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快活集团(00052)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餐饮市场,正在艰难“渡劫”
虎嗅APP· 2025-07-15 07:49
香港餐饮市场现状 - 香港连锁餐饮巨头景乐集团突然宣布"终止业务",写字楼清空、官网关闭,引发当地消费者和员工震惊 [3] - 近半年来已有超过20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结业,包括经营超过30年的老店 [3] - 仅近两个月就有多家连锁品牌、老店宣布结业,如创立33年的"海皇粥店"(全盛期30多家门店)、44年历史的"金装炖奶佬"(全盛期24家门店)、34年历史的"春夏秋冬"火锅店、41年的"大班面包西饼"等 [4][5][6] 国际及内地品牌在香港的困境 - 国际品牌在香港相继收缩、闭店,如泰国After You Dessert Café全面退出香港市场,日本"金田家"关闭铜锣湾最后一家分店,台湾"八月堂"告别香港市场 [8] - 内地餐饮品牌在港经营困难,沙田新城市广场内8家内地品牌门店有3家开业不足3个月就倒闭,去年深圳萝卜向南、惠州柠濛濛、广州咕噜丸子屋等相继折戟 [10] - 中小餐饮商户生存困境更甚,如泰式香蕉煎饼店开业仅68天闭店,米其林推荐小店"古月"计划7月结业,日式小店"Kojima小岛料理"6月停业 [12] 市场困境的主要原因 - 租金成本高企是共同挑战,如上环"球哥炖汤"因业主加租两成结业,沙田富东阁因"租金太贵、开支太重"结业,JACOMAX上环总店租金达每月20万港元 [14] -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6月21日莲塘口岸出境近5.5万人次创第二高峰,2024年港人外游超1亿人次中8191万人次北上(同比增长超50%) [17][18] - 访港游客消费降级,2024年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至5000港元(2017年以来最低),较2023年减少20%,整体旅客消费较2023年减少20% [19][20] 供需失衡与市场调整 - 香港餐饮市场供给过剩,2024年食肆数量比2019年多11%,但需求端因消费外流和游客消费降级而萎缩 [22] - 疫情中后期本地消费小热潮吸引创业者入局,2022年食肆牌照数量比2020年多1000家,但2023年后需求外流导致供需平衡打破 [23][26] - 行业观点认为当前需倒闭约2000家门店才能恢复疫情前平衡水平,市场正处于"高度竞争淘汰期"进行自我调节 [27]
香港餐饮市场,正在艰难“渡劫”
虎嗅· 2025-07-14 19:33
香港餐饮市场现状 - 香港连锁餐饮巨头景乐集团突然宣布终止业务,写字楼清空、官网关闭[1] - 近半年来已有超过20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结业,包括经营超过30年的老店[2] - 仅近两个月就有多家连锁品牌、老店宣布结业[3] 倒闭品牌案例 - 创立33年的连锁粥店品牌"海皇粥店"全线结业,巅峰时期有30多家门店[4] - 44年历史的连锁茶餐厅"金装炖奶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全盛期有24家门店[5] - 创立于1990年的港式火锅店"春夏秋冬"停业[7] - 41年历史的烘焙品牌"大班面包西饼"宣布全线结业[8] 国际及内地品牌情况 - 泰国甜品品牌After You Dessert Café全面退出香港市场[10] - 日本拉面品牌"金田家"铜锣湾分店关闭[10] - 台湾牛角包品牌"八月堂"告别香港市场[10] - 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内8家内地餐饮品牌有3家开业不足3个月倒闭[13] 中小餐饮商户困境 - 荃湾泰式香蕉煎饼店开业仅68天闭店[15] - 米其林推荐星马菜小店"古月"计划7月中旬结束营业[15] - 日式小店"Kojima小岛料理"6月停止营业[15] 租金成本压力 - "球哥炖汤"因业主加租两成结业[17] - 沙田传统酒楼富东阁因租金太贵结业[18] - 意大利薄饼品牌JACOMAX上环总店租金达每月20万港元[18] 消费环境变化 -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6月21日莲塘口岸出境人次近5.5万[23][24] - 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达8191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28] - 粉面店生意比疫情时期至少减少两成[29] 游客消费降级 - 2024年香港旅客人均消费5500元,较2023年减少20%[31] - 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至5000港元,为2017年以来最低[31] - 内地游客平均消费力较疫情前至少减少两成[32] 市场供给过剩 - 2024年香港食肆企业数量比2019年多出11%[34] - 香港餐饮市场面临供给过剩挑战[35] - 叙福楼集团主席指出市场处于"高度竞争淘汰期"[45] 市场调整预测 - 香港餐饮店可能需再倒闭2000家才能恢复平衡[46] - 当前倒闭潮是市场自我调节、汰弱留强的过程[47]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31.001亿港元(2024年:31.369亿港元),减少1.2%[2] - 归属权益股东溢利为3550万港元(2024年:5070万港元),扣除政府补助后为351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8.8%(2024年:4930万港元)[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7.43港仙(2024年:39.10港仙),减少29.8%[2] - 毛利为2.37206亿港元(2024年:2.70594亿港元)[3] - 经营溢利为7232.6万港元(2024年:9849.1万港元)[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溢利为港币3864.9万元,2024年为港币6512.5万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100070千港元和3136947千港元,报告分部收入分别为3100418千港元和3137295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除税前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76181千港元和98779千港元,综合除税前溢利分别为38649千港元和65125千港元[21][23]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为24687千港元和29529千港元,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33513千港元和12876千港元[26] - 2025年集团收入31.001亿港元,较2024年31.369亿港元减少1.2%;权益股东应占溢利3550万港元,2024年为5070万港元;扣除政府补助后下降28.8%;经营溢利7230万港元,2024年为985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7.7%,2024年为8.6%[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港币31.001亿元,较2024年的港币31.369亿元减少1.2%[56] - 年内毛利率下降至7.7%(2024年:8.6%)[58] - 香港餐厅分部溢利减少17.8%至8120万港元;中国内地餐厅分部亏损增加121.2%至1460万港元;其他分部溢利增加47.7%至960万港元[64]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510万港元,较去年4930万港元下降28.8%[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8.62864亿港元(2024年:28.66353亿港元)[3] - 