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3 - 中期财报

公司人员变动 - 赖世和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张玉珊小姐于2023年6月1日辞任公司秘书,邓子骐先生于同日获委任[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055[1][7]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计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34] - 公司在本中期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37]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相关规定编制[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基本相同[39] - 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公司首次采用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准则修订[40] - 公司对租赁负债及相关资产分别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规定[43][44]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公司目前暂未应用临时例外条款[52][53] - 公司将对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相关实务声明修订编制报表[54]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集团将在支柱二法例颁布或实质颁布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资料[55] - 集团将在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时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预计影响会计政策披露[60][61] - 公司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认为,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在各重大方面已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2][1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85,1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0,016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178,6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8,039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4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1,977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溢利为 - 68,8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005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项抵免(支出)为11,5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810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亏损)溢利为 - 57,3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19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728.7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824.9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22.6港仙,2022年同期盈利15.1港仙[19]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505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6578亿港元有所下降[22] - 2023年6月30日待售发展中物业为34.5997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32.6097亿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款项为13.1311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3.8418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3.0499亿港元,远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0.8798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7.5485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2731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7.1214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25.519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3182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0.043亿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1.4933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78.8141亿港元[25] - 2022年1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额为8.32058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8.46456亿港元,2023年1月1日为7.8814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7.14933亿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5734.5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3819.5万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为亏损1586.3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2379.7万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643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所耗1.01689亿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62.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7188亿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3647.9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为3247.6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445.8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797.5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297亿港元,期末为1.58164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初为1.4568亿港元,期末为2.36267亿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851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0016亿港元下降约19.52%;除税前亏损为6889.3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为4100.5万港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11.4932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43761亿港元增长约0.49%;综合负债为4.3439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562亿港元增长约22.15%[7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26.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4.8万港元增长约86.67%,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12.4万港元,银行借贷利息为213.9万港元[82]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抵免为1154.8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税项支出为281万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16.6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支出为0[85]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664.9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44.3万港元[9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67.9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218.3万港元[9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732.8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62.6万港元[92] - 2023年上半年撇减存货6.4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7.2万港元[9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185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0[9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728.7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3824.9万港元[9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1613.6万港元[103][106] - 2023年上半年对账面价值1.82917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约1850万港元减值损失,若税前折现率变为16.7%,将再确认约626.6万港元减值[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制造及销售业务下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1.8291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5942亿港元有减值迹象,确认减值亏损约1850万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税前提现率为16.2%,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5%有所上升;五年期后现金流量稳定增长率为2.25%,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07] - 若税前提现率变为16.7%,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确认进一步减值约626.6万港元[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约33.7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公平值减少约445.9万港元[111][1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通过出售附属公司出售投资物业约1.37357亿港元[112][115]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953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质押给银行,2022年12月31日约为9440万港元[112][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添置约3597.5万港元待售发展中物业,2022年同期为6826.3万港元[113][116] - 2023年6月30日,约3.09516亿港元待售发展中物业由中大印刷(清远)有限公司开发,2022年12月31日为2.87898亿港元[118][123] - 2023年6月30日,约3648.1万港元待售发展中物业由清远市中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2022年12月31日为3819.9万港元[118][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分别为2.2139亿港元和2.2285亿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上市股本投资分别为1.7333亿港元和1.7375亿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分别为8.0777亿港元和9.2281亿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经纪行应收款项分别为2315万港元和2279万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分别为2.8357亿港元和3.0265亿港元[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8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5,000港元;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1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63,000港元[144][146][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1,90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107,000港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待售发展中物业之应计建筑成本为40,43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352,000港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8,97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59,000港元[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来自贸易业务的合约负债为43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9,000港元;来自音乐及娱乐业务的合约负债为0,2022年12月31日为1,538,000港元;来自制造及销售业务的合约负债为4,77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01,000港元;来自物业发展业务的合约负债为125,29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约75,48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204,000港元,年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25%至2.25%,以抵押资产及约60,000,000港元的银行存款作抵押[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约10,49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011,000港元,年利率为5.98%,以约309,516,000港元的待售发展中物业作抵押,并由公司董事苏嘉伦担保,其中约10,49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38,483,000港元)须于报告期结束后一年偿还,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6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约7548.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6820.4万港元),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25% - 2.25%年利率计息,由约6000万港元质押资产及质押银行存款抵押[165] - 2023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