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唐发电(00991) - 2018 - 年度财报
大唐发电大唐发电(HK:00991)2019-04-25 18: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经营收入约为人民币933.90亿元,同比增长10.93%;税前利润41.66亿元;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净利润12.32亿元[8][12] - 2014 - 2018年各年经营收入分别为未提及、870.85亿元、804.81亿元、758.29亿元、841.85亿元、933.90亿元[8] - 2014 - 2018年各年税前利润分别为未提及、110.10亿元、133.83亿元、108.32亿元、28.58亿元、41.66亿元[8] - 2014 - 2018年各年资产合计分别为未提及、3527.32亿元、3515.27亿元、2762.63亿元、2791.23亿元、2882.50亿元[9] - 2014 - 2018年各年负债合计分别为未提及、2804.75亿元、2766.40亿元、2047.68亿元、2070.44亿元、2177.60亿元[9] - 截至2018年底,合并资产总额约2882.50亿元,同比增加91.28亿元;负债总额约2177.61亿元,同比增加107.17亿元[16][22] - 2018年集团实现合并经营收入约933.90亿元,同比增加约10.93%[18] - 2018年集团经营成本总额约840.21亿元,同比增加约74.50亿元,增加约9.73%[19] - 2018年集团财务费用约76.47亿元,同比增加约7.73亿元,增加约11.25%[20] - 2018年集团税前利润总额约41.66亿元,同比增加约45.77%;归属股东净利润约12.32亿元[21] - 2018年底集团负债率约75.55%;净负债权益比率约233.87%[23] - 2018年度集团经营收入约933.90亿元,比上年度增加约10.93%[128] - 2018年度集团税前利润约41.66亿元,比上年度增加约45.77%[128] - 2018年度归属公司股东基本每股收益约0.0716元,2017年度约为0.1123元[128] - 2018年度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2.32亿元,2017年度约为14.95亿元[128] - 2018年经营收入为93,389,625千元,较2017年的84,185,072千元增长约10.93%[193] - 2018年经营成本合计为84,021,186千元,较2017年的76,571,374千元增长约9.73%[193] - 2018年经营利润为9,368,439千元,较2017年的7,613,698千元增长约23.05%[193] - 2018年税前利润为4,165,797千元,较2017年的2,858,377千元增长约45.74%[193] - 2018年本年利润为2,787,619千元,较2017年的2,180,518千元增长约27.84%[193] - 2018年基本及稀释每股盈利为7.16分,较2017年的11.23分下降约36.24%[193] - 2018年其他综合(开支)收益税后净额为 - 236,799千元,2017年为64,053千元[194] - 2018年综合收益合计为2,550,820千元,较2017年的2,244,571千元增长约13.64%[194] - 2018年末非流动资产为253,464,882千元,较2017年末的251,313,741千元增长约0.86%[196] - 2018年末流动负债为92,157,872千元,较2017年末的76,248,238千元增长约20.87%[196] - 2018年12月31日股本为18,506,711千元,2017年1月1日经重列后为13,310,038千元[197] - 2018年12月31日储备为26,968,351千元,2017年1月1日经重列后为37,644,729千元[197] - 2018年12月31日权益合计为70,489,821千元,2017年1月1日经重列后为71,495,137千元[197] - 2018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为105,648,543千元,2017年1月1日经重列后为105,945,587千元[197] - 2018年12月31日长期债券为8,966,309千元,2017年1月1日经重列后为16,721,352千元[197] - 2018年公司本年利润为1,494,723千元[198] - 2018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8,885千元[198] - 2018年所占联营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 - 19,790千元[198] - 2018年外币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5,042千元[198] - 2018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249,750千元[19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相关数据为4,850,466千元、45,475,062千元、5,000,000千元、20,014,759千元、70,489,821千元[200] 发电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完成发电量2697.04亿千瓦时,与2017年重述后发电量同比增长5.31%;上网电量2546.12亿千瓦时,与2017年重述后上网电量同比增长5.26%[10][12] - 2018年累计发电量约269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31%;上网电量约254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26%[16] - 2018年公司完成发电量2697.04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重述后发电量上升5.31%[31] - 7家全資或控股售電企業全年完成銷售電量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實現利潤總額0.39億元[33] - 遼寧錦州熱電公司完成各類市場交易電量16.27億千瓦時[34] - 2018年全口径利用小时数4392小时,较2017年增加58小时;火电4728小时,增加73小时;水电3459小时,减少53小时;风电2171小时,减少98小时;光伏1535小时,减少117小时[70] 电源项目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核准电源项目2308兆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90.51%;投产电源项目12个,共1586.19兆瓦[12] - 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约14822.1兆瓦,核准电源项目9个,核准容量2308兆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51%[17] - 2018年公司共核准电源项目230.8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51%[31] - 