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30.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5%[7][15] - 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5.90亿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为9.91亿元[8][1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4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亏损0.06元[9][1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7.9%,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2895.50亿元,较年初增加15.29亿元,增加0.5%[56]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528.60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5.70%;营业成本435.70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4.42%[54] - 2023年1 - 6月销售费用17.45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10.86%;管理费用33.80亿元,较2022年1 - 6月下降1.94%[54]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23.27亿元,较2022年1 - 6月增长22.09%;财务费用2.91亿元,较2022年1 - 6月下降57.33%[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2045.93亿元,较年初增加107.66亿元,增幅5.6%[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95.66亿元,较年初减少80.63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它借款和债券总额为478.38亿元,比年初增加87.82亿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38.5%,比年初33.1%增加5.4个百分点[66]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26.6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5.13亿元[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14.25亿元,较2022年末9.27亿元增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账款融资5.66亿元,较2022年末5.83亿元减少[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0.38亿元应收票据,较2022年末1.55亿元减少[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21.61亿元房产及设备抵押,较2022年末19.75亿元增加[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用以抵押的应收账款及长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1.92亿元,较2022年末18.01亿元增加[6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0.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91亿元[46] - 2023年中期公司资产总计289,550,1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020,852千元增长0.53%[139][145] - 2023年中期公司负债合计204,593,121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3,826,685千元增长5.55%[143] - 2023年中期公司股东权益合计84,957,07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4,194,167千元下降9.81%[144] - 2023年中期营业总收入53,077,946千元,较2022年的50,292,790千元增长5.54%[148] - 2023年中期营业总成本51,631,988千元,较2022年的49,602,344千元增长4.09%[148] - 2023年中期投资收益1,159,942千元,较2022年的435,495千元增长166.35%[149] - 2023年中期信用减值损失948,647千元,较2022年的1,112,059千元下降14.70%[149] - 2023年中期资产减值损失629,260千元,较2022年的344,192千元增长82.82%[149] - 2023年净利润为1486339千元,2022年净亏损为117551千元[150]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45349千元,2022年为 - 162千元[15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2022年为 - 0.06元[15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9945582千元,现金流出小计为64275169千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2958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4996868千元、61619792千元、 - 6622924千元[16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317524千元,现金流出小计为7983947千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6423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367074千元、4291507千元、1075567千元[161] - 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41985千元,2022年为116750千元[152]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为31879358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3984576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331854千元[156][158] - 2023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6234千元,本期使用2476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0256千元、45967千元[155][158] - 2023年与少数股东的权益性交易使权益减少10004215千元[158] - 2023年对少数股东分配利润996004千元[1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554,877,上年同期为10,860,242;现金流出小计为(15,738,389),上年同期为(12,389,749);现金流量净额为(3,183,512),上年同期为(1,529,507)[1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8,040,665),上年同期为(6,964,549);期初余额为43,785,108,上年同期为43,581,329;期末余额为35,744,443,上年同期为36,616,780[162] 订单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82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10][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为2841.