2025年和2024年利息收入分别为24257千港元和28113千港元,利息费用分别为33677千港元和33366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折旧分别为522966千港元和500453千港元,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的减值亏损分别为10993千港元和11125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分别为25389千港元和21509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的融资成本分别为33677千港元和33366千港元,其他项目分别为3004732千港元和3011677千港元[27] - 2025年香港利得税准备为3109千港元,2024年为14468千港元,税率为16.5%,符合条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评税溢利税率为8.25%,其余为16.5%[28][29] - 行政费用下降2.3%至港币1.419亿元(2024年:港币1.453亿元)[59] - 2025年食品和包装成本7.501亿港元,占收入24.2%;员工成本10.962亿港元,占35.4%;租金成本4.562亿港元,占14.7%[60] - 所得税支出减少78.6%至310万港元,2024年为1450万港元[62] - 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折旧费用增加970万港元至1.03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上升1280万港元至4.195亿港元[68] - 资本支出约为1.577亿港元,较去年1.315亿港元有所增加[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5500人,较2024年的5700人有所减少;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港币10.962亿元,较2024年的港币11.004亿元有所降低[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某一时点的食品及饮品销售为港币30.93665亿元,2024年为港币31.35401亿元[15] - 2025年物业租金为港币640.5万元,2024年为港币154.6万元[15]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年内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下降3.0%,特色餐厅上升5.8%,内地下降11.1%[5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32682千港元和2951897千港元,报告分部溢利分别为81188千港元和9878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餐厅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60983千港元和183504千港元,报告分部亏损分别为14621千港元和6554千港元[21] - 年内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下降3.0%,特色餐厅上升5.8%,内地下降11.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计未来一年店铺数目将呈净增长[52] - 集团计划在大湾区更多城市探索发展机遇[55] - 集团将推行一系列微观策略,推动产品创新及重整餐单[53] - 集团将积极应对香港经济结构性转变,深化与大湾区联系发展[89] - 集团致力于为香港顾客提供餐饮体验,为股东创造回报[8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采用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及其他准则修订预计影响日后财务报表列示及披露,集团正评估其具体影响[14]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其他修订预计在可预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两个年度公司均无收入贡献超过收入总额10%的客户[25] - 2025年已宣派和支付中期股息6478千港元,每股5.0港仙;建议分派末期股息22024千港元,每股17.0港仙;2024年分别为14251千港元,每股11.0港仙和38866千港元,每股30.0港仙[30] - 2025年核准及支付上一年度末期股息38866千港元,每股30.0港仙;2024年为51821千港元,每股40.0港仙;2024年还有特别末期股息6477千港元,每股5.0港仙[31] - 2025年末应收账款(已扣除损失准备)9025千港元,2024年为20460千港元[34] - 2025年末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121659千港元,2024年为128817千港元[35] - 2025年租赁场所修复成本准备非流动负债为40224千港元,2024年为46636千港元[35] - 2025年长服务金责任非流动负债为32907千港元,2024年为28242千港元[36] - 本财政年度港人出境旅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5%[38] - 公司推出创新产品和新菜式,扩大外卖和零售产品选择,强化加配策略,提升人均消费[39][42][43] - 公司优化升级大快活App,登记会员人数从去年的79万增长至约102万,增长超25%[40][44] - “阿活煲神”推广活动媒体报导价值约为港币150万元[43] - “快活回味软餐”计划照顾香港高达38%有进食和吞咽困难长者的特殊需要[45] - 公司于2025年3月捐出共2000份“快活回味软餐”予16个受惠机构[46] - “快活关爱长者咭”会员人数截至年底已超55万名[47] - 公司自2025年1月起为全港214个受资助长者中心约5万名长者提供饮食优惠券[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76间店铺,其中157间位于香港,19间位于中国内地,年内香港开店3间关店5间,内地开店2间关店7间[51] - 集团在旗下130间店铺推行咖啡渣及柠檬皮重用计划,2024/25年度减少280吨厨余[50] - 2024年1月推出的糖包回收活动已覆盖所有分店[5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21.05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095亿港元,权益总额为6.520亿港元[66] - 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5.457亿港元,因购买物业及店铺装修减少14.9%;为拓展内地业务借入银行贷款54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8%[67] - 报告期末,公司根据担保须负担的最大债务为1.159亿港元,2024年为8770万港元[75]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加上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22.0港仙,较2024年的41.0港仙减少;总分派占集团年度溢利约80.2%[7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日至9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于9月1日前送达指定地点;9月12日至9月16日再次暂停办理,过户文件须于9月11日前送达指定地点[79][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1] - 