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icon
搜索文档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9:32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5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500,000,000 | 本 ...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26 17:32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3][8] - 可填申请表或发邮件索取印刷本,费用全免[4][8] 通讯接收 - 非登记持有人收通讯登载通知邮件需向中介提供邮箱[5][9] - 填回申请表格确认收取印刷本及所选语言版本,申请一年内有效[11] 咨询方式 - 对相关事项有疑问,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6][10]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6 17:31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3] 通讯获取 - 通讯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3][8] - 可填妥回条寄回或电邮获取印刷本,公司免费寄送[4][8] 股东要求 - 登记股东有责任提供有效邮箱地址,未提供或需更新可填回条或电邮[5][9] - 回条需填妥签署,联名股东需首位股东签署,未作选择等情况无效[1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55[11] 通讯内容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报告、中期报告等多种文件[6][9] - 可供采取行动的通讯指要求股东指示行使权利或选择的通讯[7][10][11]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17: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总收益同比下降12.6%至17.4亿港元[17] - 公司收益为1.74亿港元,同比下降12.6%[142] - 集团收入为1.74亿港元,同比下降12.6%[137]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99,19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000千港元,同比下降12.7%[45] - 毛利同比下降17.4%至3.59亿港元[17] - 公司毛利为3590万港元,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42] - 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38] - 本期亏损收窄43.1%至2283.4万港元[17] - 公司六个月净亏损228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10.9万港元收窄43.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260.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05.6万港元亏损收窄43.5%[26] - 公司本期亏损为2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10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42] - 集团期内亏损为2280万港元[139]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4,62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534千港元亏损收窄37.7%[45] - 基本每股亏损8.9港仙,同比改善43.7%(去年同期15.8港仙)[19]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06万港元改善43.6%[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同比下降11.3%至13.81亿港元[1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下降7.6%至5274万港元[17]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4.3%,从315万港元增至360万港元[51] - 制造员工成本及其他相关开支同比增加约5.4%[160][163] - 总体材料消耗率减少约5.2%[160][163] 各条业务线表现:制造及销售业务 - 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为157,78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7,671千港元下降11.2%[38][45] - 制造及销售业务收入为1.578亿港元,同比下降11.2%[159] - 制造及销售业务分类收益减少11.2%至1.578亿港元(对比期:1.777亿港元)[163] - 制造及销售业务分部亏损为510万港元[139]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期分类亏损510万港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60万港元亏损有所改善[160][163] - 制造及销售业务分类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17.0%(对比期:17.9%)[160][163] - 从美国客户一次性收回坏账约500万港元(已往年全额减值)[160][163] 各条业务线表现:贸易业务 - 贸易业务收益为9,75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23千港元下降27.9%[38][45] 各条业务线表现:音乐及娱乐业务 - 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为1,66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4千港元下降8.2%[38][45] - 音乐及娱乐业务分类收益减少8.2%至170万港元(对比期:180万港元)[166][170]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期亏损5.2万港元,较对比期的140万港元亏损大幅减少[166][170]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发展业务 - 物业发展业务分部亏损为590万港元[139] - 中星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183,000平方米,其中70%的建筑工程已完成[179][184] - 中星工业园已签约销售总楼面面积约3,300平方米,但本期未确认收入[180][185]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交付总楼面面积约24,000平方米的工业大厦及宿舍[180][1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政府已发出总楼面面积约56,000平方米的房产证,占已交付面积的67.0%[181][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业务 - 租金收入微增2.3%至391.4万港元[17] - 物业投资业务收益为3,91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27千港元增长2.3%[45] - 物业投资业务总租金收入约390万港元(2024年同期:380万港元)[191][194] - 