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8%[16] - 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494.6亿元(核电设备78.2亿元,燃煤发电设备226.8亿元,储能设备62.1亿元,风电设备30.8亿元),工业装备214.3亿元,集成服务111.2亿元[16] - 在手订单中能源装备1655.4亿元(核电设备325.9亿元,燃煤发电设备701.0亿元,储能设备93.9亿元,风电设备260.3亿元),工业装备158.6亿元,集成服务1027.8亿元[16] 科技创新相关情况 - 2023年是公司的“科技创新年”,构建具有三个特征的开放创新体系[18] -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公司共有5个项目分获一、二等奖[18] - 发布500kW/3000kWh液流储能系统,推出20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品且最大产氢量可扩容至2500Nm³/h,推出16+MW风机且容量可拓展到18MW[20] 业务发展目标 - 提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2035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55年前全价值链碳中和的发展目标[24] 业务中标及项目成果 - 中标世界首台(套)在建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电机项目,中标甘肃定西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25] - 建成国内首应用于工业园区的“绿氢制 - 储 - 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多功能测试验证平台[27] - 电气风电连续八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全国第一[28] - 在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承接的多个光伏项目成功并网,承接全球装机容量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迪拜光伏光热电站工程项目[29] - 核电业务继续保持综合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参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32] - 在四代核电技术领域累计取得多个台套高温气冷堆主设备订单,先后中标多个项目[32] - 发力煤电“三改联动”市场,承接广东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扩建项目,采用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33] - 公司多个智能工厂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中标上海市杨浦区智慧管理平台项目[40] - 公司在叶片、轴承、紧固件、工具四大工业基础件业务领域的国内企业今年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大满贯[3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能源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256.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8%,毛利率为19.4%,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48] - 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196.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7.0%,毛利率为16.8%,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49] - 集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102.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毛利率为12.6%,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5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7年11月7日,公司完成向8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A股股票[77]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94亿元[79]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7.09亿元,占比90.30%[80]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项目总额为29.36亿元[80] - 2018年,公司不再将25.54亿元募集资金投入共和新路等三个项目,含募集资金25.49亿元及利息0.05亿元[86] - 2019年,公司用3.42亿元和7.56亿元募集资金分别收购吴江太湖和宁波海锋环保公司100%股权[87] - 北内路创意产业园区改造项目投资总额调至1.3亿元,使用募集资金从2.26亿元调减为0.66亿元,委贷利率8%[88] - 公司用7.26亿元投资上海电气南通中央研究院项目,8.91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8] - 2018年,公司用0.88亿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项目的自筹资金[90] - 普华永道对募集资金先期投入情况审核,国泰君安对置换自筹资金出具意见[92] - 2018年1月22日公司董事会同意将不超2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月23日使用,2019年1月14日归还[94] - 2019年1月18日公司董事会同意将不超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月21日使用,11月19日归还[96] - 2023年8月30日,公司同意将约0.62亿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6] 股权相关情况 - 2020年1月15日电气控股质押11.2亿股本公司A股股票,2021年3月15日质押2.54545455亿股,8月17日补充质押3000万股[99] - 2023年2月3日“20电气EB”到期摘牌,累计换股4.35478937亿股,2月7日解除6.84521063亿股质押,截至6月30日剩余质押2.84545455亿股[100] - 2023年3月14日公司将欣机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电气控股,代价为6.8691580411亿元[101] - 2023年3月29日公司完成收购上海电气实业等四家公司部分股权,转让价款合计100.04亿元[10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调整赢合科技业绩承诺,2020 - 2023年累计净利润13.79亿元[103] - 2023年6月30日,A股股本12655327092股,占比81.23%;H股股本2924482000股,占比18.77%[120] - 上海市国资委在A股好仓占比68.10%、58.81%,H股好仓占比10.72%;上海电气控股集团在H股好仓占比9.60%、1.13%等[123] - 公司持有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48.81%的股份,对其拥有实质控制权并纳入合并范围[175] - 公司持有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以及1%的潜在认股权,将其认定为子公司并合并财务报表[176] - 公司持有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39%的股份,因第二、五大股东放弃19.01%股份表决权,对其拥有实质控制权并纳入合并范围[177] 法律诉讼及仲裁情况 - 通讯公司起诉首创公司等清偿货款约11.93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案件中止诉讼[104][105] - 通讯公司起诉哈工投资清偿货款3.929735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上诉案件中止诉讼[106] - 通讯公司起诉富申实业清偿货款约7.879562亿元及违约金,2022年7月相关案件中止诉讼[107] - 江苏中利申请撤诉并重新起诉通讯公司,要求支付货款等合计54434.8万元,案件中止诉讼[110] - 公司与Reliance UK签署的合同金额为13.11亿美元,公司已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至少1.3532072842亿美元[
上海电气(02727)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