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19 - 2023年整体趋势) - 2019 - 2023年收益分别为119,807千港元、53,925千港元、51,065千港元、60,352千港元、98,375千港元[16] - 201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分别为42,579千港元、(85,705)千港元、(30,356)千港元、(3,631)千港元、(10,849)千港元[16] - 2019 - 2023年每股盈利/(亏损)分别为0.05港元、(0.07)港元、(0.02)港元、(0.19)港仙、(0.56)港仙[18] - 201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561,336千港元、473,049千港元、431,656千港元、405,491千港元、402,095千港元[20] - 2019 - 2023年投资物业分别为151,000千港元、138,000千港元、137,500千港元、687,112千港元、638,215千港元[20] - 2019 - 2023年应收贷款分别为140,000千港元、1,356千港元、10,546千港元、87,556千港元、189,167千港元[20] - 2019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分别为260,159千港元、570,738千港元、562,779千港元、190,960千港元、94,367千港元[20] - 2019 - 2023年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千港元、0千港元、(3,378)千港元、(156,841)千港元、(141,620)千港元[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与2022年对比)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80万港元,每股亏损约0.56港仙,全面亏损总额约3930万港元;2022年对应亏损分别约为360万港元、0.19港仙、1650万港元[33] - 2023年集团收益约984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6040万港元增加约62.9%;年内亏损约660万港元,2022年约为400万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约3.044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1.829亿港元增加约1.215亿港元,客户有953位[38] - 2023年利息收入约505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800万港元增加约2250万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1.149亿港元,2022年约为11.457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9440万港元,2022年为1.91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0倍,2022年为5.2倍;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6310万港元,2022年约为1.215亿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1.08亿港元,2022年为7400万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7%,2022年约为6.5%[57] - 2023年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减值及撇销拨备分别约为1630万港元及150万港元;无抵押货款金额从2022年的9510万港元(占52.0%)增至2023年的2.096亿港元(占68.8%)[58] 业务线发展策略 - 公司主力发展信贷业务,暂停博彩及娱乐业务超一年并将审慎研判是否结束该业务[26][29]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信贷业务、酒店运营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和博彩及娱乐业务[34] - 集团主要有信贷、酒店营运、物业租赁、博彩及娱乐四个业务分部[178] - 自2020年疫情爆发,访港旅客人次大跌,酒店入住率持续低迷,复常后长租业务有序退出,重回日租业务[180] - 集团在中国的物业租赁业务将上海物业内的商铺及场地出租,约四十家第三方业务租户已签订租赁协议[182] - 公司主要从事为娱乐场贵宾房介绍客户及收取博彩中介业务溢利,产生转码数佣金收入,将审慎研判是否退出博彩及娱乐行业[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与2022年对比) - 2023年酒店运营业务平均入住率达92.7%,租金收入约113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730万港元有所改善[42] - 2023年酒店运营业务除税前溢利约240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约2350万港元[43] - 2023年物业租赁业务除税前溢利约1340万港元,2022年约为210万港元[48] - 2023年中国物业租赁业务带来除税前溢利约1520万港元,但被租赁物业公平值亏损约500万港元部分抵销[48] - 2023年博彩及娱乐业务无转码数佣金收益,2022年约为140万港元[50] 公司人员及组织架构 - 2022年9月6日,林益文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张伊炜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为连绮雯女士(主席)、张伊炜先生;非执行董事为Nicholas J. Niglio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一虹先生、虞敷荣先生、杨凯晴女士[85][86][87] - 董事会设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连绮雯女士为提名委员会主席,Nicholas J. Niglio先生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张一虹先生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虞敷荣先生为三个委员会成员,杨凯晴女士为审核委员会成员[88][89] - 林益文先生于2021年7月6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22年9月6日调任高级副总裁,有超18年会计、财务及审计经验[76] - 苏希路女士于2020年5月14日加入公司任财务总监,6月15日任公司秘书,有9年以上审计及会计经验[79] - 叶海龙先生于2020年9月21日加入公司任科技及创新总监,2021年6月1日任首席运营官,有超10年项目开发、金融服务经验[80] - Nicholas J. Niglio先生现年76岁,2007年9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8年8月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有超25年娱乐事业经验[69] - 张一虹先生现年60岁,2007年6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超22年汽车经销行业经验[71]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 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三年[92] - 张一虹先生及虞敷荣先生分别任职十六年及十八年,均超九年[94]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中有三分之一为女性[100] 公司会议及出席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举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102] - 执行董事连绮雯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04] - 执行董事张伊炜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04] - 