物业投资业务分部亏损为420万港元[13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400万港元[200] - 投资物业录得公允价值损失约400万港元(2024年同期:损失1,270万港元)[195]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减少4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68万港元减少68.3%[5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402.1万港元,降幅未披露(对比2024年同期减少1268.4万港元)[69] - 上年同期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1270万港元[200] - 公允价值亏损主要因清远物业市场价值及租金下降所致[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放贷业务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大幅下降62.8%至88万港元[17] - 贷款利息收入为88万港元,同比下降62.7%[152] - 放贷业务新贷款总额为610万港元,贷款组合平均年利率为18%[152] - 放贷业务分类亏损为3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30万港元[152] - 应收贷款总额为2872.6万港元,其中企业借款人2380万港元,个人借款人490万港元[149][151] - 应收贷款合约到期分布:一年内2823.9万港元,1-2年内210万港元,2-5年内277万港元[156] - 公司对2720万港元应收贷款已采取法律行动,并计提2420万港元减值损失[15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市场收益为39,14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0,384千港元大幅下降44.4%[38]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为90,77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8,989千港元增长2.0%[38] - 欧洲市场收益为16,96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21千港元增长36.5%[38] - 美国市场收益为17,60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108千港元下降12.5%[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因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公司暂缓清远土地强制拍卖程序[83] - 集团将持续监控香港及中国市场状况[200]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改善86%至226.3万港元亏损[17] - 汇兑差额由负转正,产生1056.7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亏损838万)[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1068.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损失838.0万港元[26]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504.6万港元[17] - 贸易应收款项收回先前撇销金额为504.6万港元[100] - 税项抵免179.5万港元[17] - 公司获得递延税项抵免25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0,导致整体税项抵免179万港元[54] - 非控股权益亏损扩大337.7%至23.2万港元(去年同期5.3万)[19] 现金流量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912.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35.2万港元显著改善[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759.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9.9万港元增长388.9%[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958.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1925.4万港元[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借款7622.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6亿港元减少34.2%[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款8666.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703.8万港元基本持平[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约负债增加4016.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94.5万港元减少8.6%[28] - 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18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5万港元增长247%[6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支出189.2万港元(2024年同期:54.6万港元)[7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31.1%至7647.8万港元(期初5832.6万)[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7647.8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714.4万港元[30] - 银行借款总额减少9.5%至13.84亿港元(期初15.24亿)[24] - 总资产净值下降2.0%至61.35亿港元(期初62.58亿)[24] - 流动负债保持稳定为36.99亿港元(期初36.73亿)[24] - 公司综合资产从2024年末的107.7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06.69亿港元,减少1.02亿港元[48] - 物业发展业务资产增长5.1%,从33.63亿港元增至35.33亿港元[48] - 制造及销售业务资产下降10.3%,从30.76亿港元降至27.59亿港元[48] - 公司综合负债为4.53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4.51亿港元略有增加[48] - 待售发展物业增加3.5%至32.11亿港元(期初31.02亿)[21] - 待售发展中物业及待售物业总额3.21亿港元(2024年末:3.10亿港元)[76] - 待售发展中物业本期增加额851.2万港元(2024年同期:8162.5万港元)[84] - 待售发展中物业总添置约为85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162.5万港元大幅下降89.6%[85]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3.4%至16.52亿港元(去年同期15.99亿)[21] - 清远土地账面价值3692.5万港元(2024年末:3588.5万港元)[7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累计亏损9202.