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科达科技(00519)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亏损约4366.6万港元,主要因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2912.3万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净额1420万港元[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2.809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2.951亿港元下降1420万港元[28] - 2023财年公司投资物业贡献租金收入482.3万港元,较2022年的440.6万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3财年公司来自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利息及股息收入为66.4万港元,较2022年的202万港元减少[30] - 2023财年公司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88.9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净额93.7万港元[30] - 2023财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2912.3万港元,2022年为1.28823亿港元[30] - 集团收益从2022财年的1113.1万港元增加8254.2万港元或约742%至2023财年的9367.3万港元,2023财年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收益为8818.6万港元,毛利率约20%[37] - 2023财年集团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88.9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净额93.7万港元[38] - 集团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减少净额从2022财年的1.28823亿港元减少9970万港元或约77%至2023财年的2912.3万港元[39] - 2023财年集团确认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净额1420万港元,2022年为2160万港元[47] - 2023财年集团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845万港元,2022年为1861.8万港元[48] - 销售开支从2022财年的495.6万港元减少231.7万港元或约47%至2023财年的263.9万港元[49] - 行政费用从2022财年的3067.5万港元减少457.9万港元或约15%至2023财年的2609.6万港元[50] - 融资成本从2022财年的547.2万港元增加395.7万港元或约72%至2023财年的942.9万港元[51] - 年度亏损从2022财年的1.62877亿港元减少1.19211亿港元或约73%至2023财年的4366.6万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50514亿港元(2022年:10.70444亿港元),流动负债为4.01822亿港元(2022年:4.6276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4倍(2022年:约2.3倍)[53]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8.02147亿港元(2022年:8.72987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2.10124亿港元(2022年:2.4421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6%(2022年:28%)[5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约2.0219亿港元(2022年:2.3219亿港元)及793.4万港元(2022年:1202.8万港元)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60] - 2023年6月30日,抵押投资物业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项下账面价值分别为2.809亿港元及6663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2.951亿港元及6849.8万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约2724.4万港元(2022年为2105.2万港元)已质押作孖展贷款融资抵押品,且无动用孖展贷款融资[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及执行董事共32名(2022年为38名)[69]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包括董事酬金在内的员工总成本为1243.4万港元(2022年为1077.6万港元)[69] - 公司2023财年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也未派发[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储备总计约6769.1万港元,2022年为7339万港元[93] - 2023财年,集团用于五大供应商及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中分别有54%及29%来自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95] - 2023财年,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应占收入总额分别为集团收入的8%及3%[95] - 公司2023财年无发行任何债权证[89] - 2023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1] - 集团2023财政年度慈善捐款为10,000港元,2022年为12,000港元[125]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核数师审计服务应付酬金为920,000港元,非审计相关服务酬金为95,000港元[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无锡物业项目第三期部分公寓交付并确认收益8818.6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31%,6月30日已签约但未交付物业合约销售额约为2622.9万港元[26] - 无锡物业项目于2023年6月30日竣工,第一、二、三期公寓部分建设分别于2019年、2020年及2022年第三季度竣工[26] - 公司于2018年10月开始对香港金钟道物业进行分拆,工程于2019年2月完成,四个单位于2019年出售[27] 公司业务拓展与投资情况 - 2023年公司设立一家附属公司,探寻自动驾驶科技创新领域的机遇[22] - 2021年9月公司收到Green Asia基金赎回款项约565.7万港元,2022年1月发出赎回通知,赎回款项约3049.7万港元,但未收到款项[32] - 公司已收取Green Asia基金首期股息857.9万港元,收回率约28.13%[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Green Asia Restructure SP及Green Asia Restructure SP II股份分别为11756股及5289股,占比均为100%,投资公允值分别为776.7万港元及745.2万港元,总公允值占集团总资产约1.17%[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卓尔智联1.23876亿股普通股,占比约1.0%,投资公允值约4583.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3.53%,2023财年出售1047.8万股,确认出售亏损115.9万港元,投资公允值减少1734.3万港元[35] - 2023财年,公司并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属公司及合营公司,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其他未来计划[62][64] 应收贷款情况 - 2020财年应收贷款出现信贷减值5898.9万港元,2021财年和2022财年分别收到部分还款1000万港元,2022年7月进一步收到还款2520.8万港元[58] 公司人员与股权情况 - 吴瞻明先生59岁,2019年8月加入集团[73] - 吴涛先生54岁,2019年8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2年5月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拥有24年经验[74] - 余达志先生58岁,2016年9月加入集团[75] - 朱新晖先生54岁,2022年5月加入集团,在银行及金融业有超30年经验[76] - 2023年6月30日,吴瞻明先生持有公司279,93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17%[108] - 