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2023年由罗振邦、陈静茹、彭建国和毛以金组成,召开2次会议[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讨论及通过公司截止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2] - 审核委员会成员罗振邦、陈静茹、彭建国2023年会议出席率均为100%,毛以金无参会安排[3] - 彭建国于2023年3月2日获委任审核委员会成员,毛以金同日辞任[1]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2023年由陈静茹、王小军和华崇志组成,召开3次会议[4][6] - 薪酬委员会成员陈静茹、华崇志2023年会议出席率为100%,王小军出席率约66.7%[7]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2023年由周利民、滕方迁、罗振邦、王小军、陈静茹等组成[8] - 提名委员会2023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董事局架构组成、退任董事名单及独立董事独立性[191] - 提名委员会确认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董事局也确认其独立性[191] 公司董事变动 - 宋树清于2023年2月10日获委任总裁,金学生同日辞任总裁[12] - 滕方迁于2023年3月2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刘旭东同日辞任[8][12] - 金学生等三人于2023年2月10日和3月2日因退休辞任公司相关职务,宋树清等三人成为公司董事[24] - 2023年2月10日宋樹清獲委任為總裁,金學生辭任總裁;3月2日滕方遷、彭建國獲委任非執行董事,劉旭東、毛以金辭任非執行董事[65] 公司董事会目标与规定 - 2023年公司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12.5%,目标2025年超20%[8] - 公司非執行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為兩年,需輪席退任及被重選[66] - 除年內委任的董事外,現任董事人數的三分之一須於每年股東週年大會上輪流告退[67] - 2023年公司委任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羅振邦符合具備會計及有關財務管理專長要求[67] - 羅振邦及王小軍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超過九年,董事局認為任期對其獨立性無影響[68] - 刊發中期業績前30天和全年業績前60天,公司規定董事等不得進行本公司證券交易[68] - 2023年所有董事均遵守證券交易相關規定[69] - 董事局負責公司目標、策略等,授權管理層管理公司業務[70] 董事会议出席情况 - 周利民股東周年大會、股東特別大會、董事局會議有權出席次數分別為1、1、6,出席次數均相同[71] - 宋樹清股東周年大會、股東特別大會有權出席次數均為1,出席次數均為0;董事局會議有權出席5次,出席4次[71] - 2023年公司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及管理人员出席的会议[7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及附属公司营业收入为34.50954亿港元,较2022年的45.01532亿港元下降23.34%[19][27] - 2023年公司亏损176.5万港元,较2022年的2.52722亿港元大幅收窄[19][2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404.7万港元,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1.19918亿港元,实现扭亏[28]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仙,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89仙,实现盈利[28] - 董事局决定不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2仙;不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5仙[19][2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113.19869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44%;流动资产32.63415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10.92%;总资产145.83284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4.47%[45] - 2023年末公司股东应占权益74.11477亿港元,较2022年末减少3.23%,每股资产净值2.4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36.84676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0.94%;流动负债14.2764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33.90%;总负债51.12324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6.73%[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附属公司银行和其他借款为1.07143亿港元和12.81415亿港元[48] - 2023年行政费用3.9499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2.59%;财务费用6081.8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0.23%[49] - 2023年毛利率20.31%,较2022年的21.97%有所下降;净资产收益率 -0.02%,较2022年的 -2.58%有所提升[53]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银行存款为17.13152亿港元[54] - 2023年12月31日,已订约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35289亿港元[55]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45.01532亿港元,其中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2.42649亿港元,租赁收入为2.58883亿港元[80] - 2023年各业务资本增加总计4.30202亿港元,折旧及摊销总计2.65849亿港元,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总计1.23085亿港元[82] - 2023年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海外从外界客户收取的收入分别为17.01277亿港元、16.3645亿港元、1.13227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26.00137亿港元、18.66343亿港元、0.35052亿港元[86] - 