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22,404百万元,税前利润为5,704百万元[19] - 2023年本年利润中普通股亏损212百万元,其他权益工具盈利1,651百万元,非控制权益盈利1,663百万元[19] - 该年度集团经营收入约1224.0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4.77%[29] - 该年度集团经营成本总额约1143.8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0.54%[29] - 该年度集团财务费用约57.66亿元,比上年度减少14.07%[29] - 该年度集团持续经营税前利润总额约57.0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7307.79%[30] - 截至2023年底集团资产总额约3040.39亿元,比2022年底减少11.46亿元[31] - 截至2023年底集团负债总额约2156.02亿元,比2022年底减少132.58亿元[31] - 2023年度集团经营收入1224.04亿元,同比增加4.77%;税前利润57.04亿元,同比增加7307.79% [148] - 2023年度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利润14.39亿元,2022年为净亏损3.27亿元[148] - 2023年度归属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每股亏损0.0115元,2022年为0.0921元[148] - 董事会建议按0.0075元/股(含税)派发2023年度现金红利[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4,799.2兆瓦,其中火电燃机新增577兆瓦、风电新增2,047.5兆瓦、光伏新增1,604.7兆瓦[10] - 2023年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较去年末提升4.65个百分点[10][14] - 2023年公司完成上网电量约2,594.26亿千瓦时,完成发电量约2,749.59亿千瓦时[11] - 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480万千瓦、获得核准容量1,278万千瓦、在建容量996万千瓦[22] - 2023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365万千瓦、获得核准容量771万千瓦、在建容量520万千瓦[22]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7.75%,较上年末提高4.65个百分点[22] - 2023年公司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799.2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28] - 报告期内184个电源项目获核准,核准容量12782.43兆瓦[28] -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电源项目装机规模9964.65兆瓦[28] - 2023年公司电源项目核准容量12782.43兆瓦,其中火电煤机4000兆瓦、火电燃机1076兆瓦、风电2217.3兆瓦、光伏5489.13兆瓦[77] - 2023年公司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799.2兆瓦,其中火电燃机577兆瓦、风电2047.5兆瓦、光伏1604.7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77] - 2023年公司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完成206.93亿元,其中火电燃煤47.73亿元、火电燃机4.43亿元、水电1.49亿元、风电88.46亿元、光伏59.13亿元、其它5.69亿元[7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所属运营企业及在建项目遍及全国19个省区[7] - 公司及子公司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京津冀、东南沿海区域是火电装机最集中区域,水电项目大多位于西南地区,风电、光伏广布全国资源富集区域[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公司将在安全保供、价值创造、绿色转型、改革治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22] - 2024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提升安全保供、价值创造、绿色转型、改革治理、风险防控能力[22][23] - 公司确定大唐国际母公司2024年度融资方案[92] - 2024年公司将完善内控制度,做好日常工作、开展风险评估、强化成果运用和加强队伍建设[13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数为18,506,710,504股,大唐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计持股9,824,568,940股,占比53.09%[9] - 2022年公司装机容量6,285.3万千瓦,完成发电量2,69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4%[13] - 2021年公司装机容量6,877万千瓦,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0.27%[13] - 2023年公司圆满完成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保电任务[22][26] - 托克托发电公司实现长距离向呼和浩特市供热,实现“电供首都,热供首府”[26] - 2023年底集团员工人数为29077人[34] - 公司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16048人、销售人员202人、技术人员5006人、财务人员506人、行政人员6283人、其他人员1032人,合计29077人[3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方面,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944人、大学本科生17793人、大学专科生6397人、中专技校生2055人、高中及以下人员1878人,合计29077人[39] - 公司员工性别构成中男性员工占比82.9%,女性员工占比17.1%[39] - 2023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成全年工作任务[41] - 公司年内一人入选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42] - 公司注重年轻干部选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发“互联网 + ”干部考评系统,编制《领导人员应知应会通用手册》[44] - 公司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搭建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自主检修激励机制[44] - 公司持续优化工资总额分配机制,坚持效益导向,合理拉开不同企业间收入差距[44] - 公司深化全员持证上岗,促进员工岗位成才,激发人才队伍活力[44] - 公司创新建立业绩指数,强化工效匹配管控,深化薪酬与业绩市场化联动[44] - 公司优化薪酬分配秩序,促进薪酬向核心骨干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倾斜[44] - 公司强化全员绩效考核,建立“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四位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44] - 公司董事长王顺启现年56岁,曾任多个重要职务[4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应学军现年57岁,有丰富工作履历[46] - 公司非执行董事田丹现年59岁,曾担任众多重要岗位[48] - 曹欣现年52岁,任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等职,兼任新天绿色能源等公司董事[51] - 赵献国现年55岁,任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考核部副总经理,本公司董事[52] - 金生祥现年49岁,任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兼安全环保监察部部长,本公司董事[53] - 孙永兴现年57岁,任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企业专职董事等职,本公司董事[54] - 