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累计亏损3249.0万港元扩大183.2%[26] - 递延税项资产净额从负171.3万港元改善至正86.1万港元[116] - 税务亏损结转递延税项资产增加171.2万港元至1536.7万港元[117] 投资活动 - 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2,420万港元(2024年底:2,260万港元)[197] - 证券投资录得公允价值收益约140万港元(2024年同期:损失370万港元)[197]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账面价值1317.6万港元,较去年底1308.8万港元小幅增长0.7%[88] - 香港上市股本投资账面价值1098.4万港元,较去年底948.8万港元增长15.8%[88] - 第3级金融资产公平值为1317.6万港元,较期初增加88万港元[126][131] - 第1级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为1098.4万港元[126] - 公司前五大投资金额约1,97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8%[198] - 对中薇资本有限合伙基金的投资占其总股本的1.33%[199] - 中薇资本公允价值达850万港元[199] - 中薇资本投资占集团总资产约0.8%[199] - 中薇资本投资涵盖香港、中国、印尼及新加坡实体[199] - 投资领域包含智能技术、能源、医疗保健及金融科技[199] 应收及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073亿港元,较去年底1.297亿港元下降17.3%[93] - 制造及销售业务0-30天账龄应收款7854.3万港元,较去年底6865.5万港元增长14.4%[93] - 制造及销售业务超过90天账龄应收款1434.7万港元,较去年底569.0万港元增长152.1%[93] - 其他可收回税项2903.3万港元,较去年底2290.1万港元增长26.8%[93] - 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1.540亿港元,非流动部分547.7万港元[95] - 合约资产账面价值2195.2万港元,较去年底2398.0万港元下降8.5%[9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于2024年上半年净减值拨备为3.2万港元及净拨回2.4万港元[100][10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5755.6万港元下降至5214.8万港元,减少540.8万港元[103] - 账龄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314.3万港元增加至365.0万港元[103] - 合约负债总额从2051.9万港元大幅增加至6179.3万港元,增长201%[106] - 物业发展业务合约负债从1622.7万港元激增至5678.2万港元,增长250%[106] 银行借款及融资 - 银行借贷总额从9641.6万港元减少至8777.1万港元[108] - 有抵押银行借贷以6580万港元投资物业及6000万港元质押存款作担保[108] - 固定利率5.98%的银行借贷从3491.2万港元增至3788.6万港元[109] - 非流动银行借贷从3014.5万港元增加至3350.1万港元[109] - 银行借贷约3788.6万港元,年利率5.98%,由投资物业和待售物业抵押及董事担保[111] - 约3350.1万港元银行借贷需在一年内偿还,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11] - 无抵押银行借贷约1274.8万港元,年利率1.45%至1.75%[113] - 财务担保金额为5693万港元,相关质押存款为491.9万港元[132] - 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9665万港元(2024年末:9279.1万港元)被质押给银行[71][74] - 质押给中国银行的待售物业组合账面价值4287万港元(2024年末:4325.5万港元)[84] - 待售发展中物业/待售物业账面总值约4287万港元质押予中国银行作为银行借贷担保[8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星国盛申请冻结中清资产总值2340万元人民币[172][175] - 法院冻结令最近延期至2028年5月12日[173][175] - 清远土地冻结令最新延长至2028年5月12日[82] - 公司或有负债约为5,690万港元(2024年底:1,800万港元),主要涉及阶段性担保[182][185] - 待售物业转为投资物业时产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24.1万港元,计入损益[70] - 关联方租金收入91.1万港元,同比下降42.1%[120]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456.3万港元,同比增长3.9%[120] - 未派发中期股息[136] - 法定股本50亿普通股,已发行253,359,456股[11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为2.53亿股,与去年同期持平[65] - 资本承担总额约9577.7万港元,含物业建设成本8796.4万港元[119] - 四处物业被分类为投资物业并以公允价值列账[200]
000559,三连板!A股这一概念,突然异动拉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2:01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活跃 万向钱潮连续三天涨停 景兴纸业 露笑科技均涨停 宏昌科技 汉威科技 东山精密 首开股份跟涨 [1][5]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 总价值约10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 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7] - 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7] - 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已成为2025年及未来5—10年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 建议关注核心产业链环节具备高竞争壁垒公司的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新进入玩家及潜在颠覆性技术路径带来的估值拉动 [7] 光伏概念异动 - 光伏概念异动拉升 亿晶光电直线拉升涨停 嘉泽新能 双良节能 耀皮玻璃 通威股份等跟涨 [1][8] - 亿晶光电10:32价4.36元 涨跌0.40元(10.10%) 均价4.25元 成交量433万手 成交金额18亿元 [9] - 近期光伏行业中上游多个领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云南市场硅片(P型M10)9月12日报1.2元/片 高于9月10日约1.03元/片 内蒙古市场多晶硅(P型致密料)9月12日报36元/千克 高于9月10日的31元/千克 [9] 大金融板块异动 - 大金融板块盘中异动拉升 首创证券触及涨停 建元信托2连板 [3] 芯片股走强 - 芯片股盘中持续走强 中芯国际A股盘中涨超10% H股涨超5% 双双创历史新高 东芯股份 华虹公司 中巨芯 利扬芯片 芯源微等跟涨 [10] - 20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33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中国大陆销售额达113.6亿美元 同比下滑2% 环比增长11% 以约34.4%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10] - Micro LED芯片市场产值预估于2029年提升至4.61亿美元的规模 [10] 