2023年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海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5089.7万港元、108.58337亿港元、21063.5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43.3673亿港元、109.63177亿港元、20.56亿港元[86] - 2023年税前亏损为26559万港元,2022年为325723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4794万港元,2022年为73001万港元[106]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允值于12月31日为8536258万港元,2022年为8895276万港元[118] - 2023年董事及最高薪酬人士薪金及其他津贴为2298万港元,奖金为10404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80万港元,总计12782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899万港元、12568万港元、80万港元,总计14547万港元[10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科技工业营业收入为港币32.34653亿元,较去年减少22.63%,经营溢利为港币5777.3万元,较去年减少72.81%[33] - 2023年线路板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下降30.65%,溢利跌幅超83%[33] - 2023年智能充电器业务营收和溢利较去年下跌,营收跌幅42.75%[33] - 2023年液晶显示器业务营收较去年下降35.10%,利润较去年增长23.86%[33] - 2023年注塑产品营收与去年持平,盈利录得倍数增幅,达126.50%[33] - 2023年工业物业投资营收较去年上升1.82%,惠州工业园出租率达99.30%[33] - 2023年深圳航天科技广场营业收入为港币2.06745亿元(2022年:港币3.10268亿元),分部亏损港币530.4万元(2022年:分部溢利港币3.8934亿元)[36] 公司项目建设情况 - 南通康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厂房建设项目预期2024年5月下旬竣工[15] - 惠州工业园五期厂房已完成建设工程,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15] - 2023年南通康源一期厂房建设项目动工,代价约港币3.5889亿元,预计2024年5月下旬竣工[34] 公司研发成果 - 智慧研究所5G毫米波滤波器研发项目建成国内首条试製线,四阶和六阶滤波器部分晶圆良率达90%以上[22] 公司物业出租情况 - 受宏观经济影响,航天科技广场出租率不达标,公司通过优化租赁策略使出租率有所提升[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深圳航天科技广场估值约为人民币77.84亿元(2022年:人民币78.6亿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商业部分出租率约为72.90%(2022年12月31日:39.40%),写字楼部分为41.00%(2022年12月31日:32.70%)[37] 公司联营公司情况 - 公司通过航科新世纪持股23.38%的联营公司瑞华泰年内派息,公司获约294.58万元人民币股息[44] - 航天新商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票面值为人民币132000000元,公司应占股权百分比为15.15%;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票面值为港币128460000元,公司应占股权百分比为32.13%,与2022年相同[125] -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票面值为人民币135000000元,公司应占股权百分比为23.38%,与2022年相同[125] - 集团于深圳瑞华泰的权益市值2023年为9.92883亿港元,2022年为11.32053亿港元[126] - 应付一合营企业款2023年为59,087,2022年为37,375[128] - 深圳瑞华泰净资产2023年为890,394千港元,2022年为948,866千港元;集团持有权益比例均为23.38%;集团于深圳瑞华泰的权益账面价值2023年为208,174千港元,2022年为221,845千港元[151] - 重大联营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为359,721千港元,2022年为546,300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3年为2,329,696千港元,2022年为2,074,296千港元[168] - 重大联营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为(899,096)千港元,2022年为(804,291)千港元;非流动负债2023年为(899,927)千港元,2022年为(867,439)千港元[168] - 重大联营公司2023年收入为305,230千港元,2022年为341,303千港元;本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2023年为(17,639)千港元,2022年为(47,374)千港元;已收股息2023年为3,259千港元,2022年为3,474千港元[168] - 集团2023年应占本年度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51千港元,2022年为929千港元;集团于此等联营公司权益的总账面值2023年为32,252千港元,2022年为32,636千港元[170] - 2023年非上市合营企业投资成本、应占自收购后亏损、汇兑调整分别为253,877千港元、(90,075)千港元、(26,38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53,877千港元、(87,884)千港元、(24,229)千港元[170]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一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为16.5%[132] 公司折旧开支情况 - 2022年折旧开支为42941万港元[113] - 2023年折旧开支相关:与低价值资产租赁有关开支52千港元,与短期租赁有关开支1,756千港元,租赁现金流出总额46,663千港元,添置使用权资产4,517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28千港元、1,426千港元、93,295千港元、154,910千港元[139] 公司租赁土地情况 - 2022年集团就50年中国内地租赁土地支付预付款5197.5万港元,2023年无[140] 公司物业公允值及租金情况 - 中国内地零售及办公室楼宇投资物业资本化比率为每年6.5%(零售)及每年4.0%(办公室),与2022年相同[123] - 香港零售每月市场租金为每平方米人民币98元至141元,2022年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01元至155元;办公室每月市场租金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87元,2022年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89元[123] - 工业楼宇经调整市场呎价为每平方呎港币4300元至7200元,2022年为港币5000元至7900元[123] - 中国内地工业楼宇2023年公允值68,577千港元,2022年69,910千港元,资本化比率每年7.5%;办公室楼宇2023年公允
航天控股(0003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