牛东晓现年61岁,任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等职,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宗文龙现年50岁,任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等职,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赵毅现年63岁,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朱大宏现年63岁,教授级高工,获“电力勘测设计大师”称号,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尤勇现年50岁,任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监事会主席郭红现年54岁,自2003年起历任多职,现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60] - 监事会副主席韩放现年39岁,曾任多职,现任公司监事会副主席等职[61] - 监事会成员柳立明现年51岁,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公司监事等职[62] - 监事会成员徐向阳现年52岁,自2009年起历任多职,现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监事[63] - 副总经理王振彪现年59岁,历任多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64] - 总法律顾问乔阳现年51岁,历任多职,现任公司总法律顾问[65] - 总会计师、联席公司秘书孙延文现年54岁,历任多职,现任公司总会计师等职[66] - 副总经理路平现年56岁,历任多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67] - 副总经理金日锋现年51岁,历任多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68] - 2023年2月21日,非执行董事刘建龙、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吉臻因工作调整和任期届满不再任职[69] - 2023年12月21日,执行董事梁永磐、非执行董事肖征和李景峰、独立非执行董事司风琪因工作调整或个人原因不再任职[69] - 2023年12月21日,监事张晓旭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股东代表监事职务[69] - 2023年12月21日,梁永磐辞任公司总经理职务[69] - 2023年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与投资者沟通,接待投资者和分析师共计191人次[74] - 公司“十四五”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风电、光伏和水电,推进火电升级改造,布局海上风电等[75] - 2023年公司治理实际情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公司、董事会及董事未受稽查、处罚或通报批评[80] - 2023年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梁永磐一人担任,未对董事作投保安排[81] - 2023年公司提名、薪酬与考核、审核、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按职权开展工作[82] - 2023年公司召开股东大会5次,审议批准15项普通决议案和2项特别决议案[85] - 2023年公司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8.61亿元,母公司债务类融资298.62亿元,权益类融资210亿元[85] - 2023年公司按每股0.029元完成2022年度利润分配工作[85] - 2023年公司完成安徽公司所持洛能公司5%股权转让及工商变更[86] - 2023年度公司注重股东关系,通过多渠道与股东沟通[87] - 公司董事会由15人组成,包括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2023年度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6次会议[90] - 董事会审议公司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等经营业绩相关事项[90] - 公司转让安徽公司所持洛能公司5%股权[91] - 公司参股投资赣州晟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12%股权[91] - 公司投资建设重庆江津2×5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91] - 2023年公司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优化内控流程、完善措施、加强监督等[132] - 2023年12月29日H股收市价每股1.23港元,全年最高1.66港元,最低1.06港元,总成交47.80亿股[149] - 2023年12月29日A股收市价每股2.42元,全年最高3.68元,最低2.36元,总成交192.28亿股[150] - 2003年9月9日公司在卢森堡发行1.538亿美元可换股债券,期限5年,票息0.75%,转换溢价30% [148] - 2023年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9.98%,2022年为12.54%;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2.12%,2022年为17.36%;最大客户销售占比9.48%,2022年为7.20%;五大客户销售占比41.21%,2022年为41.73%[156] - 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储备约为100.25亿元[161] - 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公益性捐赠合计约为843.62万元[16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为18,506,710,504股,未发生变动,包括12,396,089,106股A股及6,110,621,398股H股[163] - 大唐集团间接全资子公司海外(香港)公司以480,680,000股H股及将认购股份作质押,获53亿港元定期贷款融通[163]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总数为191,899户,其中内资股股东191,448户,外资股股东451户[164]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A股实益拥有6,540,706,520股,占已发行股本35.34%,占已发行A股52.76%;A股受控制法团权益8,238,6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4%,占已发行A股0.07%;H股受控制法团权益3,275,623,820股,占已发行H股53.61%[165] - 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A股实益拥有1,281,872,927股,占已发行股本6.93%,占已发行A股10.34%[165] - 天津市津能投资有限公司A股实益拥有1,214,966,500股,占已发行股本6.57%,占已发行A股9.80%[165] - 2023年12月王顺启等多人当选公司董事、监事等职务,梁永磐等多人不再担任相关职务[16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与董事及监事订立的服务合约[170] - 公司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72] - 本年度公司或子公司无与董事或监事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重要交易、安排或合约[173] - 年内公司或其相关公司无使董事或监事通过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的安排[174] - 公司对任职的董监高实行年薪制,独立非执行董事每人每年领固定津贴[1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股权挂钩协议,年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7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除特定财务报表附注所载贷款外无其他贷款[1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多期
大唐发电(601991)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