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业实业(00216) - 2024 - 年度财报
建业实业建业实业(HK:00216)2024-07-29 18:13

财务交易与资金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就该交易向建业建筑支付港币3,796,200元[1] - 根据港币800,000,000元贷款协议,控股股东相关情况变动构成违约事件[5] - 2023年9月,金誉就港币1,525,000,000元定期贷款融资订立协议,用于现有贷款再融资及集团营运资金[7] - 集团年内慈善捐款金额为港币153,000元[12]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港币1,102,627,000元,2023年为港币1,066,412,000元[2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亏损)为港币(43,855,000)元,2023年为港币84,908,000元[2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港币11,341,545,000元,2023年为港币11,929,229,000元[23] - 2024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75.3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9.94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13.67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4.50港元[78] - 2022 - 2024年股本均为405,41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其他储备为440,250千港元,资产重估储备为91,165千港元,汇兑波动储备为 - 489,948千港元,保留溢利为7,091,949千港元,合计为7,538,82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802,718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1,341,545千港元[84] - 2020 - 2024年权益总额占资产总值的融资百分比分别为45%、56%、37%、36%、37%;另一组对应年份数据为56%、58%、58%、56%、55%[93]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3%,达11.03亿港元(2023年为10.66亿港元)[96] - 公司经常性相关溢利上升至3440万港元(2023年为1140万港元)[96] - 公司最终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亏损667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3300万港元)[96]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12港元(2023年为盈利0.06港元)[96] - 2024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75.39亿港元,2023年为79.94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3.67港元,2023年为14.50港元[195] 公司业务发展与项目相关 - 回顾年度公司收购五家位于日本东京及大阪的酒店物业组合,日本融资利率约1% [27] - 公司着重发展大湾区业务,大湾区将由消费带动发展,成为中国新经济核心[31] - 公司联营公司探索零碳排放及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等领域商机,以实现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成为亚洲领先公司的目标[32] - 公司业务旗舰宝轩酒店预计2024年底重新开业[50] - 公司预计2025年底推售位于南湾的合资项目[50] - 重庆物业受打击最大,办公室单位供过于求,空置率上升及租金下跌,公司调整架构并重新定位项目,打造HONKWORK共享工作空间吸引新租户[80] - 香港多元化策略助公司渡过低迷期,酒店组合、数据中心及办公室几乎全部出租,数据中心回报最大,改建后的宝轩酒店(中环)预计2024年底重开,将成香港首幢使用100%太阳能板发电建筑[83] - 广州南海项目80个可供出售单位中77个已售出,售出841个相关车位及宝翠园620个车位[99] - 2023年底公司推出北京路综合用途项目,含144个可供出售住宅单位、6000平方米办公室单位及20000平方米现代化临街商铺[99] 市场与行业趋势相关 - 预期中国经济将最少以5%的速度增长,且出口及贸易顺差持续上升[31] - 未来25年全球的主要经济增长有80%将来自亚洲,其中大部分增长将来自中国[31] - 中国城市化率约为65%,未来10年将增长至80%,意味着将有另外2亿人迁往城市[36] - 房地产行业将复苏并趋向成熟,开发商需更努力获利,但房地产业依然有利可图[48] - 香港机场预计旅客流量将在2024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9] - 2023年深圳超160万平方米新甲级写字楼单位推出市场[98] 公司人员相关 - 林燕胜60岁,2024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财务管理[40] - 王妍医生58岁,自2017年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持有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等[43] - 罗志豪56岁,自2017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投资及房地产业拥有逾三十年经验[44] - 王承伟60岁,自2018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23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55] - 陈远强69岁,自2018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57] - 范先生53岁,自2019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Randall Todd Turney 61岁,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萧女士58岁,2005年加入公司,任财务总监[121] - 吴先生52岁,2010年加入公司,任公司及汉国企业融资及业务拓展部董事[122] - 王承伟于2023年8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王博士于同日退任,唐汉涛于同日退任非执行董事[126] - 林燕胜于2024年4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6] - 徐英略于2023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公司治理与委员会相关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共举行四次会议[108] - 报告日期,公司八名董事中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达上市规则要求[109]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执行董事组成[117] - 审核委员会于2001年成立,现由三位成员组成,回顾年度内举行两次会议[143][171]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成立,由五名成员组成,回顾年度内举行一次会议[146][147] - 薪酬委员会回顾年度内举行一次会议,个别审阅所有董事现时薪酬[165] - 公司已采纳董事薪酬政策,非执行董事收固定薪酬,执行董事薪酬含固定和可变部分[142][167] - 公司将在股东周年大会寻求股东授权,以厘定每个财政年度董事薪酬[168] - 审核委员会职能包括与管理及独立核数师审阅财务及内部监控等[170] - 提名委员会角色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72] - 董事会在提名委员会协助下检讨架构等,认为董事会组成有平衡但性别多元化有提升空间[17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2023年8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200] - 审核委员会年内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认为系统合理有效且合适[181]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向2024年9月9日在册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25港元,2023年为0.05港元[192]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股息政策,可酌情更新、修订或修改,不保证特定期间派特定金额股息[184] 其他 - 年报刊发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中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8] - 公司已踏入“存续”模式第五年,需积极管理杠杆[30] - 2025年是建业集团在香港成立50周年[52] - 雅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前获香港证监会许可及监管[59] - Turney先生于1992年在所罗门兄弟开展投资管理事业,1995年加盟高盛任职十年[59] - 2023年是公司数十年来经历最困难的一年,业绩未达理想,公司继续对未来战略和方针做深度检讨[77] - 公司面临香港利率上升一倍、主要市场办公室单位供应过剩、住宅市场买家绝迹、中国经济结构持续重整等挑战[79] - 年内公司秘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7] - 2024年3月31日整体员工男女比例约为1:0.95[152] - 公司将在2024年8月27日至8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192]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最少提前二十个营业日发出,2023年8月31日大会时任主席王博士未出席,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89] - 董事承认对账目负责,不知悉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疑问的不确定因素[18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物业发展、投资及管理业务,本年度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91] - 年内集团委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费用4509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613000港元,总计5122000港元[200] - 公司于2012年3月30日采纳薪酬委员会经修订职权范围,薪酬委员会仅审阅董事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建议[13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各现任董事接受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阅读相关报刊期刊及资料等培训[137] - 截至2012年6月30日,汇贤产业信托总值约为人民币333.2亿元,可出租总面值为931万平方呎[118] -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泓富产业信托总值约为港幣59.3亿元[118] -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置富产业信托总值约为港幣86亿元,可出租总面值达1,669,778平方呎,投资组合出租率为9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