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74,6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8,047千港元增长2.46%[3]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之收益为274,659千港元,2022年为271,648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2.74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5% [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2.74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5% [68] 毛利变化 - 2023年同期毛利为12,11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573千港元增长4.6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12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3% [70] 亏损情况变化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8,548千港元,较2022年的23,911千港元收窄22.43%[4] - 2023年期内亏损为23,211千港元,较2022年的128,119千港元大幅收窄82.04%[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8,548千港元,2022年为123,573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净额约为2320万港元,2022年约为1.281亿港元 [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亏损净额为约20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约80万港元 [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为23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30万港元 [7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7,988千港元,2022年为96,012千港元[33] 资产相关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39,24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72,260千港元减少4.2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86,89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643,957千港元减少58.2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7,79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4,212千港元增长76.0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63,03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798千港元增长616.48%[5] - 2023年9月30日,投资物业总计7.35163亿港元,较4月1日的7.66978亿港元减少约4.15%[3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838.4万港元降至9月30日的0[38] - 预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7321万港元降至9月30日的2959万港元,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5.97154亿港元降至1.00397亿港元[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按公允值透过损益列账之股本工具为52.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4.7万港元[55] 负债相关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09,10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599,745千港元减少62.04%[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2.50226亿港元降至9月30日的1.47065亿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即期借贷总计7483.3万港元,非即期借贷总计8.26659亿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包括Excellent Speed贷款2399.8万港元、应付利息510.6万港元及预付现金200万港元[4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计息借贷包括关联公司贷款约2400万港元及借贷约8.267亿港元[8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约9880万港元计息借贷须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利率3.8% - 15%,余下约7.518亿港元须2024年12月至2031年10月偿还,利率3.8% - 4.15%[8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约6.09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420万港元[90] 财务成本、利息收入等变化 - 2023年财务成本为4,789千港元,2022年为23,043千港元[26][27] - 2023年利息收入为193千港元,2022年为116千港元[26] - 2023年折旧为45千港元,2022年为8,566千港元[26] - 2023年资本开支为23,487千港元,2022年为68,496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成本为约4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820万港元 [75] 税务情况 - 2023年香港利得税首2,000,000港元按8.25%计算,余下按16.5%计算,与2022年相同[28]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与2022年相同[29] - 2023年中国土地增值税按增值累进税率30% - 60%拨备[30] 借贷抵押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账面价值约7.17669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已作抵押以取得借贷[3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借贷由账面价值约7.17669亿港元的投资物业、约4.68787亿港元的发展中物业及个人和公司担保作抵押[45][4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约8.267亿港元借贷由投资物业、发展中物业及个人和公司担保作抵押[87] 股本情况 - 2023年9月30日,法定股本为1.2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395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48] 债务豁免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集团主要股东豁免集团应付债务约1亿港元[53] 扬中项目情况 - 扬中项目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收益约2.74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4.7% [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扬中项目销售合计总建筑面积约15.7696万平方米 [63] 公司战略情况 - 2024年公司原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将继续面临挑战,需实施“双轮驱动战略”[80] - 2023年起公司确立专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的综合产业园开发等战略发展方向[81] 资产负债比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3.4倍,2023年3月31日为133.1倍[91] 出售款项预期 - 预计出售上海养生度假区余下所得款项约8501.4万港元将按时收到[9] - 管理层预期出售上海养生度假区余下所得款项约8501.4万港元将按时收到[92] 汇率影响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人民币兑港元贬值对公司有负面换算影响,公司未从事对冲活动且近期无意进行[94] 重大投资、收购、出售及资本承担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2023年9月30日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无重大变动[95][96][97][98] 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雇员数量为63名,较2023年3月31日的97名减少[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成本总额约为1050万港元,2022年约为1040万港元[101] 股份计划情况 - 2023年9月27日,公司通过股东普通决议案采纳新股份计划取代2013年购股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授出购股或奖励[103]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派付[104]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8月21日前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所有条文[10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该守则[107][108] - 截至公告日期,无董事或其联系人在集团业务外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109]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及业绩公告[112][113] 董事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有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财务资料编制基础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投资物业等以公允价值计量[15] 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新订或修订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6][17] 管理层判断及估计 - 编制财务资料时管理层重大判断及估计不明朗因素来源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相同[18] 业务分部披露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打桩及证券投资分部不再单独披露[20] - 养生度假区发展及经营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20][21] 分部表现评估 - 分部表现按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评估,计量方式与集团除税前溢利/亏损一致[22]
保集健康(01246)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