除主席及董事总经理无须轮值退任有偏离外,公司于该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5年度全年业绩,讨论公司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8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确认公司相关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计报表一致,其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84] - 公司全体董事于该年度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标准[85] - 全年业绩公布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024/2025年年报将适时寄给股东并登载于相同网站[86] - 自2025年4月1日起,执行主席转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罗辉承任董事会副主席,李碧琦任行政总裁[87] - 公司感谢董事会、管理团队、供应商、业务伙伴、员工和忠实顾客以及股东的支持[88] - 公司主席为罗开扬,公布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90]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罗开扬[90] - 公司执行董事为罗辉承和李碧琦[9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棨年、刘国权、尹锦滔和叶焯德[90]
节前布局?板块活跃,000524涨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02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清明节假期来临旅游市场迎小热潮,露营经济受年轻人青睐,板块概念股走热,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企业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1] 露营经济板块表现 - 4月2日露营经济板块上涨,多只概念股活跃,岭南控股涨停、星华新材涨超15%、探路者涨超10% [1] 露营行业市场规模 - 据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14402.8亿元 [1] 行业上市企业动态 - 4月1日北鼎晶辉表示关注户外生活方式趋势,已推出多款适配户外场景产品,满足精致露营需求 [1] - 4月1日探路者回复投资者,相关创新型户外智能装备正处研发阶段,未来将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坚持“户外+芯片”双主业战略 [2]
突发利空,300052巨量封死跌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19:07
市场整体表现 - 3月18日A股各主要股指表现强势,上证指数收盘涨0.11%且盘中创年内新高 [1] - 当日市场赚钱效应可观,收盘逾千股涨超1.5% [1] 板块表现 高压快充板块 - 受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消息影响,高压快充板块表现亮眼,富特科技、英可瑞、金冠股份等个股“20cm”涨停,万马股份、奥特迅等也涨停 [1] AI细分题材 柴发概念 - 近期AI板块部分细分题材持续走强,数据中心柴发概念中科泰电源、潍柴重机、新柴股份等3只个股今年以来股价翻倍 [4] - 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高速增长,未来3年全国在建及拟建智算中心资源规模至少为截至2023年底投产规模的5倍,增量算力规模约770EFLOPS(FP16),折合市场投资超5000亿元,若柴发机组成本占比10%,未来三年柴发需求超500亿元 [4] 铅酸电池 - 铅酸电池异军突起,圣阳股份3月18日涨停再创新高 [4] - 3月以来国内头部企业数据中心进入备电系统招标旺季,铅酸电池厂商投标价格显著提涨,行业供需格局加速反转 [4] 申万蓄电池板块 - A股铅酸电池个股主要集中在申万蓄电池板块,共10只股票 [5] - 圣阳股份是板块龙头,年内累计涨幅近112%,力王股份、雄韬股份、野马电池等多股涨逾20% [5] - 3月18日多只个股量能明显放大,骆驼股份、天能股份5日量比均超2倍,且二者也是板块中市盈率最低个股,均不足20倍,浙江恒威、野马电池等市盈率均不足40倍 [6] 个股表现 跌停个股 - ST中青宝“20cm”跌停,美邦科技、天源环保、新研股份等个股大跌逾11% [1] - 中青宝因2019 - 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3月18日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青宝”,收盘有62.7万手封单,占总股本比例接近24% [2][3] - 华闻集团因相关违规,3月18日股票简称变更为“ST华闻”,收盘有近2.85亿股封单,占总股本比例超14% [2][3] - 国旅联合公告股票简称变更为“ST联合”,收盘封单逾60万手,占总股本比例12% [3] 蓄电池板块个股 |代码|名称|评级机构数(家)|年内涨跌幅(%)|5日量比|总市值(亿元)|市盈率(倍)| | ---- | ---- | ---- | ---- | ---- | ---- | ---- | |601311|骆驼股份|1|8.08|2.47|105.11|15.95| |688819|天能股份|4|12.97|2.38|298.92|19.10| |301222|浙江恒威|-|17.45|1.17|30.29|23.34| |605378|野马电池|-|28.25|1.22|49.32|33.80| |603031|安孚科技||8.74|1.04|65.66|40.34| |002580|圣阳股份||111.79|1.15|81.51|47.41| |002733|雄韬股份||45.88|1.99|77.57|94.15| |831627|力王股份||80.07|1.45|32.69|99.58| |300068|南都电源|-|25.15|1.36|181.40|-| |600847|万里股份|-|21.60|1.66|15.10|-| [7]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0 17:2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下降0.3%至港币15.535亿元,毛利率下降至7.5%,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552万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1.98港仙[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港币34,51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59,461千元有所下降[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总值为港币1,322,49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1,389,468千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为595,79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40,983千港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值为-156,56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1,945千港元有所增加[3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308,2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3,793千港元略有下降[4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除税前溢利