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年华国际(00996)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公司总收入9.673亿元,同比减少30.2%,非COVID - 19相关检测收入9.673亿元,同比增长13.8%,无COVID - 19相关检测收入[5][7] -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4.511亿元,同比下降25.2%,综合毛利率46.6%,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5][8] - 2023年公司净利润3645万元,同比下降53.0%,净利率3.8%,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5][9] - 2023年公司收入967,260千元,同比下降30.2%;年内利润36,447千元,同比下降53.0%[23] - 2023年销售成本5.161亿元,较2022年减少34.1%,因COVID - 19相关检测业务下降[40] - 2023年综合毛利4.511亿元,同比下降25.2%,综合毛利率46.6%,同比增3.1个百分点[42] - 2023年整体经营业绩1.433亿元,较2022年下降40.9%,因COVID - 19检测业绩下降及规模效应待提升[46]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1.381亿元,较2022年增长100.4%,受利息、补助及基金权益影响[47] - 2023年销售及营销开支3.078亿元,较2022年减少14.6%,因COVID - 19营销开支减少[48] - 2023年行政开支1.056亿元,较2022年增加31.4%,因业务扩张成本上升[49] - 2023年研发成本1.053亿元,较2022年增加4.1%,新增168项研发检测项目[50] - 2023年年内利润3640万元,较2022年减少53.0%[5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8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8.549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280万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底的6.804亿元增加116.5%至2023年底的14.728亿元[58] - 截至2023年底,已使用银行融资授信额度为2.334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966亿元[59] - 截至2023年底,借款总额为1.529亿元,股本及储备总额为28.72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5.3%[60] - 2023年资本开支总计1.7487亿元,较2022年的1.24309亿元有所增加[63] - 2023年公司收入9.6726亿元,较2022年的13.86591亿元下降约30.24%[79]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3644.7万元,较2022年的7748.4万元下降约52.96%[79] - 2023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4.31分,摊薄每股盈利4.25分,较2022年均有所下降[8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9.6063亿元,较2022年的9.76544亿元略有下降[82]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27.08579亿元,较2022年的27.488亿元略有下降[82]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73.9619亿元,较2022年的90.1553亿元有所下降[82]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743,77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61,553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964,80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87,247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925,43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63,791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递延收入为1,20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199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租赁负债为29,25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863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0,45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062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894,98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53,729千元人民币[83]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967,260千元,2022年为1,386,591千元,其中临床检验服务收入2023年为940,867千元,2022年为1,376,651千元;研发项目检测服务及其他收入2023年为26,393千元,2022年为9,940千元[111] - 2023年已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结余之已确认收入为6,629千元,2022年为1,705千元[11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各项成本费用中,已提供服务成本为516,131千元,研发开支为105,337千元等[11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875千元,2022年为5832千元[12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43322千元,2022年为83316千元,法定税率为25%[123] - 2023年末累计税项亏损为28115000元,2022年为77611000元,部分未确认递延税项资产[12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4.31分,摊薄亏损4.25分;2022年基本亏损9.49分,摊薄亏损9.22分[126] - 2023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437033千元,2022年末为378718千元[128][129]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值280482千元,2022年为216764千元[130] - 2023年赎回理财产品收益2712000元,2022年亏损174000元[13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566561千元,2022年为633853千元[132] - 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57994542股,2022年为795375405股[125][12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566,561千元,2022年为633,853千元[133]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年末为61,269千元,2022年为63,390千元[133]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0,026千元,2022年为49,088千元[138] - 