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海控股(00680) - 2023 - 年度业绩
南海控股南海控股(HK:00680)2024-03-28 22:22

财务业绩 - 2023年收益为117.8414亿元,2022年为109.5791亿元[2][5] - 2023年经营所得溢利为2.54265亿元,2022年为2.53671亿元[2][5]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116.7万元,2022年为1.11235亿元[2][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8元,2022年为0.10元[2][5] - 2023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8049.7万元,2022年为1.0876亿元[7]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117.8414亿人民币,2022年为109.5791亿人民币[17] - 2023年租赁及设施使用、废水处理及公用事业、销售货品及配套业务的可报告分部收益分别为47.6977亿、44.3993亿、36.2456亿人民币,2022年分别为43.1391亿、43.3322亿、27.6725亿人民币[21][22]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54.4807亿人民币,2022年为50.1128亿人民币[21][22] - 2023年年度折旧及摊销为26.4263亿人民币,2022年为21.9213亿人民币[21][22]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11.7308亿人民币,2022年为15.2211亿人民币[23] - 2023年来自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为1.30453亿人民币,2022年为1.20902亿人民币[1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任何与其交易额超过集团总收益10%的客户[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其他收益为人民币2150.3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437万元[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79.9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68.8万元[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3695.7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0146万元,借款资本化年利率为4.87%至6.20%,2022年为5.7%至6.55%[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3962.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3340.4万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折旧及摊销为人民币26426.3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1921.3万元[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存货成本为人民币36279.1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34218.9万元[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核数师酬金为人民币301.6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340万元[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391.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090.7万元[33]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合计35,216千元,2022年为43,506千元[34] - 2023年研发开支额外扣减使所得税减少689.6万元,2022年为535.7万元[35] - 2023年集团香港附属公司中国预扣税采用5%税率,2022年为10%,收到724.5万元预扣税退还[3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9116.7万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1.09469亿股计算,2022年对应数据为11123.5万元和11.16457亿股[37] - 2023年及2022年均无发行摊薄潜在普通股[39] - 2023年报告期结束后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金额为10051.4万元,2022年为每股0.05港元,金额为4928.9万元[40] - 2023年批准并支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金额为4928.9万元,2022年无[41]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1178.4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7.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91.2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18.0%[56] - 来自租赁及设施使用服务的收益约为人民币440.9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28.3百万元或6.9%[72] - 废水处理费用约为人民币239.2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6.4百万元或2.7%[74] - 蒸汽费约为人民币117.7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人民币3.6百万元或3.0%[75] - 公用事业系统维修费约为人民币86.3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7.1百万元或9.0%[76] - 消耗品的销售约为人民币258.7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41.0百万元[77] - 运营成本从2022年约8.62亿元增至2023年约9.41亿元,增幅9.2%[78] - 折旧及摊销从2022年约2.192亿元增至2023年约2.643亿元,增幅20.6%[79] - 存货成本从2022年约3.422亿元增至2023年约3.628亿元,增幅6.0%[80]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约1.334亿元增至2023年约1.396亿元,增幅4.7%[81] - 公用事业成本从2022年约3290万元增至2023年约3790万元,增幅15.2%[82] - 其他开支从2022年约1.342亿元增至2023年约1.364亿元,增幅1.6%[85] - 其他收益从2022年约2440万元减至2023年约2150万元,减幅11.9%[86] - 经营所得溢利从2022年约2.537亿元增至2023年约2.543亿元,增幅0.2%,经营溢利率从23.1%降至21.6%[87] - 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1.015亿元增至2023年约1.37亿元,增幅35.0%[88] - 除税前溢利从2022年约1.522亿元减至2023年约1.173亿元,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4350万元减至2023年约3520万元[89][90]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从2022年约1.112亿元降至2023年约9120万元,减少约2000万元[91]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178.