为17,7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409千港元大幅下降[4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总值为1,410,16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89,407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存货为57,96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2,651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为117,31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2,725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为484,06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33,920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为372,10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89,911千港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637,30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60,405千港元有所下降[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動資產總值為771,126,000港元,流動負債總值為927,691,000港元,流動負債淨值為156,565,000港元[58] - 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為306,636,000港元,投資活動所用的現金淨額為259,045,000港元[5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綜合除稅前溢利為17,774,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43,409,000港元大幅下降[6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利息收入為13,24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3,516,000港元略有下降[7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租賃負債利息費用為16,647,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6,052,000港元有所增加[7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存貨成本為371,20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84,488,000港元有所下降[7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員工成本為563,227,000港元,較去年同期的540,343,000港元有所增加[7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股息每股為5.0港仙,較去年同期的11.0港仙有所下降[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5,521,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36,317,000元下降57.2%[78] - 公司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港币1,270,000元,而2023年同期为估值亏损港币1,030,000元[78] - 公司报告分部收入为港币1,553,45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1,558,003千元略有下降[81][87] - 公司报告分部溢利为港币31,42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55,430千元下降43.3%[85] - 公司香港利得税准备为港币2,04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7,884千元大幅下降74.1%[92] - 公司购入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项目的成本为港币130,969,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50,649,000元增加158.6%[100] - 公司使用权资产增加额为港币35,212,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82,990,000元下降57.6%[100] - 公司存货总额为港币57,964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52,651千元增加10.1%[104] - 公司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为港币349,873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538,322千元下降35.0%[107] - 公司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为港币456,905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412,200千元增加10.8%[108]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末期股息为每股30.0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40.0港仙有所下降[1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5,521,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36,317,000元大幅下降[116] - 公司在2024年9月30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及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的减值亏损为港币10,083,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6,312,000元有所增加[117][11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港币9,384,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20,460,000元显著减少[121][12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为港币143,781,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128,817,000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长期服务金责任为港币31,034,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28,850,000元有所增加[13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已订约和已授权但未订约的金额为港币30,815,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24,297,000元有所增加[13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最大担保债务为港币87,185,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87,702,000元略有下降[136]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在2024年9月30日的酬金及相关租赁费用为港币1,030,000元和港币207,000元[139] - 