2023年6月30日,李芙毅女士持有公司279,930,95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17%[114] - 公司购股计划已于2022年11月14日届满[110]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最少25%由公众持有[124]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赵杰文于2023年5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陈建强医生于2023年6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赵先生自2023年5月23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陈医生任期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00] - 余先生及朱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0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无根据上市规则须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6] - 2023财政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及规例的情况[126] - 公司2023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续聘该公司为核数师的决议案,核数师过往三年无变动[128] - 公司2023财政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第B.2.2条及第C.2.1条[131] - 为遵守守则条文第B.2.2条,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修订公司细则[132] - 2023财政年度,吴瞻明为公司主席兼署理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不损害权责平衡,会不时检讨架构[135]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23财政年度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36] - 2023财政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执行董事为吴瞻明、吴涛,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余达志等[139][140] - 赵杰文于2023年5月23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建强于2023年6月29日获委任,之后公司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141] - 公司每年至少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大约每季一次,全体董事获发不少于十四天通知[145] - 其他董事会会议及董事委员会会议一般发出合理通知,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寄发[146] - 2023财政年度,全体董事通过专题讨论和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144] - 2023财政年度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48] - 执行董事吴瞻明、吴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独立非执行董事余达志、朱新晖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赵杰文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陈建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0%,股东大会出席率0%[149] - 2023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朱新晖、余达志、吴瞻明出席率100%,赵杰文出席率0%[155] - 2023财政年度高级管理成员(董事除外)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2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的有1人[159] - 2023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吴瞻明、余达志出席率100%,赵杰文出席率100%,朱新晖出席率100%[162]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标:至少1/3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标:至少1名董事会成员获得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16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标:至少1名董事会成员为女性,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实现[16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新晖、余达志及一名执行董事吴瞻明,朱新晖为主席[15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新晖、余达志及一名执行董事吴瞻明,吴瞻明为主席[1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体员工中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167]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余达志为主席,负责协助董事会应用财务报告等原则[177][178] - 审核委员会2023财政年度工作包括审阅财务报表、讨论会计政策、审核风险管理等[178][179] - 董事会负责呈列公平清晰的财务报告,确认对2023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80] - 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必要阐释和资料,公司向董事提供每月更新资料[181] - 董事不知悉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81]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集团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职责[182] - 董事会确认维持充分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责任,并持续每年评估其有效性[184]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察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85] - 管理层负责识别及监控日常业务风险,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汇报[186] - 2023财政年度公司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对多间附属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评估[187] - 集团风险管理程序纳入日常营运,自下而上搜集重大风险因素[188][190] - 公司在营运层面制定明确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等措施[191] - 2023财政年度董事会检讨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成效[194] - 2023财政年度集团委聘内部监控顾问进行内部监控检讨,涵盖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196] - 股东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带有投票权的公司缴足股本,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200] 基金估值情况 - Green Asia基金估值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贴现率约为19%,未结算现金流量应收款项收回率为41.9%[43][44] 过往业绩与资产负债概要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已公布业绩以及资产和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147页[8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度假村及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和投资控股业务[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