非执行董事Nicholas J. Niglio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0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一虹、虞敷荣、杨凯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0][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3][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8][119] 公司薪酬及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高级管理层两名成员薪酬介乎港币0元至100万元,一名成员薪酬介乎港币100.0001万元至150万元[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已付及应付外聘核数师法定审核服务费用为93万港币,审阅中期业绩费用为5万港币,核数师薪酬总额为98万港币[128][129] 公司委员会职责及工作情况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与外聘核数师开会两次,年内已审阅集团所采纳会计政策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1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核及批准并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年内向董事会建议个别薪酬待遇等工作[113][115]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年内审阅董事会架构并物色合适董事人选等[117][12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及审阅企业管治政策等[121]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 - 集团建立内部审核职能,采纳多项内部监控规则及程序以实现营运效益等[131][132]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聘请外部专业服务公司对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审核委员会认为无重大内部监控缺失[134] - 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措施以及监控及审查[135] - 信贷部门负责制定信贷业务的内部指引、审批政策及程序[137] 公司信贷业务详情 - 按揭贷款总额约为9490万港元,向20名客户提供,占2023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31.2%,实际年利率介乎11.0%至24.0%,期限介乎12个月至264个月[154] - 私人贷款总额约为2.095亿港元,向933名客户提供,占2023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68.8%,实际年利率介乎13.2%至56.5%,期限介乎6个月至96个月[155] - 续或加借的贷款总额约2750万港元,占2023年6月30日公司整个贷款组合约9.0%[1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首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公司信贷业务收益约11.3%及4.0%[156] - 2023年6月30日,首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占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24.4%及15.4%[156] 公司董事相关规定及活动 - 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所有董事已参与合适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59] - 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附有股东大会投票权)可请求董事召开股东大会[160]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表决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表决成员,可要求公司发出决议通知[165] - 提名董事候选人的书面通知最短期限为至少七日,若在寄发股东大会通告后提交,须在通告翌日起至大会日期前七日止期间内提交[166] - 若在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少于10个营业日收到提名通知,公司需考虑举行续会[167] 公司其他相关事项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19.38823亿股,与2022年持平[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分别约为3.466亿港元及1.277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投资物业楼宇已抵押[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75人[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列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所有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但管理曾每半年向董事会全体成员提供财务表现资料,偏离守则规定,报告期末后已改正[82] - 公司制定证券交易守则,条款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十规定标准,全体董事在2023年6月30日前及年报日期遵守守则[83] - 公司将邀请外聘核数师代表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相关问题[170] - 董事会拥有唯一绝对酌情权宣派和派发股息,其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须符合相关限制,且会定期审阅股息政策[171]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176] - 公司识别出关键持份者包括政府、股东及投资者、雇员、客户、同业及业界组织、公众及社区,并建立多个沟通渠道[186][187] - 公司通过三步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重大性及重要性,即识别行业基准、排序持份者参与、确认重大议题[191][192][193] - 董事会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负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和报告,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194][19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审视不同议题[195] - 公司每年进行重要性评估,利用各种沟通平台及渠道接触、聆听及回应关键持份者[196] - 公司通过三步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范畴的重大性及重要性,即通过行业基准识别、通过持份者参与排列优先次序、根据沟通结果验证及厘定[197] - 董事会应密切审查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目标及指标的实施进展,未达预期可能修正目标及指标[199] - 公司设定未来三至五年的策略目标以制定可行路线图并关注实现愿景的结果[199] - 公司与持份者全面沟通,了解期望及关注,以作出更明智决定并评估管理影响[189] - 公司设定目标要求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研究目标可实现性,目标应与公司抱负及目标平衡[200] - 报告期内,集团于绝对基础上订立目标[200]
金粤控股(0007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