公司總資產為22.502億港元,流動負債淨值為1.566億港元,流動比率為0.8[186] - 公司銀行存款和現金等價物為5.958億港元,佔總流動資產的77.3%[187] - 公司年度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為4.8%,低於上一年度的7.6%[188] - 公司未償付的資本承擔為3,082萬港元[192] - 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為3.066億港元[187] - 公司为全资附属公司提供的按揭贷款及其他银行备用信贷担保最大债务为港币8,719万元[193] - 公司未确认与担保相关的任何递延收益[19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雇员总人数约为5,600人,较2024年3月31日的5,700人有所减少[196] 业务发展 - 公司推出针对长者及吞咽困难人士的全新软餐计划,吸引了广泛媒体关注,估计媒体价值超过港币600万元[5] - 公司晚市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预计经济压力下的消费降级趋势将带来增长机遇[6] - 大快活App手机应用程式期末会员人数超过92万,成为重要推广工具[149] - 大快活集团推出软餐计划,专为长者和咀嚼及吞咽困难人士设计,符合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等级4[169] - 大快活集团通过推出高价值晚市餐单和扩大菜式种类,带动分店客次及平均消费[147] - 大快活集团进一步拓展“食得够GYM”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1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旗下“快活關愛長者咭”會員人數突破53萬[170] - 公司在香港經營149間大快活快餐店及10間特色餐廳,包括新品牌“Ombra”[170] - 公司在大灣區經營23間大快活快餐店,專注於外賣食品並進行產品本地化[181] - 公司推出新措施如數碼餐牌、手機點餐系統及自助點餐機以改善客戶體驗[179] - 公司預計香港餐飲業將面臨長期結構性調整,並已制定策略應對[171]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罗开扬持有公司股份57,544,384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4.42%[200] - 公司董事罗辉承持有公司股份56,475,384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3.59%[200] - 公司董事李碧琦持有公司股份70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54%[200] 其他 - 公司授出3,7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港币11.456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8.76年[131] - 大快活集团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使用权资产折旧为港币923,000元,租赁负债利息为港币100,000元[140] - 大快活集团在2024年9月30日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为港币3,340,000元,租赁负债为港币5,001,000元[140] - 大快活集团在2024年9月30日确认的使用权资产为港币11,375,000元,租赁负债为港币11,492,000元[160] - 大快活集团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港币7,196,000元[159] - 大快活集团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界定供款退休计划的供款为港币18,000元[159]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2:0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减少0.3%,由15.580亿港元降至15.535亿港元[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本期间溢利为1550万港元,2023年为3630万港元[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1.98港仙,2023年为28.03港仙[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777.4万港元,2023年为4340.9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3.06636亿港元,2023年为3.11722亿港元[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553451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558003000港元[17] - 香港餐厅2024年报告分部溢利为26065000港元,2023年为50515000港元;中国内地餐厅2024年为937000港元,2023年为477000港元[21] - 2024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17774000港元,2023年为43409000港元[22] - 2024年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净额总计33579000港元,2023年为18284000港元[2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各项成本后为1516752000港元,2023年为1485871000港元[27] - 2024年所得税支出为2253000港元,2023年为7092000港元[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下降0.3%至15.535亿港元,2023年为15.580亿港元[45] - 同期毛利率下降至7.5%,2023年为9.4%[45]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本期溢利为1550万港元,2023年为3630万港元[4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1.98港仙,2023年同期为28.03港仙[45] - 年度化的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4.8%,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7.6%有所下降 [61]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之现金净额为3.066亿港元,2023年为3.117亿港元 [60] 财务状况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持有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58亿港元,并无银行负债[3] - 2024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为7.71126亿港元,流动负债总值为9.27691亿港元,录得流动负债净值为1.56565亿港元[12] - 