港股科网股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高开高走 盘中大涨超2% 突破今年3月高点 [11] - 百度涨逾11% 阿里巴巴涨近4% 续创近4年新高 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近100% [11] - 港股蔚来 京东集团 美团均上涨 [14] - 恒指稳定处于上升通道 南下北水的加速流入使得市场成交量仍处于高位 在增量资金的支持下港股具备较强的上涨动能 [12] - 9月份美联储打开降息空间后港股资金面或进一步好转 如果后续刺激措施的出台带来国内需求面的显著回升 或者部分高估值板块出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港股的长期行情可以期待 [12]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1:49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500,000,000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5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终止须予披露交易有关提前终止租赁协议
2025-08-29 20:30
租赁协议 - 租户2025年8月29日签确认函提前终止租赁,9月30日生效[4][7] - 提前终止需扣两个月租金补偿,租户交吉交付物业[7] 财务数据 - 公司将终止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价值约170万港元[6][11] - 使用权资产价值计算适用比率低于5%,不构成披露交易[6][11] 其他 - 物业总面积16000平方米,位于深圳龙岗区[15] - 集团业务包括放贷、印刷、艺人管理等[8] - 提前终止因场地规划及业务效益,预计无重大不利影响[10]
中星集团控股(00055)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0.2万港元 同比收窄43.5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9:43
财务表现 - 总收益1.74亿港元 同比减少12.6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0.2万港元 同比收窄43.57% [1] - 每股亏损8.9港仙 [1] 业务分部表现 - 制造及销售业务分类亏损约51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约860万港元收窄 [1] - 物业发展业务分类亏损约59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约700万港元收窄 [1] - 物业投资业务分类亏损约42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约1220万港元显著收窄 [1]
中星集团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0.2万港元 同比收窄43.57%
智通财经· 2025-08-29 19:37
财务表现 - 总收益1.74亿港元 同比减少12.6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0.2万港元 同比收窄43.57% [1] - 每股亏损8.9港仙 [1] 业务分部表现 - 制造及销售业务分类亏损约51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860万港元收窄 [1] - 物业发展业务分类亏损约59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700万港元改善 [1] - 物业投资业务分类亏损约42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1220万港元大幅收窄 [1]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9: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2.7%至1.74亿港元(2024年同期:1.99亿港元)[4] - 货品及服务收益下降12.3%至1.69亿港元(2024年同期:1.93亿港元)[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93.0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9.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3%[14] - 公司收益为1.74亿港元,同比下降12.6%[55] - 本期亏损收窄43.1%至2283万港元(2024年同期:4011万港元)[5] - 公司本期亏损22.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0.1百万港元改善43.6%[9] - 公司净亏损为2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10万港元亏损收窄[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226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005.6万港元收窄43.6%[32]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至8.9港仙(2024年同期:15.8港仙)[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89港元,基于2.534亿股已发行股份计算[33] - 保留溢利累计亏损从69.4百万港元扩大至92.0百万港元[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下降至20.6%(2024年同期:21.8%)[4][5] - 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55] - 製造及銷售業務毛利率下降0.9個百分點至17.0%,主要因生產員工成本增加5.4%[65] - 银行借贷利息开支增至24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2万港元增加12.1%[23] - 员工成本总额7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490万港元增长0.8%[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制造及销售业务 - 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从177.7百万港元降至157.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2%[14][20] - 製造及銷售業務分類虧損51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虧損860萬港元改善[65] - 製造業務收益下降11.2%至1.578億港元[63] - 通过收回美国客户坏账500万港元推动业绩改善[65]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发展业务 - 物业发展业务资产增长至35.330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33.629亿港元增加1.701亿港元(增幅5.1%)[22] - 物业发展业务持有清远土地资产冻结令延长至2028年5月12日[69] - 公司暂缓清远土地拍卖计划,因应中国物业市场低迷[70] - 中星工业园总建筑面积183,000平方米,70%工程已完成[74] - 中星工业园已签约销售楼面面积3,300平方米,预期下半年交付24,000平方米[75]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业务 - 物业投资业务资产增至16.80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6.053亿港元增加752.6万港元(增幅4.7%)[22] - 物业投资业务亏损收窄,从12.2百万港元改善至4.2百万港元[20]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80万港元增长2.6%[8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70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68.5%[8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40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68.4万港元的减少额显著收窄[35] 各条业务线表现:证券买卖业务 - 证券买卖业务从亏损3.8百万港元转为盈利1.1百万港元[20] - 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70万港元[83] - 证券投资已变现收益约38.