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员工139人,较2022年6月30日的146人减少[2] - 2023年员工总成本约1690万新元,2022年约为1220万新元[2] - 集团会根据员工表现和市场情况给予薪资增长和酌情奖金[2] 所得款项用途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400万港元,拟用于购置物业、扩充人力等用途[5][6] - 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在2023年配售日期至6月30日期间已按特定方式动用[18][31] 管理层信息 - 连浩民先生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大圣集团创始人,旗下附属公司拥有证监会相关牌照[32] - 许利发先生负责公司日常营运、项目管理及战略制定等主要营运决策[20] - 萧文浩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有丰富法律及企业相关经验[23][38] - 庞教授有丰富学术背景及多间上市公司任职经历,为非执行董事[26][28] - 许先生有机械工程文凭及多门课程结业证书[34][35] - 庞教授2016年3月任星星集团非执行董事,2018年9月调任执行董事,2021年11月调任工程顾问;2017年10月至今任双运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4月至今任怡俊集团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42] - 张先生2005年2月毕业于英国白金汉大学,2018年5月起任俊裕地基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43][44][45] - 叶智强先生34岁,为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2012年6月获香港都会大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有逾10年相关经验[46][47]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常规守则[48] - 董事会将持续检讨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公司预期遵守守则,偏离情况需披露[49][50] - 董事会致力推广理想文化,通过团队合作和企业管治达致高水准可持续性和问责性[51][53] - 董事会将持续审阅及完善集团企业管治常规及准则[52][53]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董事间无重大关系[91][113]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三年服务协议,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一年,后续每年续约[99][118] - 董事会定期会面制定整体战略、监察业务和财务表现,向管理层授出职责权力并定期审阅安排[80][103][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董事会合规编制报告,公司已获其年度独立性确认[95][119]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6][120] - 连浩民、曾荣峰、许利发等董事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4/4,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06][107][108][110][111][113][114][115] - 萧文豪、张国仁、庞锦强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113][114][11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回顾年度内全面遵守[124][129]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职权范围已公布[125][130] - 薪酬委员会回顾年度审查公司薪酬政策等,批准购股期权事项,评估执行董事表现[129][132] - 提名委员会由庞锦强教授、张郭仁先生和萧文豪先生组成,庞锦强教授担任主席[131]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三年服务协议,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一年委任书,后续每年续约[137] - 董事会根据上市规则确保至少有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会计或财务管理专长[139] - 庞锦强教授通过参加培训等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主题含审查企业管治守则及相关上市规则[122][123] - 林浩文等多位董事通过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主题含审查企业管治守则及相关上市规则[141] - 获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委任后首届股东大会,新增成员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140][14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在回顾年度内全面遵守该守则[145] - 董事会设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46]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是就薪酬政策和架构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148][154] - 提名委员会职责是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就董事委任或重新委任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156] - 回顾年度内,提名委员会审阅提名程序、董事会架构等内容,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及提名政策[159]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庞锦强教授为主席[17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郭燕威尔弗雷德先生为主席[189] - 提名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就董事委任、重新委任及继任计划提出建议,考虑多种因素[176][182]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财务及会计政策等[19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审阅及监察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198] 财务业绩 - 回顾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340万新加坡元,毛利约为450万新加坡元,除税前亏损约为1430万新加坡元[55][76] - 回顾年度集团收益约为134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的100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40万新加坡元或33.8%[134] - 回顾年度内,集团收入约为134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增加约340万新加坡元,增幅33.8%[1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酬金详情于财务报表附注13披露[155][171] - 回顾年度内,已付及应付公司核数师薪酬约226,063新加坡元为年度审计费,非审计服务为零新加坡元[197] - 回顾年度内,已付及应付公司前核数师薪酬约零新加坡元为年度核数费用,非核数服务为20,867新加坡元[199] 业务发展 - 新加坡现有23家分科诊所,卫生部部长计划于2030年前将其网络扩大到32家[55][66][76] - 三巴旺及淡滨尼北分科诊所预计于2023年开放,加基武吉、卡迪、实龙岗及登加四家分科诊所预计2026年完工,比达达利、碧山、达曼裕廊及油池四家分科诊所预计2030年完工[66] - 计划于2030年前重新发展红山、金文泰等六家分科诊所,重新发展后将红山及欧南分科诊所合并为一家[66] - 位于勿洛北的新医院预计于2030年左右完工[66] - 公立磁力共振扫描平均等待时间为3个月,许多医院正增加诊断成像设备,乌节路百汇医院正在进行大翻新[66] - 公司将继续提升新加坡及其他市场医疗健康工程行业的市场份额[55][77] - 公司将业务覆盖范围扩大到金融科技领域[55][77] - 公司建立金融科技团队,开发及管理交易系统等业务[55][78] - 公司已申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相关合规牌照并制定企业战略[55][78] - 公司是医疗保健行业专业承建商,主要为新加坡医院及诊所提供综合设计及建筑服务,2021年5月起建立金融科技服务平台[100] - 集团是医疗和保健领域承包商,主要在新加坡为医院和诊所提供综合设计和建筑服务,自2021年5月起搭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166] - 新加坡政府增加医疗相关设施举措将带动医疗相关辐射屏蔽工程需求,当地医疗设施仍供不应求[168] - 董事会认为发展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及相关潜在收购能使集团收益来源多元化[162] 核数师变动 - 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已辞任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自2023年7月31日起生效[199]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宝德隆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位于招商局大厦[183][184]
HKE HOLDINGS(01726)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