2024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5792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6.40983亿港元[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58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4520万港元,减幅7.1%,占总流动资产的77.3% [60]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已扣除亏损准备)为938.4万港元,3月31日为2046万港元[37]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为45690.5万港元,3月31日为41220万港元[4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2.502亿港元,流动负债净值为1.56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8,权益总额为6.373亿港元[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使用之银行备用信贷额为1.939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313亿港元减少 [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作为银行备用信贷抵押物的物业账面净值为70万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 [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偿付的资本承担为308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30万港元增加 [6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根据担保须负担的最大债务为872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770万港元减少 [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雇员总人数约为5600人,较2024年3月31日的5700人减少 [6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准备按估计年度实际税率16.5%计算,一间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9][30] - 公司未就中国内地业务计提企业所得税准备,因其在2024年和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均录得税务亏损[30]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快餐店和物业投资,收入包括食品及饮品销售和租金收入[17] - 公司业务按地区分为香港餐厅和中国内地餐厅两个分部管理[18] 资产减值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账面金额撇减1008.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31.2万港元[36] - 同期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账面金额撇减483.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9万港元[36] 业务策略 - 公司于回顾期内制定策略应对经济疲弱及居民流动性增加影响,专注晚市市场、扩大“超值”产品选择等[46] - 公司推出针对长者及吞咽困难人士的全新软餐计划[46] - 公司为吸引顾客,晚市增添新菜式、推出高价晚市餐单,扩大受欢迎菜式种类[48] - 公司调整成本管理措施,数码及自动化措施扩大至更多餐厅,严格控制食品成本等[49] - 内地业务因经济及消费信心疲弱发展稍有放缓,试行的全新店面设计反应正面,预计下半年推广[54] - 公司认为香港餐饮面临长期结构性调整,自身能从中受益,全新软餐计划未来有发展空间[56] 会员情况 - 大快活App手机应用程式期末会员人数超92万[48] - “快活关爱长者咭”会员活动截至期末会员人数突破53万[52] 社会责任活动 - 公司期内举行五次“窝心膳行”活动和七次“与耆同乐”活动[52] 店铺分布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经营149间大快活快餐店和10间特色餐厅,在内地大湾区经营23间大快活快餐店[53][5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为每股5.0港仙[3]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2023年为11.0港仙,派息占权益股东应占期间溢利约42%,2023年为39% [69] 证券交易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 [71] 软餐计划效益 - 公司推出软餐计划,估计媒体价值超600万港元[51] 财务信心 - 董事认为集团经营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将巩固财务状况,能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内的财务责任[13]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0 17:07
财务表现 - 本年度溢利为港幣5,070万元,较去年增加12.9%[50] - 扣除年内政府补贴金额港幣140万元后,本年度溢利为港幣4,930万元,代表增长为港幣4,600万元[50] - 收入为港幣31.369亿元,增加3.7%[52] - 本集团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于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持有的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港幣6.410亿元[53] - 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并无银行贷款及负债比率为零[55] - 每股基本盈利为39.10港仙,增加12.9%[56] - 建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30.0港仙,全年合共分派股息每股41.0港仙及派息比率约为105%[57] 业务表现 - 集团收入按年增加3.7%至31.369亿港元[81] - 权益股东应佔溢利增加12.9%至5,070万港元[81] - 扣除政府补贴后,本年度溢利为4,930万港元[81] - 毛利率增加至8.6%[81] - 香港市场同店销售增长约2%[93] - 内地市场同店销售增长约16%[94] -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和期间限定特色产品[92,95,96,97] - 采取多项措施管理食品成本,实现成本下降[93] - 大快活APP会员人数超过73万,过去6个月增加7万[103] - 大快活APP在香港零售管理协会2023智能零售大奖中获奖[103] - 公司实施多项数字化措施以减少人工操作和优化员工调配[106,107] - 公司开设11间新店,关闭8间表现不佳的店铺,香港共有149间大快活快餐店[110,112] - 公司的"快活关爱长者卡"会员人数超过47万[111] - 公司开展多次"窝心膳行"和"与耆同乐"等社区公益活动[111] - 公司推出"咖啡渣及檸檬皮重用"和"回收糖包"等环保举措[114,115] - 公司鼓励顾客使用自备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超过100万件[116,117] - 