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83] 各条业务线表现:贸易业务 - 贸易业务收益降至约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50万港元下降27.4%[87] - 贸易业务分类亏损约7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1万港元亏损扩大86.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放贷业务 - 放贷业务平均年利率为18%,新发放贷款总额为610万港元[59] - 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中企业借款为2380万港元,个人借款为490万港元[59] - 贷款利息收入下降62.7%至88万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音乐及娱乐业务 - 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减少8.2%至170万港元,亏损收窄至5.2万港元[67]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大幅下降,从70.4百万港元降至39.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4%[16]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从89.0百万港元微增至90.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16]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和借贷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1.1%至7648万港元(2024年末:5833万港元)[7] - 现金及等价物约1.809亿港元,较期初1.821亿港元微降0.7%[88] - 银行借贷减少10.5%至1.38亿港元(2024年末:1.54亿港元)[8] - 借贷总额约1.992亿港元,较期初2.134亿港元下降6.7%[90] - 资产负债比率32.5%,较期初34.1%下降1.6个百分点[90] - 银行借贷中8780万港元采用固定利率,5060万港元采用浮动利率[91]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待售发展物业增加3.5%至3.21亿港元(2024年末:3.10亿港元)[7] - 待售物业总额增至3.211亿港元,较2024年末3.102亿港元增加1091.4万港元(增幅3.5%)[37] - 待售发展中物业总添置约8,512,000港元,同比减少89.6%(2024年同期:81,625,000港元)[40] - 待售发展中物业/待售物业账面总值约42,870,000港元质押给中国银行作为借贷担保(2024年末:43,255,000港元)[41] - 资产净值下降2.0%至6.14亿港元(2024年末:6.26亿港元)[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107.70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6.691亿港元,减少1.018亿港元(降幅0.9%)[2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07,346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金额14,347千港元(2024年末:129,733千港元/5,690千港元)[4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52,148千港元,其中0-30天账龄占比77.9%(40,325千港元)[49] - 合约负债总额61,793千港元,物业发展业务占比91.9%(56,782千港元)[50] - 待售发展中物业应付建筑成本85,459千港元(2024年末:102,352千港元)[49] - 财务担保金额增至5693万港元,质押银行存款为491.9万港元[52] - 质押资产账面总值2.044亿港元,较去年末1.998亿港元增长2.3%[99] 其他财务数据:收益和拨回 - 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504.6万港元(2024年计提减值亏损0.8万港元)[5]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10.7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损失8.4百万港元显著改善[9] - 银行利息收入从3.4百万港元下降至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9.4%[20]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255.9万港元抵免,而去年同期无此项[24] - 税项支出转为净抵免179.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支出57.5万港元[24] - 其他可收回税项29,033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26.8%(22,901千港元)[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54] - 合约负债订金比例:制造业务10%-50%,物业销售20%-30%[53] - 资本开支约为1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220万港元下降87.3%[95] - 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中国生产设备及工业园建设[95] - 已签约未拨备资本承担为9580万港元,较去年末1.111亿港元减少13.8%[97] - 员工总数930人,较去年末940人减少1.1%[102] - 现金及借贷以港元人民币为主,现金等价物含美元[93] - 人民币汇率风险受密切监控,未使用对冲工具[94] - 抵押银行存款及投资物业作为建筑贷款担保[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股东贷款纠纷涉及金额23,479,330元,法院已多次延长资产冻结令至2028年5月12日[38][40] - 公司或然负债增加至5,690万港元,涉及房产证未发出之按揭担保[77] - 或然负债增至5690万港元,较去年末1800万港元增长216%[98] - 政府已发出56,000平方米房产证,占已交付面积67.0%[77] - 透过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工具投资13,176千港元(2024年末:13,088千港元)[44]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投资10,984千港元(2024年末:9,488千港元)[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