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 - 公司致力于研发智能人形机器人及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领域取得突破[33] - 机器人技术方面,提升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技术,在感知驱动的步态规划与生成取得进展,研发多种伺服驱动器和传动技术[34] - 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将高性能视觉模型轻量化落地,自研低成本双目深度相机套件,实现全景感知功能,研发离线语音全链路交互技术[35][36] -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方面,升级USLAM定位导航系统,研发园区室外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不依赖RTK高精定位的无人物流车智能驾驶方案[37] -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方面,研究多模态语言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实现机器人自主任务规划框架,提升多任务决策和执行能力[38] - 2023年构建教育软硬件技术开发平台,研发新一代教育平台并接入AI大模型[40][41] - 公司以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期望在具身智能技术上实现突破[53] - 公司持续投入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研发,还将多模态感知和大模型技术作为重要战略,研究具身智能技术[54][55][56] 研发开支 - 2022年和2023年研发开支分别为4.283亿元和4.905亿元,分别占年内总收益的42.5%及47.5%[39] - 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4.283亿元增至2023年的4.905亿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从42.5%增至46.4%[73] 业务收入 - 2023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3.474亿元,较2022年减少32.6%,占总收益32.9%[43] - 2023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3.697亿元,较2022年增加47.9%,占总收益35.9%[47] - 2023年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0.622亿元,较2022年减少24.5%,占总收益5.9%[50] - 2023年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2.536亿元,较2022年增加91.5%,占总收益24%[52]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0.557亿元,较2022年的10.083亿元增加4.7%[62]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2年的5.167亿元减少32.8%至2023年的3.473亿元[65]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2年的2.634亿元增加47.9%至2023年的3.897亿元[66] - 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2年的8240万元减少24.5%至2023年的6220万元[67]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由2022年的1.324亿元增加91.5%至2023年的2.536亿元[68] - 其他收益由2022年的940万元增加189.4%至2023年的2720万元[70] 产品发布与量产 - 2023年推出UGOT通用拟态拼搭机器人,在Kickstarter众筹目标达成[42] - 2023年Chitu赤兔L4级无人物流车发布,获创新产品奖[45] - 2023年Wali T3000拖挂牵引机器人实现量产[46] - 2023年开发多款定制机器人,配送机器人Cadebot推向市场,有近百家代理合作[48] 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毛利为3.33亿元,较2022年的3.97亿元减少16.2%,2023年及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31.5%及39.4%[59][69] - 2023年公司亏损为12.646亿元,而2022年亏损为9.874亿元[59] - 销售费用由2022年的3.733亿元增加1.328亿元至2023年的5.06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2年的37.0%增加至2023年的47.9%[71] - 管理费用从2022年的4.097亿元降至2023年的3.997亿元,占集团收入百分比从40.9%降至37.9%[72]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4640万元增至2023年的1.45亿元[74] - 财务费用从2022年的20万元增至2023年的900万元[76]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的1650万元增至2023年的3740万元,2022年及2023年年内亏损分别为9.874亿元及12.646亿元[77] - 2023年用于营运的现金约为10亿元(2022年为5.38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209亿元(2022年为1.454亿元),外部银行借贷约14.535亿元(2022年为8.227亿元)[83] - 集团2022年及2023年的杠杆比率分别为85.4%及73.3%,流动比率分别为1.0倍及1.5倍[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4.535亿元,较2022年的8.227亿元增加[85]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附属公司100%股权已质押作银行贷款担保[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9.0%以人民币计值(2022年为85.7%),17.4%以港元计值(2022年为6.8%)[87] - 2023年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000.5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821百万元,主要因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增加179.5百万元[88] - 2023年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40.7百万元,主要与深圳总部建设有关[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45.7百万元(2022年为55.2百万元),租赁负债为人民币77.0百万元(2022年为66.1百万元)[93]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达人民币32.0百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人民币2.6百万元[93] 人员信息 - 周剑为集团创始人,任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领导董事会等工作[94] - 熊友军为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兼副总经理,负责技术研发管理[97] - 王琳为执行董事、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兼董事会主席助理,负责协调公司级项目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100] - 刘明于201X年7月加入公司,2020年3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担任人力资源副总裁[103] - 夏佐全于2015年X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02年X月起加入比亚迪,自2003年X月起创立深圳市正轩投资有限公司[106][107][108] - 周志峰于2015年X月20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4年5月起任职于启明创投,担任合伙人[110][111] - 陈强于2022年11月29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2年10月起任职于九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13][114] - 赵杰于2019年3月23日首次加入集团担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王女士在加入集团前,于200X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优铠(深圳)机械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该公司于2020年11月撤销注册[102] - 