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电股份(000875) - 2024 Q2 - 季度财报(更新)
吉电股份吉电股份(SZ:000875)2024-08-16 18:55

新能源项目与产能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预计年产量为15.3万吨/年,设计规模为18万吨/年,毛利率预计为19.90%,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4.57%[2][3] - 公司募投项目将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产能,东北地区风电项目平均弃风率为0.56%-3.60%,华南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弃光率为0.01%-1.10%[4][5] - 募投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将增加802,359.57万元,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约42,058.53万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2.91%,占净利润的26.91%[8] - 公司清洁能源发电业务占比逐年提升,应收未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及地方补贴逐年增加[10] - 公司新能源业务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建立了五个区域新能源基地,装机规模均超过百万千瓦[24] - 公司2024年1-6月电力业务收入为599,905.82万元,占总收入的87.10%,其中火电、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别占比33.25%、24.51%和29.34%[32] - 公司2024年1-6月热力业务收入为73,110.88万元,占总收入的10.62%[32] - 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66.99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总装机容量为1,036.9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5.86%[24] - 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1,366.99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346.81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87.18万千瓦[88]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五个新能源平台公司,装机规模均超过百万千瓦[83] - 2024年1-6月,公司光伏发电收入202,041.78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9.34%[89] - 2024年1-6月,公司风电收入168,838.57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4.51%[89] - 公司热力业务中,采暖供热收入53,580.95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8%[90] - 公司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036.99万千瓦,占公司总装机容量的75.86%[157] - 公司计划通过新能源制绿氢合成氨项目,推动制氢、制氨工业的低碳绿色发展[156] - 公司新能源业务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五个区域新能源基地[157]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优化资本结构,缓解资金压力,改善财务状况[157] - 公司计划通过新能源项目和新能源制绿氢合成氨项目提升产能和盈利能力[157] - 公司控股股东吉林能投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股票总额的34%[162]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优化资本结构,缓解资金压力,改善财务状况[157] - 吉林能投认购的吉电股份股票限售期为36个月[164]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170]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37,062,452股,占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172]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3,850万元,用于多个风电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75] - 吉林能投认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不存在股权质押或外部募集[169] - 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吉林能投为公司控股股东[177] - 募集资金将优先用于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拟投入228,456.20万元[175] - 若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根据项目轻重缓急调整投资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176] - 本次发行的生效条件包括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及深交所审核通过[165] - 吉林能投若违约需赔偿吉电股份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67] - 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37,062,452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3,850万元[183]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28,456.20万元[183] - 扶余市三井子风电场五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4,582.16万元[183] - 吉林长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4,527.01万元[183] - 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配套电源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3,281.00万元[183] - 邕宁吉电百济新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9,153.63万元[183]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133,850.00万元[183] - 本次发行前,国家电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94,867.08万股,持股比例为34.00%[180] - 本次发行完成后,国家电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预计不低于34%[180] - 公司前次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3月16日到位,距离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已超过18个月[182]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风电部分拟用地面积为68.109公顷,涉及农用地15.1054公顷,建设用地0.6295公顷,未利用地52.3741公顷[190] - 扶余市三井子风电场五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用地面积为147,625平方米,涉及农用地1,188平方米,建设用地1,166平方米,未利用地145,271平方米[193] - 吉林长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用地面积为4.9173公顷,涉及农用地4.4561公顷,未利用地0.4612公顷[195]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光伏方阵部分已签署20年土地租赁协议,租赁期满后可续租[192] - 扶余市三井子风电场五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获得吉林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建设用地12.2647公顷[193] - 吉林长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获得吉林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将农民集体农用地3.8919公顷转为建设用地[195]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合成氨部分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190] - 扶余市三井子风电场五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4] - 吉林长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5] - 长岭吉清能源已取得吉林长岭1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96] - 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配套电源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用地面积为4.7385公顷,涉及农用地4.7364公顷、建设用地0.0021公顷[197] - 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配套电源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批准建设用地4.7364公顷,用于年产500万kVAh铅碳电池和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利用配套100MW风电项目建设[197] - 邕宁吉电百济新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光伏方阵部分租赁土地合计6,787.76亩,租赁期限为20年[198] - 邕宁吉电百济新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光伏方阵使用农用地419.5584公顷(耕地284.3944公顷)、建设用地1.2323公顷、未利用地15.3486公顷[198]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大安吉电绿氢能源,为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 财务与负债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78.61%、72.12%、74.29%和73.61%,有息负债金额分别为4,865,144.45万元、4,600,967.91万元和5,094,102.40万元[9]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各年利息支出分别为165,564.72万元、183,970.72万元和149,435.75万元,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9] - 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835,411.59万元、866,821.79万元、841,006.77万元和1,004,368.9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9.95%、73.78%、76.26%和77.35%[11] - 