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2月14日在江苏省苏州市成立,2020年8月11日从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 - 公司H股于2021年2月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33]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70,公司网站为www.basecare.cn[15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苏州分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钟园路718号[152]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21年2月8日[144] 财务报告相关政策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共同审阅公司采纳的会计准则及政策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2] - 本集团在本会计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2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5,546千元,2022年同期为68,568千元;毛利为33,564千元,2022年同期为30,218千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61,369千元,2022年同期为21,285千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1,124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193千元[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63,77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7,113千元;无形资产为122,67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千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1,191,326千元,2022年为1,413,044千元[28] - 2023年上半年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汇兑差额为 - 5,192千元[11]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9816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2146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058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038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21909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394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年利率为3.90%至4.15%,2022年12月31日为4.15%至4.50%[38] - 2023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年利率为3.55%[39]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未上市股本投资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结余从17808千元变为15680千元,衍生金融工具从14975千元变为15852千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购买设备成本为9437000元,2022年同期为12242000元[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建工程资本化49484000元,2022年同期为66897000元[63] -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273526000,股本为273526千元,股份溢价为1677279千元,总计1950805千元[41]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计35,8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359千元[6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165,30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032千元[67]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85,546千元,除税前可呈报分部亏损为58,256千元,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964,972千元,可呈报分部负债为436,025千元[7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7,678千元,2022年为45,021千元[75] - 2023年上半年并非透过损益以公平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融资成本总额为90千元,2022年为433千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29,945千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9,835千元[78]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所得税总计4,237千元,2022年为1,515千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对应亏损额6136.9万元,2022年同期持续经营亏损3319.1万元、终止经营溢利1190.6万元,加权平均股数均为2.73526亿股[80] - 2023年6月30日商誉14648.9万元,收购日商誉14877.4万元,可识别资产净值13986.3万元[88][89][90] - 2023年上半年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6514.4万元,2022年同期为5063.1万元[93] - 2023年上半年直接损益扣除摊销及折旧5752万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减值亏损1890万元,研发开支63724万元[9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向基金出资58.5万美元(约399.7万元),占比1.14%,2022年12月31日出资35万美元(约242.5万元),占比1.26% [100] - 2023年和2022年非贸易相关金额分别为34,602千元和29,937千元[130] - 2023年和2022年关联方交易金额分别为9,374千元和1,136千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5,546千元,2022年同期为68,568千元;毛利为33,564千元,2022年同期为30,218千元;经营业务亏损为58,166千元,2022年同期为31,603千元[15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00,02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2,262千元;流动资产为1,364,94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27,596千元[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检测试剂盒收入为53,396千元,2022年同期为43,860千元[24] - 2023年上半年向山东、苏州、本溪医检所销售检测设备及仪器收入2450万元,2022年同期为7391万元[111] - 