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科智能投资(01140)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战略与规划 - 2023/2024财年公司对投资策略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由核心持股为中心的非上市权益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和上市股权投资四部分组成[10] - 公司将名称变更为华科智能投资有限公司,凸显拓展智能科技领域的战略意图[4] - 公司计划通过市场研究识别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并与行业领先公司合作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4] - 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对投资业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并制定控制计划[4] - 2023/2024财年公司重新确立四大核心投资策略,包括以核心持股为中心的非上市权益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以及上市股权投资[22] 核心持股公司持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核心持股公司的持仓额达9.34亿港元[12] 具体项目投资情况 - 2018年公司投资碳云智能,截至2024年3月31日,拥有其7.73%股权,持仓额账面价值为7.9763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22.5%已发行资本,账面价值为1.118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155万港元[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南方东英已发行股本的22.5%,账面价值为港币1.1187亿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港币155万元[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持有东英资管30%已发行普通股及100%无表决权优先股,持仓额为2450万港元,东英资管2023年底管理超35只基金,规模超12亿美元[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其他非上市权益投资持仓额达43.2953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17.0763亿港元,退出投资1.5679亿港元[37] - 华科智能投资于2020年投资借贷宝,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10.8213亿港元,占2.49%已发行股份,成本9.0039亿港元[37] - 华科智能投资全资附属公司Metaqi Capital Limited与恒嘉美联订立增资协议,出资6亿港元收购19.9%股权,截至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4.3235亿港元,占14.9%股权[42] - 四川鸿鹄志远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17.0486亿港元,账面价值为16.3200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华科智能投资债权投资持仓额达37.4949亿港元,本年度新增投资14.7195亿港元,退出投资10.5428亿港元[47] - 华科智能投资对南方东英初始投资成本为6000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1187亿港元,拥有权益22.5% [55] - 华科智能投资对借贷宝初始投资成本为4.5000亿港元,账面价值为4.3235亿港元,拥有权益14.9% [65] - Metaqi Capital Limited承诺向恒嘉美联注资6亿港元,以获取19.9%股权,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在恒嘉美联的持仓为4.3235亿港元,占股14.9% [64] - 华科智能投资收购鸿鹄教育29.99%股权的收益权,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16.32亿元[70]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南山债券本金分别为港币1.97亿元、1.97亿元、3.30亿元及2.51亿元,票面利息为每年7.5%,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港币9.6959亿元[75] - 2022年公司认购时代领航基金,成本为港币4.5023亿元,2024年3月31日账面价值为港币4.1828亿元[78][80] - 2022年7月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专精特新基金权益,该基金规模为人民币8.01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港币4.1828亿元[79]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向规模9.9亿元的东英领航基金投资4.5亿元,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4.9004亿港元[83] - 公司获得鸿鹄教育29.99%股权经济权益,2024年3月31日持仓额为16.32亿港元[8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债务投资类别持仓额为37.4949亿港元,当年新增投资14.7195亿港元,退出投资10.5428亿港元[86]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基金投资类别持仓额为17.5543亿港元,当年新增投资4.89亿港元,退出投资16.7529亿港元[90] - 时代领航基金规模为15.39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7.6154亿港元[90] - 专精特新基金规模为8.01亿元,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仓额为4.1828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向规模9.9亿元的东英领航基金投资4.5亿元,成为有限合伙人[93] - 公司于2023年对东英领航基金初始投资4.89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账面价值为4.9004亿港元[9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上市股权持仓额达2.1791亿港元[106] 投资业务数据变化 - 2023/2024财年、2022/2023财年、2021/2022财年新增投资分别为2561、4908、3837,出售投资/退出分别为 - 1131、 - 413、 - 3337[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新增投资为港币38.3748亿元,退出投资为港币33.3707亿元[23] - 本年度公司进行2项私募股权投资、14项债权投资、1项非上市基金投资、9项上市证券投资[116][117][118] - 本年度公司退出3项私募股权投资、3项非上市基金投资、6项上市证券投资[119][120] - 本年度新增/追加投资总计38.3748亿港元,退出/出售投资总计33.3707亿港元[146] - 公司本年度有2项私募股权投资、14项债权投资、1项非上市基金投资和9项上市证券投资;退出3项私募股权投资、6项债权投资、3项非上市基金投资和6项上市证券投资[140][141][142][143][144][145][147] 投资持有期分布 - 投资按持有期分类,少于一年占34%,一至两年占34%,两至三年占5%,三至五年占14%,大于五年占13%[26] 南方东英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规模超147亿美元,在香港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33][34] - 南方东英是2023年获得最多资金流入的香港ETF发行商,也是三甲中唯一规模净增长的发行商[33][34] - 南方东英发行的产品常年占据香港前十大活跃成交ETF[33][34] - 在香港杠杆及反向产品市场,南方东英按日均成交额市占率99.8%,按资产管理规模市占率98.2%[33][34] - 南方东英在内地 - 