报告期各期末坏账计提比例分别为0.46%、1.04%、1.76%和1.47%,截至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15,032.51万元[11] - 公司总股本为2,790,208,174股[23] - 公司控股股东吉林能投持有26.19%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国家电投,合计持有34.00%的股份[27]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吉林能投持股26.19%,国家电投持股5.69%,国家电投财务公司持股1.24%[2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不存在质押情况[30]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融资、并购重组、产业基金等方式低成本募集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116] - 公司已实施或拟实施的财务性投资共计46,150.00万元,包括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等[120] - 公司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财务性投资金额未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0%[119]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0.01%,属于财务性投资[122] - 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为15,341.33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19%,主要由押金、保证金及单位往来款构成[122][123][124] -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余额为79,703.51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16%,主要为待抵扣进项税[122][125] - 公司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为12,680.51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0.98%,主要为应收项目工程款[122][126]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25,499.29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9.70%,主要为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部分涉及财务性投资[122][127][128]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为33,453.58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59%,部分涉及财务性投资[122][130][131]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对电投绿色氢能一期(海南)私募基金合伙企业的投资为8,152.26万元,持股比例为30%,属于财务性投资[127][128]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对国电投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的账面价值为10,868.86万元,持股比例为3.57%,属于财务性投资[131]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为316,778.96万元,其中预付工程设备款为184,843.82万元,留抵的增值税进项税为131,935.14万元[133] - 公司最近一期末财务性投资金额为46,400.00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59%[133]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61%,长期借款余额为363.55亿元,短期借款余额为58.90亿元[86] 火电业务 - 公司火电装机容量为330.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14%[12] - 最近三年及一期火电业务燃料成本占火电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8.25%、66.71%、65.45%和63.24%[12] -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煤炭采购均价分别为277.09元/吨、292.28元/吨、269.56元/吨和269.81元/吨[12] - 公司火电机组均为热电联产机组,且全部位于吉林省内,接受吉林省电网调度,是吉林省保障民生能源供应的关键基础设施[139] - 公司供热业务均位于吉林省内,热电联产机组产生的热力通过特定供热管道供应,供热半径按20公里(热水)或10公里(蒸汽)考虑[139] - 公司火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14%,受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影响,火电业务效益受到一定影响[86] - 2024年1-6月公司火电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发电量为53.49亿千瓦时,售电量为43.83亿千瓦时,平均发电小时数为1,620.99小时,产销率为81.94%[102] - 2023年公司火电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3,848.98小时,行业平均水平为3,923.31小时,占比88.54%[103] 风电与光伏发电 - 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346.81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687.18万千瓦[88] - 2024年1-6月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346.81万千瓦,发电量为40.69亿千瓦时,售电量为40.01亿千瓦时,平均发电小时数为1,173.29小时,产销率为98.33%[102] - 2024年1-6月公司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687.18万千瓦,发电量为47.58亿千瓦时,售电量为47.12亿千瓦时,平均发电小时数为707.45小时,产销率为99.03%[102] - 2023年公司风电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2,079.93小时,行业平均水平为2,156.35小时,占比96.87%[103] - 2023年公司光伏发电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1,460.20小时,行业平均水平为1,394.92小时,占比107.22%[103] - 2023年公司生物质发电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4,434.72小时,行业平均水平为4,515小时,占比98.22%[103] - 2023年公司电力业务合计装机容量为1,342.12万千瓦,发电量为285.78亿千瓦时,售电量为266.80亿千瓦时,产销率为93.36%[102] - 2022年公司电力业务合计装机容量为1,236.42万千瓦,发电量为277.05亿千瓦时,售电量为259.58亿千瓦时,产销率为93.69%[102] 热力业务 - 公司2024年1-6月热力业务收入为73,110.88万元,占总收入的10.62%[32] - 公司热力业务中,采暖供热收入53,580.95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8%[90] - 2024年1-6月热力业务产能为2,260.29万吉焦,产能利用率为81.08%,产销率为99.51%[106] - 2023年度热力业务产能为4,520.58万吉焦,产能利用率为62.75%,产销率为96.52%[106] - 2022年度热力业务产能为4,520.58万吉焦,产能利用率为67.48%,产销率为97.58%[106] - 2021年度热力业务产能为4,520.58万吉焦,产能利用率为77.86%,产销率为99.33%[106] 氢能与绿色能源 - 公司聚焦"新能源+"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全面提升六大核心能力[42] - 公司战略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42] - 公司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大基地,争做绿色氢基能源产业领跑者[42] - 国家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加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建设[40] - 公司计划通过新能源制绿氢合成氨项目,推动制氢、制氨工业的低碳绿色发展[156] - 吉林省计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到6-8万吨/年,氢能产业产值达到百亿级规模[152] - 吉林省计划在2021-2025年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153] - 吉林省计划在2026-2030年实现氢能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规模[153] - 吉林省计划在2031-2035年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与氢能产业融合示范区[153] - 吉林省计划按"一区、两轴、四基地"布局氢能产业,实施"氢动吉林"六大工程[154]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目标为10-20万吨/年[152] - 2022年中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煤制氢占比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62] - 2023年全国氢气产能超4,900万吨/年,产量超3,500万吨[63]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目标达到10-20万吨/年[65] - 2015-2019年间,全球新增电解槽装机中,PEM电解槽装机容量占比超过80%[66] - 当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0.2元/kWh时,电解水制氢成本将接近于化石能源制氢成本[66] - 2020年后,双碳目标推动电解水制氢项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大多数绿氢项目启动于2020年之后[67] - 2030年中国电解槽装机量预测将超100GW,全国可再生氢总需求达到770万吨/年[68] - 2022年中国电解槽出货量约800MW,较2021年翻倍[68] - 2030年中国碱性电解槽投资成本预计从2020年的每千瓦2,000元降至1,500元[68]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40] -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电力供需总体平衡[43] - 公司积极探索火电企业转型新模式,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41] - 国家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39] - 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电力行业整体发展规划和电价政策,并推动清洁能源发展[33] - 国家能源局负责拟订能源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监管电力市场运行和电价[34] - 中电联是电力行业的自律性组织,负责制定行业约规和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3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