2023年和2022年关联方收取服务费方面,山东医检所分别为816千元和813千元,苏州医检所分别为8,558千元和3,142千元[112][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PGT - A试剂盒销售收入3790万元,毛利率69.9%[185]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1年公司以8500万元收购星博生物51%股权,获授认沽期权,回购代价含10%复合年利率[81] - 2022年7月29日公司以64170000元出售星博生物35%权益,持股由51%降至16%[43] - 2023年6月21日公司以4047万美元(约2.88637亿元)收购新加坡BMX集团全部股权[105] - 收购新加坡BMX现金代价总额288,637千元,可识别资产净值的公平价值139,863千元,汇兑调整2,285千元,收购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净额254,489千元[118][119][122] - 自收购日至2023年6月30日,新加坡BMX贡献收入2,062,000元,期间亏损2,917,000元;若收购于2023年1月1日发生,预计综合收入126,732,000元,综合亏损103,177,000元[125]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法定所得税率为25%,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应按此税率缴纳所得税[79] - 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0 - 2023年按15%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80] - 集团澳洲子公司按30%税率缴纳所得税,2023年上半年无应课税溢利[96] 公司资产估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总计122,679千元,其中软件121千元、专利及专有技术71,313千元、客户合约及客户关系25,365千元、商标25,880千元[64] - 未上市基金投资于2023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4271千元人民币,属第二级估值[136] - 未上市股本投资于2023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15680千元人民币,属第三级估值[136] - 衍生金融工具于2023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15852千元人民币,属第三级估值[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的转移,无转入第三级或自第三级转出(2022年:无)[137] 公司收购资产情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额收购前账面价值5,459千元,收购确认价值5,459千元;无形资产收购前账面价值75千元,公平价值调整124,777千元,收购确认价值124,852千元[116] - 存货收购前账面价值24,588千元,收购确认价值24,588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收购前账面价值37,223千元,收购确认价值37,223千元[11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收购前账面价值 - 47,820千元,收购确认价值 - 47,820千元;递延税项负债公平价值调整 - 37,433千元,收购确认价值 - 37,433千元[116]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及愿景 - 公司坚持结合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通过「软件+硬件」产业创新模式,打造多场景解决方案[155] - 公司是中国辅助生殖创新医疗器械供应商,使命是帮助更多家庭生育健康婴儿,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医疗科技公司[160]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产业并购成为辅助生殖领域全场景方案产品供应商[160] - 2023年6月公司完成新加坡BMX收购事项,实现胚胎实验室布局[160] - 公司未来将叠加优势产品销售,释放中国及国际市场增长潜力[160]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产业并购成为辅助生殖全场景方案供应商[194] - 2023年6月公司完成新加坡BMX收购事项,布局胚胎实验室[194]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提供系列精子功能检测试剂盒及质控产品,首款家用精子分析仪预计2024年获注册证[156] - PGT - A试剂盒于2020年2月获首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62] - PGT - M试剂盒于2022年6月进入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阶段,预计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62] - PGT - SR试剂盒获国家发明专利技术,预计2025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62] - DA500基因测序仪能将手工操作时间降低95%,检测场地要求降低60%,于2023年9月获医疗器械注册证[163] - DA5000高通量测序仪预计2024年获注册证[163] - BKA - 210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能将设备检测结果准确率提升至95%,智能精子质量分析平台预计2024年获注册证[164] - BCT38C智能液氮罐2022年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65] - BSG800A自动化超低温存储仪2021年实现商业化销售,匹配的玻化冻存管预计2024年获注册证[165] - 时差培养箱已上市接近七年,自动玻璃化冷冻仪器已上市接近七年,第三代辅助生殖用液系列已上市接近九年[174][175][176] - 胚胎样本于2020年11月获得注册证(已取得CE/FDA/TGA认证)[182] - 胚胎培养于2023年9月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取得CE/FDA/TGA认证)[182] - 配子及胚胎预计于2026年获得注册证(已取得CE认证)[182] - 配子培养、胚胎培养、卵子清洗、精子处理、精子培养等预计于2025年获得注册证(已取得相关认证)[182] - PGT - A试剂盒在注册临床试验中敏感度和特异性达100%,临床试验妊娠率72.0%、流产率6.9%,未筛查试管婴儿妊娠率45.0%、流产率32.0%[185] - PGT - SR试剂盒预计2025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86] - 2017年新加坡BMX两个关键产品获年度医疗设计卓越奖两个金奖[187] - 公司2023年开始全面商业化辅助生殖智能管理系统iARMS[190] - PGT - A分析软件2022年获得注册证[190] - 时差培养箱(Geri)每个腔室配有500万像素高清摄像元件,每五分钟拍摄11个焦平面图像[197] - Gems全品系辅助生殖用液自2013年投入临床使用,预计2024年完成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198] - 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子质量分析仪2021年完成设备开发,预计2024年获得注册证[200] - iARMS于2023年开始商业化[200] 公司市场情况 - 2023年6月完成新加坡BMX收购,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占有率[166] - 公司在国内合作本地化实验室达65家,在头部辅助生殖中心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168] 公司员工权益情况 - 贝康投资使公司若干前雇员、雇员及顾问于公司约13.19%的股权中拥有间接实益权益[131]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3]
贝康医疗-B(02170)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