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有李海涛(主席)、刘征宇(总裁)等[11]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为00152[11] - 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多期人民币债券,如2021年第一期(债券代号:149689)等[11]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12] - 公司香港法律顾为礼德齐伯礼律师行[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12]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13] - 公司主要在中国进行经营活动,公司为百慕大注册的投资控股公司,股份于港交所上市,主要附属公司深圳高速于港交所及上交所上市[19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为战略区域,介入“水陆空铁”及收费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等业务[6] - 公司构建以南京西坝港及靖江港为枢纽港的港口网络布局,“十四五”坚持“并购为主,新建为辅”原则[91]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工作主基调,在资金、投资、安全等方面求「稳」,在经营水平等方面求「进」[131]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围绕「水陆空铁+智冷」全景物流仓储节点为基础的战略性设施网络进行优化布局[132] 公司各业务线权益占比 - 公司在物流业务、港口及相关服务、收费公路、大环保、其他投资等领域有不同权益占比,如深国际华南物流园权益占比90%等[9] - 深国际物流港(杭州二期)、深国际物流港(合肥肥东)及深国际物流港(南昌经开)由公司占40%权益的合营企业持有[10] - 公司持有南京西壩港70%权益[92] - 公司持有靖江港项目70%权益[95] - 公司持有沈丘港项目40%权益[96] - 公司持有丰城港项目20%权益[96] - 公司通过持有约52%权益的附属公司深圳高速统筹经营收费公路业务[102] - 公司持有约71.83%股权的湾区发展分别享有广深高速45%和西线高速50%的利润分配权益[109] - 深圳高速持有环境公司、新能源公司、基建环保公司、深圳光明深高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权益,持有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1.25%权益[116] - 深圳高速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深圳金深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其65%股权[119] - 深圳高速持有51%股权的南京风电公司运营表现欠佳[119] - 深圳峰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完成收购南京安维士51%股权[119] - 深圳高速间接持有63.33%股权的乾泰公司业务开展未达预期[12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约69.1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 [17] - 股东应占盈利较去年同期下跌84%至9205万港元 [17] - 受人民币大幅贬值影响,集团产生净汇兑亏损约港币6.10亿元[23]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271.4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5%[142]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1.3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142]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520.10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6%[142] - 2023年6月30日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293.1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6%[14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为106.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24%[142] - 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01.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142] - 2023年6月30日借贷净额为395.2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14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及总权益分别约为港币1271.48亿元及港币520.10亿元,股东应占资产净值约为港币293.13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12.2元,较去年年底下跌7%,资产负债率为59%,负债比率为76%,较去年年底上升4个百分点[143] - 本期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约为港币16.28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约为港币18.70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约为港币24.86亿元[14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约港币106.54亿元,较去年年底下跌24%[145] - 本期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37亿元(相当于港币40亿元),预计2023年下半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6亿元(相当于港币61亿元)[1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约为港币501.83亿元,较去年年底下跌7%,借贷分别有54%、28%及18%于一年内、第二至第五年以及第五年或以後到期偿还[149][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人民币借贷与外币借贷的比例约为56%:44%[1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备用银行信贷额度约港币884亿元[1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6,158,83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7,486,998千元港币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028,45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362,552千元港币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盈利为1,882,68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008,198千元港币大幅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及财务成本前盈利为2,284,07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920,150千元港币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盈利为996,5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38,867千元港币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纯利为557,56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181,502千元港币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费用为(2,538,717)千元港币,较2022年同期的(2,866,482)千元港币有所减少[1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费用总额为(1,912,386)千元港币,较2022年同期的(1,684,980)千元港币增加[182] - 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为0.04港币,2022年同期为0.26港币[179] - 