漫娱乐[16] - 回顾期内,动漫衍生产品贸易业务订单大致平稳,仅轻微下跌[51] - 动漫衍生产品销售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9180万港元减少约22.4%至7120万港元[58] - 设立及经营室内主题乐园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9200万港元增加约13.5%至1.044亿港元,日本室内主题乐园的游客人数增加约22.6%至38万人次[59] - 多媒体动漫娱乐收入由去年同期的940万港元减少940万港元或约100.0%至3000港元[61]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利润的16.5%计算,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26] - 日本企业税按估计应课税利润的23.25%计算,向当地及海外投资者宣派股息预扣税分别为20.42%及5%[27] - 2008/09至2012/13评税年度应付税项总额约456.6万港元,假设境外利润申索获批,该金额不变[28][29] - 若税务局接纳许可收入境外利润申索但不接纳贸易收入申索,2023年9月30日估计未付应付税项为2327.2万港元[29] 公司业务及资源情况 - 公司经营三大业务板块,包括扩展华夏世嘉都市乐园品牌、动漫衍生品贸易及IP潮玩业务、多媒体动漫娱乐业务[42] - 公司拥有超30年IP潮玩行业经验,客户多为日本领先玩具公司及户外主题游乐园采购公司[44] - 公司拥有多个著名动漫IP使用权,参与投资的动漫连续剧《The Reflection》覆盖38个国家地区[45] - 公司推出的VR电竞游戏“黄洋界保卫战”获多项行业殊荣[47] 债务重组情况 - 公司与投资者订立条款书及两份认购协议,实行债务重组计划[55] - 重组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获公司大多数债权人批准,公司将呈报法院以获批准[56] - 公司已就建议认购股份物色投资者并存入托管金,重组计划已获大多数债权人批准并提交法院等待聆讯[75] 股本情况 - 2023年3月31日、4月1日及9月30日,法定股份数目为50亿股,股本为5亿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1.82042亿股,股本为1.18204亿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已发行股本约为1.182亿港元[70] 法律诉讼及债务偿还要求 - 2022年5月27日,Maxx Capital就约2289.3万港元担保票据及利息提交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76] - 2021年9月1日,公司与ACCP Global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向其配发及发行8600万股,认购价每股2.50港元,但认购人拒付全部代价[8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债券及其他贷款持有人要求偿还约1.62亿港元未偿还应付债券及应计利息[87] 员工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239名雇员,较2022年9月30日的339名减少[92]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3]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洪木明先生、王国镇先生及倪振良先生[94] - 审核委员会与集团管理层讨论及审阅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及财务相关事宜[9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9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庄先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规定[97] - 所有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准则[98] 公众持股量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99] 公告发布情况 - 本公告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发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发布[100] 会计准则影响情况 - 本中期期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汇报金额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5] 银行借款情况 - 本期集团提取新银行借款278.9万港元,偿还银行借款691.1万港元[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