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11港仙,2022年为11.91港仙;2023年每股已宣派末期股息为9.00港仙,2022年为6.00港仙[13] - 2023年营业额为6.00596亿港元,2022年为5.83656亿港元;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842.4万港元,2022年为2527.5万港元[1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金回报率为9.0%,2022年为5.9%[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总营业额约为6.0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纯利增长52%至约3800万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财政年度,集团综合营业额约为6.0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 [31] - 毛利率上升3%至60%,经营溢利约为4000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43% [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净溢利约为3800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52% [33] - 地毯业务营业额约为5.8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整体毛利率为61%,较去年的58%大幅改善 [35] 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益较去年增长8%,亚洲地区收益小幅度减少[22] 业务拓展 - 自2019年起,公司于全球多个主要城市策略性开设七间旗舰店,最新两间于2022及2023年在洛杉矶及三藩市开设[23] - 公司于3月在香港推出太平经典传承册[24] - 公司于2022年7月和2023年6月分别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新开陈列室 [50] 业务推广 - 公司将通过数码营销、社交媒体以及太平及Edward Fields网站推广公司价值,提升品牌知名度[24] 业务优势 - 公司位于中国厦门的工作坊未受疫情影响,稳定的业务模式和员工团队促进公司持续改善表现[25] 业务风险 - 未来一年,高通胀、高利率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使公司短期业务增长面临风险,但公司对持续改善及长期增长持审慎乐观态度[26] 人员规模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制造业业务总人数为576名,去年同期为592人 [38] - 2023年6月底,公司雇员总数为736名,较2022年6月30日下降2% [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男性雇员323人,占比44%,女性雇员413人,占比56%[88] 系统建设 - 公司设立专有销售时点情报系统,完成工作坊ERP系统和全公司销售及分销系统的整合 [40][41] - 集团对美国制造单位之ERP系统进行优化,以支持产能扩张 [42] 资金状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2.18亿港元,并无无抵押银行借贷 [53] 企业管治合规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除报告披露偏离情况外[81] 董事会职责与架构 - 董事会制定公司使命、价值观及策略,认为公司文化与之相符[84]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多元性政策》,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该政策[85] - 董事会目前由1名女性董事及9名男性董事组成,董事年龄介乎49岁至77岁[86]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有1名女性董事[97] - 董事会负责监督和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制定战略、聘任和监管高级管理层等,特定职责可委托给董事委员会[100] - 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职位相互独立,主席为高富华,行政总裁为温敬贤,二者责任分工书面列明[103] - 公司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无服务合约,任期无指定年期,但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104] - 公司现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至少1名具备相关专业资格或专长[105]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每年确认独立性,经提名委员会审阅评估,任职超九年再委任须股东独立决议批准[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权向管理层寻求资料,不得就自身或紧密联系人有重大利益的合约安排投票或计入法定人数,不获授具绩效相关要素的权益薪酬[108] - 主席在其他董事不在场时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讨论重大问题及关注事项[108] - 新董事委任基于提名委员会或股东推荐,董事会委任的董事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可寻求重选连任[110] - 根据公司细则,当时三分之一董事应轮值告退,退任董事可在各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11] - 全体董事获适时告知集团业务主要变动,公司安排培训及简报会并提供阅读材料作为专业发展培训课程,年内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14] - 年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2次用于批准集团中期及末期业绩,其余用于考虑集团财务及经营表现[117] - 公司设有提名、执行、审核及薪酬4个董事会委员会,公司为其提供充足资源履行职责[121]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改动建议、物色董事人选等[123] - 年内公司采纳提名政策及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就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提建议并认为董事会架构等合适[124] 董事任职情况 - 应侯荣自1999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成员[63] - 包立贤自2014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65] - 唐子樑自1997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执行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67] - 梁国辉自2012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执行委员会成员[69] - 冯叶仪皓自2004年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1] - 包立贤自2023年1月1日起任中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兼财务及一般事务委员会主席,高富华自2023年3月22日起任南洋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委员会运作 - 执行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年内举行4次会议,丹尼·葛林自2022年12月6日起辞任成员[126][128][129] - 审核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年内举行4次会议,薛乐德不再担任主席,Nicholas James Debnam自2022年12月9日起获委任为主席[131][132][135]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年内对执行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薪酬福利进行评估,薛乐德不再担任主席,冯叶仪皓自2022年12月6日起获委任为主席,丹尼·葛林同日获委任为成员[138][140][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高富华等董事出席董事会、各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有相应记录[143][144] - 主席于年内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董事投入时间精力及集团业务策略[146] - 执行委员会负责监察业务及运营表现、战略布局进程,审阅财务表现等[12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监督公司与外聘核数师关系、审阅集团财政资料等[131]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对公司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薪酬政策架构提建议等[139] - 管理层受邀参加会议向董事提供资讯,公司尽力回应董事问题[130] - 审核委员会确信公司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平呈现集团财务状况及业绩[134] 政策制度 - 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明确董事提名及委任标准与程序[147] - 薪酬政策旨在提高雇员积极性,薪酬依岗位和个人表现等确定,薪酬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高薪酬[151][152] - 董事会采纳举报和反贪污政策,定期审核确保有效性[153] - 公司2018年12月14日采纳股息政策,派息需考虑财务表现等多因素,且遵守法规[154][155][156] 核数费用 - 回顾年内,外聘核数师毕马威的核数服务费用为2641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1506万港元[159][160]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核委员会协助管理监督[162][163] - 集团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风险评估涵盖五个核心阶段,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按季审阅报告[165][166] - 内部审核职能独立,按计划和要求审核系统效益,审核委员会定期审阅发现并向董事会报告[1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足够,审核委员会认为员工资源和资历足够[168] 内幕消息管理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采取提高雇员保密意识等措施[169] 股东权益 - 重大事项在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股东有权发言及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登载[170] - 持有不少于公司附有表决权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71]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需在股东大会举行最少7日前送达相关通知[173] 股东沟通 - 股东沟通政策旨在维持有效、透明等资讯传达,列有多种沟通渠道并定期审阅[177][178] 公司细则 - 公司经修订及重述公司细则于2022年12月9日获股东大会批准及采纳,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载[18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公司呈列2022/23财政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管理方针及表现[184] - 报告期间为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85] - 报告范围主要涵盖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厦门生产工作坊、各地陈列室及销售办事处等[186]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指引编撰,遵循四项报告原则[18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于2023年9月22日获董事会批准[190] 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 - 公司设立环境、健康及安全部门,负责管理政策程序、推行环保行动和资源管理[194] - 自2022年2月起,创新总监职责扩大至涵盖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196] - 公司每月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培训课程[197]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雇员、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公众等持份者保持沟通[198][200]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法规遵守、持份者参与、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及风险管理等事宜[190][192] - 生产工作坊各部门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并改正,由管理代表向环境、健康及安全部门报告[195] - 公司根据持份者意见设定环境、社会及管治发展方向[191] - 公司补充环境、健康及安全事宜指引和政策,确保员工遵循程序[194] - 公司与生产设施管理人员和销售网络、营销团队紧密合作并提供资讯和见解[197]
TAI PING CARPET(00146)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