2023年定期存款为562,450千元,2022年为1,496,836千元[142]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21,740千元,2022年为299,513千元[143] - 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13,685千元,2022年为320,355千元[145] - 2023年合约负债为11,924千元,2022年为11,793千元[146] - 2023年即期银行借款(抵押)为152,900千元,2022年为180,000千元[147]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954,305,104股,股本为1,543千元;2022年为961,501,284股,股本为1,556千元[148] - 2023年非即期定期存款10,000千元按3.38%固定年利率计息,即期定期存款552,450千元按2.00% - 5.43%固定年利率计息[142] - 2023年末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2,003,000股,股本为59,000元人民币;2022年末已发行股份数目为25,133,000股,股本为43,000元人民币[150] - 2023年公司以约1.15亿元人民币总代价购回6,880,000股股份;2022年以约4.58亿元人民币总代价购回24,726,000股股份[150] - 2023年公司以约2801万元人民币总代价购回16,974,000股股份,其中9,697,000股已注销;2022年以约7704.6万元人民币总代价购回40,107,000股股份,其中15,381,000股已注销[151] - 2023年行使购股权而发行股份9,777,820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4.85美分;2022年发行99,997,664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4.77美分[154][155] - 2023年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5,209,772千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3.33美分;2022年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14,987,592千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4.32美分[154]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共2800万港元,每股股息0.0284港元,2022年无末期股息[163] 业务发展 - 2023年公司在血液学、神经学等传统优势专科基础上,加速发展眼科、心血管及风湿免疫等专科特检业务[11] - 2023年公司特检试剂业务新增22项CE认证产品,试剂总数达150余种,完成2000平方米GMP厂房全部验证工作[12] - 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淋思康检测扩展到24个省,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40%,部分产品进入商业化前夕[13] - 2023年公司科研服务及CRO新增服务合同14个,新增合同约1400万元,库存合同金额超4000万元,引入PacBio三代测序技术[14] - 报告期新增研发检测项目186项,包括分子生物学等多技术相关项目[17] - 心血管、眼科及风湿免疫三个新专科特检业务收入达千万规模[19] - 心血管专科可开展检测项目200余项,覆盖客户近1,000家[19] - 眼科新增95家三甲医院客户,完成全国12个省会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覆盖[19] - 风湿免疫可提供检测项目超130个,新增送检医院客户250家[19] - 剔除COVID - 19相关检测,检测平均价格379元,同比增长23.5%,检测量250万次,同比增长3.3%[31] - 血液学检测服务收入590.3百万元,同比增加12.3%,新增医院客户88家[32] - 传染病检测服务收入49.0百万元,同比增加2.7%,合作医院数增长至1,400余家,同比增加16%[36] - 2023年肿瘤检测服务收入3210万元,同比增加79.4%,新增20余家合作医院[37] - 2023年CRO及科研检测服务收入2640万元,引入PacBio三代测序技术,成亚太区PacBio Revio官方服务商[38] 经营策略与展望 - 公司认为宏观环境波动将加剧行业企业出清,会出现战略性并购机会[15] - 公司经营策略包括提升研发效率、完善渠道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新兴业务增长和把握产业并购整合机遇[16] - 展望2024年,公司预计免疫组库业务保持高增长,力争拓展科研服务及CRO业务市场规模,加强特检试剂产品入院[12][13][14] - 公司将着重考察标的企业团队、技术等情况,优先布局专科特检业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20] 附属公司情况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康聖环球基因(香港)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注册资本为10,000港元,公司直接持股100%[86]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康聖(北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注册资本为121,000,000元人民币,公司间接持股100%[86]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注册资本为6,900,000元人民币,公司间接持股100%[86] - 2021 - 2023年成立多家子公司,如2022年4月6日鸿蒙赛尔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2023年7月11日康圣上海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88][89][92] - 2021 - 2023年进行多项权益收购,2021年12月1日本集团向信诺佰世的非控股权益股东收购100%的权益;2023年5月17日收购康圣创业投资[89][92] 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 - 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以人民币呈列,金额约整至最近千位数[90]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91] - 集团对附属公司业绩自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综合入账,至控制权终止当日止[91] - 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各组成部分归属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及非控股权益,集团内公司间交易相关项目综合账目时全额对销[94] - 若控制因素变化,集团重新评估对投资对象的控制权,附属公司所有权权益变动(未失控制权)入账作权益交易[94] - 若集团失去对附属公司控制权,终止确认相关资产等,确认保留投资公平值及损益[94] - 集团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用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5] - 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或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96] - 集团正在评估首次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的影响,预计不会对财务表现及状况造成重大影响[99] - 集团按产品及服务划分有十个可呈报的经营分部,仅呈列分部收入和业绩[101]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要求实体披露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对集团财务报表计量等无影响[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