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年内收入减少12.7%至26.465亿港元(2020年:30.302亿港元)[9] - 年度溢利增加152.4%至1.536亿港元(2020年:6090万港元)[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118.59港仙(2020年:47.03港仙),增加152.2% [12] - 2021财年收入按年下降12.7%至26.465亿港元,2020年为30.302亿港元[48] - 毛利率增至12.4%,2020年为9.2%[48]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52.4%至1.536亿港元,2020年为6090万港元[4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18.59港仙,2020年为47.03港仙[48] - 2021财年全年股息为每股90.0港仙,2020年为73.0港仙,总分派占年度溢利约76%[4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24.480亿港元,2020年为27.089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960万港元,2020年为2.470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0,2020年为0.7;权益总额为7.778亿港元,2020年为7.208亿港元[96][98] - 2021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6.221亿港元,2020年为5.110亿港元,上升21.7%;未使用银行备用信贷额为2.697亿港元,2020年为2.474亿港元;无银行贷款,资本负债率为零[96][99] - 集团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折旧费用减少300万港元,从1.039亿港元降至1.009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增加1300万港元,从4.302亿港元增至4.432亿港元;报告期内融资成本为3680万港元,2020年为3800万港元[97][100]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0.5%,2020年为8.1%[102][108] - 年内资本支出(不包括使用权资产)约为9350万港元,2020年为1.436亿港元[103] - 2021年3月31日,用作银行备用信贷抵押物业账面价值为100万港元,2020年为110万港元;无银行存款和现金用作抵押[10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未偿付资本承担为790万港元,2020年为1950万港元[106] - 本年度资本支出(不包括使用权资产)约为9350万港元,2020年为1.436亿港元,减少原因是新店铺和现有店铺装修工程减少[10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用作附属公司银行信贷抵押的物业净值为100万港元,2020年为110万港元,无银行存款和现金用于抵押[11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未完成的资本承担为790万港元,2020年为1950万港元[1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根据担保须负担的最大债务为附属公司已提取备用信贷额8920万港元,2020年为1.015亿港元[117][119] - 2021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5600人,2020年为5800人;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7.343亿港元,2020年为10.199亿港元[118][121]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和供应商分别所占的收入和采购总额合共少于集团收入和采购总额的30%(2020年:少于30%)[151][158]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0.0港仙(2020年:23.0港仙),董事会建议就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60.0港仙(2020年:50.0港仙)[152][159]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2020年:港幣20,000元)[153][160] - 2021年3月31日,可供分派给公司权益股东的储备总额为港幣356,068,000元(2020年:港幣459,419,000元),建议末期股息合共港幣77,720,000元(2020年:港幣64,767,000元)[156][16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股份每股市值为17.02港元,2020年为14.74港元[194][197] 股息分配 - 建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60.0港仙,全年合共分派股息每股90.0港仙,派息比率约为76% [12] - 末期股息派付日期为2021年10月7日或之前 [34] 业绩公布时间 - 中期业绩公布时间为2020年11月27日 [16] - 全年业绩公布时间为2021年6月29日 [20] 疫情影响与业务应对 - 疫情致餐厅全年顾客人次下降,外卖业务显著增长抵消部分跌幅[53][54] - 全面抗疫时收入下跌,措施放宽时回升,外卖及网上点餐平台销售增加弥补差距[58] - 餐厅实施全方位卫生措施,引入纳米光触媒消毒喷雾[63][64] - 扩展强化“Click and Collect”网上点餐系统,获“最佳程序化购买应用(金奖)”[63][64] - 增强外卖菜单,推出多款新菜品,调整晚餐菜单供应时间并提供双人餐包[67][68] - 香港市场全年同店销售下降约15%,内地业务同店销售以人民币计值下降约27%[76][77][79] - 年内公司在香港开设5间新店,在内地开设4间新店,截至2021年3月31日,香港共经营156间店铺,内地经营16间店铺[79][80] - 公司推出新外卖平台“Click and Collect”,还推出煲仔饭、黄金焗饭、越南主题餐种等新餐品[69][76][77] - 公司加强数码渠道与员工沟通和培训,获雇员再培训局颁发“杰出雇主奖”[71][72] - 公司采取灵活员工编更安排、与业主和供应商磋商等方式降低成本,获政府多项补贴维持稳定运营[71][72][76][77] - 特色餐厅受疫情冲击较大,但下半年表现随市道稳定逐步恢复,预期扩大“一碗肉燥”品牌发展[76][77] - 公司继续向长者派发“快活关爱长者”咭并强化餐饮优惠,其他社区活动暂搁置[76][77] - 公司完成中国内地管理及营运团队本地化工作,加强内地店铺自主权[79] - 预计疫情受控后公司业绩将反映自身优势,内地销售将进一步反弹[85] 业务收购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收购面包生产线,可控制面包生产、扩大产品范围并降低成本[85]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收购整条烘焙生产线,可控制餐厅烘焙食品生产、增加烘焙产品和降低相关成本[86] 外币风险与应对 - 集团收入及支出主要为港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外币风险主要源自美元及人民币[104] - 集团收支主要以港元和人民币计价,汇率波动对财务状况影响不大[110] - 集团主要通过银行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面临外币风险,涉及货币主要为美元和人民币,因港元与美元挂钩,预计美元/港元汇率无重大变动[111] - 集团通过按即期汇率买卖外币确保净风险敞口维持在可接受水平,以应对短期失衡[1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呈上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的年报和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45] - 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北角[145] - 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控股,集团经营快餐店业务及物业投资[145] 公司管治与社会责任 - 集团将支持环保、遵守法规及关注持份者事项[14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适时上传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46] 董事信息 - 吴志强72岁,1994年加入公司,2017年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陈棨年73岁,1991年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刘国权68岁,2000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蔡东豪56岁,2008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尹锦滔68岁,2009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截至报告刊发日期,董事为罗开扬(执行主席)、罗辉承(行政总裁)等,陈志成于2020年10月1日辞任[168] - 李碧琦、蔡东豪及尹锦滔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蔡东豪无意膺选连任,李碧琦及尹锦滔愿膺选连任[168][170] 股份权益 - 2021年3月31日,罗开扬拥有公司股份权益55,544,384股,占已发行股份42.88%[177] - 2021年3月31日,罗辉承拥有公司股份权益56,515,384股,占已发行股份43.63%[177] - 2021年3月31日,麦绮薇拥有公司股份权益1,7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31%[177] - 2021年3月31日,李碧琦拥有公司股份权益79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61%[177] - 罗开扬在大快活快餐有限公司个人权益为11,500股,公司权益为279,357股,总数为290,857股[186] - 罗辉承(董事)拥有40,000股相关权益[200] 购股计划 - 2021年6月29日,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343,528股,占当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04%[193][196] - 购股计划参与者在截至购股授予当日的任何十二个月内可认购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93][196] - 购股计划有效期为2011年9月7日至2021年9月6日[193][196]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董事及雇员以1港元代价获授予可认购公司股份的购股期权[194][197] 政府补贴 - 保就业计划补助为1.832亿港元,占香港员工成本约21.4% [12] 员工福利与发展 - 集团会根据表现为合资格雇员提供薪酬福利、购股权及花红,并维持员工培训发展计划[122] 担保事项 - 2021年3月31日,公司须就若干全资附属公司获得的银行备用信贷向银行作出担保[107] - 公司未就担保确认任何递延收入,因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且无交易价格[120]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