公司在中央食品加工中心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减少碳排放[118] - 集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减少碳排放,自2023年8月以来已为集团产生超过36,000千瓦时的电力[119] 经营环境 - 香港及大湾区经济下行,消费者收紧开支,但也带来了一些机遇[124,125] - 集团有效管理食品成本,但员工成本持续带来压力,将进一步优化员工安排和工作流程[122,126] - 集团内地业务预计未来一年仍具挑战性,但长远来看有望实现稳健盈利[123,127] 财务状况 - 集团总资产为22.478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6,19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9[140] - 集团无银行贷款,资本负债率为零,未使用银行信贷额度为2.313亿港元[136,142] - 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折旧增加46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1,720万港元[143,144] - 融资成本为3,340万港元,主要为租赁负债利息费用[139,145]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6%[146] - 年内资本支出为1.315亿港元,主要用于现有店铺装修[147] - 本集团主要面对的外币风险来自以非本集团经营业务相关功能货币计价的银行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主要涉及美元及人民币[155] - 本集团资产中有部分物业作为附属公司银行备用信贷的抵押品,账面净值为70万港元[156] - 本集团于报告期末的未偿付资本承诺为2,430万港元[151] - 本集团的税后净利润率为7.6%,较上年度的6.4%有所提升[152] - 本年度资本开支(不含使用权资产)为1.315亿港元,主要用于现有店铺的装修[153] - 本集团的外汇风险影响较小,港元与美元挂钩,短期失衡时会按现货汇率买卖外币[154,155] - 本公司就附属公司银行备用信贷向银行提供担保,最高债务为8,770万港元[163,164] - 本集团于报告期末共有约5,700名员工,员工成本约11.004亿港元[166] - 本集团将继续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购股权及花红,并维持员工培训及发展计划[162,167] 公司信息 - 本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注册办事处设于百慕达[185] - 本公司主要营业地点设于香港北角[185] - 本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和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84] - 陈棨年先生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76] - 刘国权博士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77] - 尹锦滔博士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78] - 叶焯德先生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82] - 叶先生在零售业累积逾46年经验[182] - 叶先生现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轄下资历架构零售业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主席等[183] - 刘博士曾为佐丹奴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直至2024年4月3日[177] - 本公司主要从事快餐店业务和物业投资[191] - 本集团在本财政年度的主要业务和经营地区分析载列于财务报表附注[192] - 根据香港《公司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2:01
盈利情况 - 本年度溢利为港币5070万元,较去年增加12.9% [24] - 扣除政府补贴后,本年度溢利为港币4930万元,较2023年增长港币4600万元 [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5,125,000港元,2023年为51,664,000港元[43] - 2024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65,125,000港元,2023年为51,664,000港元[5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本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0,657,000港元计算,2023年为44,880,000港元[75] - 每股基本盈利为39.10港仙,较2023年增加12.9% [24] - 公司2024年收入按年增加3.7%至31.369亿港元,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增加12.9%至5070万港元[105] - 公司2024年毛利率增加至8.6%,每股基本盈利为39.10港仙[105]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6%,2023年为6.4%[120] 收入情况 - 收入为港币31.369亿元,较2023年增加3.7% [24] - 2024年某一时点的食品及饮品销售为3,135,401,000港元,2023年为3,023,549,000港元[49] - 2024年物业租金为1,546,000港元,2023年为603,000港元[49]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3,136,947,000港元,2023年为3,024,152,000港元[63] - 2024年报告分部溢利为98,779,000港元,2023年为97,137,000港元[63][64] - 大快活快餐店同店销售增长按年约为2%[85] - 内地餐厅同店销售增长按年上升约16%[136] 资产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港币6.410亿元 [24] - 2024年3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640,983,000港元,2023年为646,758,000港元[39]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港币796,398,000元,流动负债总值为港币858,343,000元 [22]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港币61,945,000元 [22] - 2024年3月31日确认流动负债下租赁负债为港币389,911,000元 [22]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投资物业为22,240,000港元,2023年为23,260,000港元[39] - 2024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970,574,000港元,2023年为1,033,885,000港元[39]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61,945,000港元,2023年为 - 24,777,000港元[3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660,405,000港元,2023年为680,629,000港元[41] - 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12.8817亿港元,2023年为12.5824亿港元[82] - 