刘明分别于1999年7月及2002年3月获得中国同济大学管理工程(投资经济)工学学士学位及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学位[105] - 夏佐全于2007年7月获得中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9] - 周志峰于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1年5月自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2] - 陈强于2005年X月毕业于中国湘潭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15] - 赵先生自2010年起任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自2017年9月至2023年9月任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自201X年10月起任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17] - 熊先生于2019年3月23日加入公司任独立董事,2022年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近40年会计及学术经验[119][120] - 潘先生于2022年11月29日加入公司任独立董事,12月9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等职[123][124] - 梁先生于2023年2月1X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X4年起在香港任私人执业律师[124][125] - 邓先生于2017年12月加入公司董事秘书办公室,2019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监事,任监事会主席兼合规遵从中心总经理[129] - 贲先生于2020年2月加入公司任信息技术总经理,3月20日获委任为监事[131] - 王女士于201X年X月加入公司任内部控制总监,现任职工代表监事兼内部审核总监[133] - 周剑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136] - 熊先生曾在沙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任独立董事[121] - 梁先生自2005年11月至今任中国波顿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4年9月至今任高阳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6][127] - 张钜为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2022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37][140] - 伍伟琴2022年12月27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在公司秘书专业有逾10年经验[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013名全职雇员,1997名就职于中国内地[88] 上市情况 - 公司H股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6]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上市[182]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上市[194][196]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础[145] - 上市后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有关期间无雇员违反事件[147]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衡组成[150] - 董事会成员包括周剑等4名执行董事、夏佐全等3名非执行董事、赵杰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3][154] - 常规董事会会议至少每年召开四次,主席应每年最少一次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开会,2023年有关期间未开会[156] - 2023年有关期间公司未举行股东大会[157]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控制公司责任,通过委员会指导管理,监察运营及财务表现[159] - 董事会保留政策、策略、预算等重要事项决定权,日常运营管理职责转授予管理层[162] - 周剑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该安排合适且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164] - 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166] - 公司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将于2024年对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年度审阅[168][169] - 董事任期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现任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多在2022年12月9日委任[170] - 公司所有董事及监事的委任期均有效至本届董事会届满(2025年),届满后续聘[172] - 新任董事获正式及全面入职培训,包括考察厂房场地和与高管会面[175] - 公司为董事安排内部通报会、提供阅读材料,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费用公司承担[176] - 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培训课程,涵盖董事职责及责任[177] - 各董事于2023年12月21日取得上市规则规定的法律意见,确认了解董事义务[178] - 董事会设立审核、环境社会及管治及可持续发展、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五个委员会[1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熊楚熊任主席[181] - 环境、社会及管治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明任主席[18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潘福全任主席[186]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赵杰任主席[191] - 有关期间内审核、环境社会及管治及可持续发展、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均未举行会议[182][185][19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建议委任外部审计师等多项工作[18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等多项工作[187][188]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建议、物色董事人选等[192]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会组成时考虑多元化政策,必要时商定可计量目标[193] - 战略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周剑任主席[195] - 战略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集团长期战略等并提建议[196] - 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邓峰任主席[197]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以提升效率和维持企业管治[198] - 公司通过考虑多种因素实现董事会多元化,最终按候选人功绩决定[199] - 公司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200] - 董事会订立可计量目标实施多元化政策,包括至少一名女性董事等[200] 薪酬情况 - 2023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0 - 1000千元有9人,1000 - 5000千元有1人,5000 - 10000千元有4人,10000 - 20000千元有1人,20000 - 30000千元有1人[189]
丝路物流控股(0098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