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7.5%[70]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资产总额为49.34102亿元,2022年为43.72118亿元[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2.42575亿元,2022年为13.65453亿元[2] - 2023年经营利润率为21.6%,2022年为23.1%[2] - 2023年净利润率为7.0%,2022年为9.9%[2]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1811757千元,2022年为1547656千元[9] - 2023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13446千元,2022年为459千元[9] - 2023年12月31日递延收入为100419千元,2022年为98036千元[9] - 2023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为5850千元,2022年为4551千元[9]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242575千元,2022年为1365453千元[9]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937305000元,2022年为854989000元[1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合约项下剩余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总额为人民币10.16216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2.02194亿元[25] - 2023年未折现租赁付款总额为人民币48939.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5146.2万元[27]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资产8.2275亿元,流动负债17.60055亿元,净流动负债约9.373亿元;2022年末分别为5.00974亿元、13.55963亿元、8.55亿元[92] - 2023年末计息贷款总额为27.507亿元,2022年末为22.33241亿元[93][94]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约为221.4%,2022年末为163.6%[94] - 2023年末经调整净负债股本比率为1.96,2022年末为1.46[96] - 2023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3.82834亿元,2022年为2.42353亿元[45] - 2023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7.93076亿元,2022年为6.38557亿元[49] - 2023年末应收账款和应收汇票1 - 3个月账龄为2.0503亿元,2022年为1.6416亿元[48] - 2023年末贸易应付账款1个月内账龄为6.4605亿元,2022年为5.6651亿元[51]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总计2750680千元,2022年为2233241千元[52][53] - 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和担保银行贷款为2679963千元,2022年为2130886千元[52] - 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其他借贷为69573千元,2022年为102355千元[52] - 2023年12月31日,未抵押和未担保其他借贷为1144千元,2022年为0千元[52] - 2023年12月31日,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借贷为938923千元,2022年为685585千元[53] - 2023年12月31日,1年后但2年内偿还的借贷为356004千元,2022年为461885千元[53] - 2023年12月31日,2年后但5年内偿还的借贷为1026750千元,2022年为731115千元[53] - 2023年末账面价值约8.544亿元及10.541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投资物业等已被质押[98] - 2023年末账面价值约1.778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已被质押,2022年末约3.425亿元[98] - 2023年末账面价值860万元的其他借贷保证金已被质押,2022年末为360万元[98] - 2023年末账面价值4680万元的使用受限银行存款已被质押,2022年末为4530万元[98]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活动为工业园区物业发展及管理、电镀废水处理以及销售货品及配套业务[15] - 公司按业务线划分为租赁及设施使用、废水处理及公用事业、销售货品及配套业务三个可报告分部[19] - 报告分部溢利用「经调整EBITDA」计量,盈利已就未具体分配至个别分部的项目作出调整[20] - 公司绝大部分收益及非流动资产产生自及位于中国[24] - 公司位于江苏泰兴市的第五个产业园一期于2023年10月份完工并进入调试生产阶段[57] - 2023年12月31日,五个产业园总可出租面积为1178000平方米,总已出租面积为970000平方米,出租率为82.3%;2022年总可出租面积为1084000平方米,总已出租面积为866000平方米,出租率为79.9%[59] - 2023年12月31日,广东惠州、天津滨海、华中、青神及华东园区总可出租面积分别约为501,000、309,000、143,000、105,000及120,000平方米,出租率分别为95.8%、90.9%、39.2%、46.7%和86.7%[6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每日最高废水处理能力总额达23,500吨,年平均每日废水处理量约为9,747吨,废水处理年均利用率约41.5%,较2022年下降[61][62] - 2023年12月31日,广东惠州园区每日最高废水处理能力总额达10,000吨,年平均每日废水处理量为7,363吨,废水处理年均利用率为73.6%,较2022年略增[62] - 2023年12月31日,天津滨海园区每日最高废水处理能力总额达6,000吨,年平均每日废水处理量为2,040吨,废水处理年均利用率为34.0%,较2022年略降[62] - 2023年12月31日,华中园区每日最高废水处理能力总额达2,500吨,年平均每日废水处理量为282吨,废水处理年均利用率为11.3%,较2022年上升6.8%[63] - 2023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