2018年公司9个电源项目获核准,核准容量2308兆瓦,其中2个煤电项目219兆瓦、1个燃机项目800兆瓦、1个水电项目525兆瓦、5个风电项目764兆瓦[71] - 2018年公司投产容量2886.19MW,其中火电1272.8MW、水电0MW、风电247.5MW、光伏65.89MW[71] 融资与资本开支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发行A股股票2401729106股,募集资金约为人民币83.34亿元;发行H股股票2794943820股,募集资金约为港币62.22亿元[13] - 2018年发行H股2794943820股,募资约港币62.22亿元;发行A股2401729106股,募资约人民币83.34亿元[17] - 2018年公司实际发生合并口径资本开支约117.46亿元,2019年预计约74.39亿元[72] - 2018年火電投资完成72.83亿元,2019年计划29.41亿元;水电2018年6.32亿元,2019年计划5.61亿元;风电2018年29.09亿元,2019年计划31.31亿元;光伏2018年2.95亿元,2019年计划0.11亿元[73] - 发行两期共计人民币50亿元永续保险债权投资计划[82] - 2018年3月19日完成H股非公开发行,发行27.95亿股,募集资金约62.22亿港元;3月23日完成A股非公开发行,发行24.02亿股,募集资金约83.34亿元[173]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行50亿元永续债券债权投资计划[173]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員工總人數為33483人,其中管理人員7082人,專業技術人員4490人,生產技能人員18461人,財務人員771人,銷售人員288人,其他人員2391人[38] - 按教育程度劃分,碩士及以上學歷869人,大學本科學歷16503人,大學專科學歷8410人,中專及以下7701人[38] - 2018年全公司專業技術資格評定通過1732人,獲得高級職稱82人、中級職稱592人、初級職稱1058人[39] - 2018年通過高級技師鑒定14人,累計210人,通過技師資格鑒定73人,累計1204人[39] - 18名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入选首届集团公司级专家人才,1名高技能人才获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1] - 全年公司1732人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评定,14人通过高级技师鉴定,73人通过技师资格鉴定[41]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相关 - 公司董事会由15人组成,包括5位独立董事[78] - 2018年度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63项议案,发出约230份境内外中英文公告[80] - 2018年公司召开股东大会3次,审议批准14项普通决议案和4项特别决议案[76] - 2018年公司完成对广东、青海新能源公司吸收合并,完成再生资源公司“处僵治困”,完成董事调整[76] - 调整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平接替刘海峡任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金生祥接替关天罡任审核委员会委员[84] - 调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洪绍斌、孟繁逵、段忠民不再担任副总经理,李增昉不再担任总会计师,姜进明担任总会计师[84] - 2018年公司董事会共召开会议11次,其中现场会议3次,通讯会议8次[87] - 执行董事王欣、应学军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88] - 部分非执行董事股东大会出席率为66%,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亲自出席比率为81%或90%[88] - 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或33%,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亲自出席比率为72%、90%或100%[88] - 2018年监事会共召开会议5次,审议通过议案14项[89] - 股东代表监事张晓旭出席率和亲自出席比率均为100%,刘全成出席率为100%,亲自出席比率为80%[90] - 职工代表监事余美萍、郭红出席率和亲自出席比率均为100%[90] - 公司非执行董事共13人,其中独立董事5人[91] - 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分别由2人担任[93] - 公司积极安排董事参加培训并提供法规资料,还邀请董事考察项目提建议[94] - 2018年3月16日起,刘海峡、关天罡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张平、金生祥担任非执行董事;2019年3月28日起,陈进行、刘传东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陈飞虎、王森担任非执行董事[95] - 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独立董事,2018年召开1次会议[97][100] - 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成员中,陈进行、刘吉臻、张平出席率为0%,罗仲伟、王欣、梁永磐、曹欣、朱绍文出席率为100%[100] - 提名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3位独立董事,2018年召开2次会议[101][103] - 提名委员会成员冯根福、姜付秀、应学军、刘熀松、赵献国出席率均为100%[103] - 审核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2018年共召开3次会议,姜付秀、罗仲伟、冯根福、金生祥出席率100%,刘传东出席率67%[108][109][11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位,2018年召开1次会议,姜付秀、冯根福、应学军、刘熀松出席率100%[111][113] - 提名委员会在甄选董事候选人时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的政策”,并每年讨论董事会架构等情况并适时提建议[104] - 董事会应按规定讨论修改政策并在《公司管治报告》内披露政策或摘要[104]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对董事会负责、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等多项内容[10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拟定薪酬计划或方案、审查人员履职情况并考核等[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