2023年1月1日经审计的总权益为55199174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总权益为52010246千港元,减少了3188928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纯利为626331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92045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占534286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费用为2538717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1440207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占1098510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1276542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586313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占690229千港元[187] - 2023年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627783千港元,较2022年的4210633千港元减少了2582850千港元[189]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的净现金为1869875千港元,2022年为6494894千港元,减少了4625019千港元[189]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的净现金为2485525千港元,2022年产生的净现金为3523197千港元,减少了6008722千港元[18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727617千港元,2022年净增加1238936千港元[189]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99657千港元,较期初的10829873千港元减少了3130216千港元[189] 物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流业务整体收入约9.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 [17] - 物流业务股东应占盈利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27%至3.92亿港元 [17] - 2023年上半年新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物流面积约22万平方米 [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近40个物流节点城市布局,总运营面积逾450万平方米 [20] - 公司已在14个关键节点城市完成“一城多园”布局 [20] - 公司成功获取深圳平湖南项目约33.4万平方米的物流用地 [18] - 公司积极推动以杭州及贵州的成熟物流港项目为底层资产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工作 [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全国近40个物流节点城市布局,管理及经营34个物流项目,规划土地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已获取经营权土地面积约853万平方米,运营面积约453万平方米,成熟物流园区综合出租率约82%[2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大湾区共布局13个物流项目,其中已运营/管理项目4个,建设中项目6个[27] - 深国际华南物流园位于深圳龙华区,占地面积约57.8万平方米,一期项目按规划向数字经济园区转型[28] - 深国际西部物流园位于深圳南山区,总运营面积约12.2万平方米,2023年6月30日园区整体出租率达100%[28] - 深国际康淮电商中心运营面积约14.3万平方米,2023年6月30日整体出租率达93.8%[29] - 2023年7月公司以约7.49亿元收购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坪山东),总面积约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30] - 深国际铁路枢纽物流港(深圳平湖南)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物流仓储建筑面积预计约85万平方米[32] - 深圳平湖南项目一期已运营铁路货场/堆场面积约17万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陆续交接[33] - 2023年6月25日公司以11.87亿元竞得深圳平湖南项目上盖仓储土地使用权,拟建设85万平方米物流仓储设施[34]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黎光)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2023年下半年分批运营[37]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盐田)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2.7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底竣工运营[37] - 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坪山)70%权益收购,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38]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坪山)2023年5月30日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运营[38] - 深圳平湖南项目二期预计2023年底或2024年初全面开工,争取2026年建成[34] - 深国际公路枢纽物流港(深圳宝安)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2023年7月所在的深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建设名单,公司正推进土地获取工作[39]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中山火炬)总运营面积约6.6万平方米,2023年6月30日出租率近100%[40]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佛山南海)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深国际智慧物流港(佛山顺德)建筑面积约33.7万平方米,预计分别于2024年及2025年投入运营[40] -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佛山高明)占地面积约15.7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内开工建设[4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其他地区(不含大湾区)34个物流节点城市布局,30个项目运营,总运营面积约389万平方米[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取太原项目(占地面积约12.7万平方米)及成都温江项目(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仓储用地[44] - 2023年6月30日,金华义乌项目、长沙项目二期A项目建成运营,新增运营面积逾22万平方米[4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4个新开工项目建筑面积合计约52万平方米,4个续建项目建筑面积合计约43万平方米[45] - 深国际物流港(石家庄正定)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2023年6月30日已运营面积约6.4万平方米[4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以约17.10亿元收购深国际物流港(郑州新郑)及深国际物流港(合肥肥西),总占地面积约91.9万平方米,运营面积约40.6万平方米[48] - 公司探索物流港资产证券化路径,实施“投建融管”闭环商业模式,可回笼资金、缩短回报周期、降低负债率、提前兑现资产增值收益[49] - 2021年公司与金石投资共同发起设立深石基金,已将南昌、合肥及杭州的物流港项目置入,目前运作正常,经营稳定[52] - 公司积极筹划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首批拟以杭州及贵州的成熟物流港项目为底层资产,目前处于申报准备阶段并取得阶段性进展[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大湾区物流港规划土地面积234.1万平方米,已获取土地面积216.6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面积64.3万平方米[55] - 深国际铁路枢纽物流港规划土地面积90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55] - 深国际华南物流园(深圳)已获取土地面积57.8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面积31.2万平方米,2003年投入运营[55] - 深国际西部物流园(深圳)已投入运营面积12.2万平方米,2003年投入运营[55] - 深国际康淮电商中心(深圳)已投入运营面积1
深圳国际(0015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