香港ETF互挂中市占率为99%,在ETF互联互通中市占率达76%,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中有45只获许资产[57] 东英资管业务情况 - 东英资管为亚洲领先对冲基金平台,服务全球及亚洲基金经理,开发多元化策略基金[36] - 中国加快金融市场开放,东英资管有望在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上保持稳定增长[37] 借贷宝业务情况 - 借贷宝是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借贷服务,收益来自登记服务费等[38][40] 投资策略占比 - 华科智能投资投资策略占比为非上市权益投资48%、债权投资34%、基金投资16%、上市股权投资2% [51] 债务投资收益情况 - 本年度公司债务投资收取利率介乎7.00%至10.00%,去年同期介乎6.00%至9.00% [75] - 本年度债务投资所得利息收入总额为港币3.0766亿元,贷款期介乎270日至2年,去年同期相应金额为港币1.9140亿元,贷款期介乎180日至2年[7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投资资产价值为6.5650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28.79%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为65.803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1.17%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债务投资为37.494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11.34% [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为45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836亿港元[97]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为3.08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274亿港元增加59.97% [97] - 本年度公司盈利为536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4638亿港元[97] - 2023/2024财年利息收益为30.8329亿港元,2022/2023财年为19.1703亿港元[98] - 本年度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为388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861万港元[100] - 本年度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为8431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亏损净额154万港元[10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99.1262亿港元,每股0.94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100.1076亿港元及每股0.95港元[10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例为0.15,2023年3月31日为0.14[106] - 本年度出售子公司净收益8431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净亏损154万港元[109] - 本年度出售投资实现亏损4192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819万港元[11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投资未变现亏损变动净额388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7861万港元[111] - 运营及行政开支为6194万港元,较2022/2023财年的7723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搬迁办公室致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138]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净亏损991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净利润8754万港元,显著减少主因应占Treasure Up亏损[138] - 其他全面开支为1.5179亿港元,2022/2023财年为1.1945亿港元,主要因年内人民币贬值[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45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836亿港元[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贷款合计14.174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8039亿港元[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4.30%,2023年3月31日为12.09%;负债比率为12.41%,2023年3月31日为11.26%;流动比率为4.35倍,2023年3月31日为4.18倍[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99.1262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0.1076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520,324,505股,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139] 外汇风险与购股期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承受外汇风险最高金额为人民币26.3218亿元,等值28.3735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0.3941亿元及23.2901亿港元[1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2023年3月31日也为零[12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32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为33名[149] - 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达1610万港元,2022/2023财年为1703万港元[149] 重大投资与资本资产计划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但集团可能随时磋商潜在投资[152] 集团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集团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集团证券[152]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90] 董事信息 - 汪欽博士58岁,2023年5月31日任非执行董事,6月8日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有逾30年金融等领域经验[156] - 傅蔚岡博士46岁,2018年6月29日任非执行董事,2019年7月15日至2021年10月10日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11日起为非执行董事[156] - 王世斌博士46岁,2021年10月11日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近20年国际金融和投资银行工作经验[157] - 陈玉明先生61岁,2019年7月15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0月23日起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有逾30年银行等领域经验[157] - 汪钦博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