公司2024年应付账款包含于“非流动负债”的数额为4.6636亿港元,2023年为4.745亿港元[80] - 公司2024年另一项包含于“非流动负债”的数额为2.8242亿港元,2023年为2.4274亿港元[81]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6.410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0.9%[117] - 2024年3月31日,用作抵押物业账面价值为70万港元,2023年为80万港元[12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未偿付资本承担为2430万港元,2023年为1030万港元[12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22.478亿港元(2023年:23.025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6,190万港元(2023年:2,480万港元),权益总额为6.604亿港元(2023年:6.806亿港元)[145] 费用及收益情况 - 2024年减值亏损为21,509,000港元,2023年为26,600,000港元[52] - 2024年利息收入为28,113,000港元,2023年为14,757,000港元[64] - 2024年利息费用为33,366,000港元,2023年为31,698,000港元[64] - 2024年折旧为500,453,000港元,2023年为478,661,000港元[6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9,529,000港元,2023年为32,376,000港元[67]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0,290,000港元,2023年为7,238,000港元[67]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由3.895亿港元升至4.067亿港元,上升1720万港元[118]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成本为3340万港元,2023年为3170万港元[119] - 集团其他物业、机器和设备折旧费用增加460万港元,从8,910万港元增至9,370万港元[147] - 年内资本支出(不包括使用权资产)约为1.315亿港元(2023年:1.047亿港元)[150] - 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11.004亿港元,2023年为10.205亿港元[126] 股息分派情况 - 建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30.0港仙,全年共分派股息每股41.0港仙,派息比率约为105% [24] - 公司2024年已宣派和支付的中期股息为1.4251亿港元,2023年为2.332亿港元[98] - 公司2024年建议分派末期股息为3.8866亿港元,2023年为5.1821亿港元[98] 店铺运营情况 - 年内开设11间新店(7间香港,4间内地),关闭8间未达标店铺(6间香港,2间内地),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182间店铺(158间香港,24间内地)[140] 数字化及会员情况 - 公司推行内部数字化措施,推出厨房管理系统、增加堂食手机点餐及付款功能选项并安装数码餐牌[87] - “大快活APP”会员人数超73万,较六个月前的66万有所增长[108] - “快活关爱长者咭”会员人数年末突破47万名,较中期报告发布后增加超3万人[140] 社会责任情况 - 集团“咖啡渣及柠檬皮重用”计划在2023/24年度减少约210吨厨余,媒体正面报导估计价值超470万港元[112] - 2023/24年度减少使用超100万件一次性塑料餐具,捐出超35,000个饭盒[141] 其他事项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4 - 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便股东出席周年大会表决[162]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7 - 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便股东获派末期股息[15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63] - 公司2023/2024全年业绩公布分别登载于公司网站(www.fairwoodholdings.com.hk)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166] - 载有上市规则规定所有资料的公司2023/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给股东并在上述网站登载[166] 税务情况 - 公司2024年香港利得税本期准备为1.1104亿港元,2023年为0.6588亿港元[97]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50,108,000港元,2023年为709,393,000港元[43] 债务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根据担保须负担的最大债务为附属公司已提取的备用信贷额8,770万港元(2023年:8,890万港元)[152] 负债比率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无银行贷款,负债比率为零 [24]
大快活集团(0005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16:30
财务数据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1,558,003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 - 毛利为146,508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 - 公司的除税前溢利为43,409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4] - 公司的基本每股盈利为28.03仙,较上年同期减少15%[4] - 公司的股本为129,553千元,儲備为528,783千元,權益總額为658,336千元[7] - 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11,722千元,较上年减少103,021千元[11] - 公司的流动资产总值为846,825,000元,较上一期增长[14] - 公司的流动负债总值为909,062,000元,较上一期增长[14] 业绩总结 - 公司的除税前溢利为43,409,000元[23]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03港仙,去年同期为33.06港仙[60] 未来展望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經營產生的預期現金流量將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財務狀況[14] - 公司将继续迅速扩展大灣區业务,准备在该区实现增长和提升盈利能力[7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期内,本集团推出多项措施成功吸引和留住顾客[62] - 本集团针对具高增长潜力的顾客群推出「食得够GYM」雞胸套餐,配以生酮选项,销售倍升,提高了目标顾客群对大快活的认识[6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将继续迅速扩展大灣區业务,准备在该区实现增长和提升盈利能力[7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推行「限时优惠」,并推出三款新菜色─日式脆爆豚皇、摩洛哥咖哩焗饭及星马泰系列─广受市场欢迎,成功带动餐厅客次[63]